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溺愛跟寵愛的區别

溺愛跟寵愛的區别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14:30:37

愛和溺愛是兩件相反的事

愛的本質是要給孩子自由、寬容、欣賞,而溺愛的本質則是管制、包辦、批評。溺愛不是愛,是披着愛的外衣的占有和控制,其背後的心理基礎是恐懼和不信任。

溺愛跟寵愛的區别(寵愛與溺愛的區别)1

愛和溺愛不是一個程度上的深淺,而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

溺愛不是愛,是披着愛的外衣的占有和控制,是成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管理孩子,剝奪孩子的獨立性,其背後的心理基礎是恐懼和不信任。

在教育上它恰是“反愛”的,所以也是反教育規律的,會阻礙兒童正常潛能的發展,剝奪了孩子親身體驗生活的權利,迫使孩子失去了很多生活能力,這就是為什麼被“溺愛”的孩子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沒主見、窩裡橫、沒有同理心等。

愛則是給孩子自由,培養其獨立性,基礎和前提是信任孩子。自由的人才能擁有獨立的思想和品格,才能在生活中擁有安身立命的資本,所以父母要想培養獨立自主的孩子,就要培養快樂幸福的孩子,就要懂得把自由和寬容還給孩子。

現在的孩子,普遍在物質上得到很多,自由卻太少了。背後的原因是人們對自由與愛的關系沒有了解透。很多家長聽到“自由”這個觀念時,甚至會大吃一驚:給自由,那孩子不就無法無天了?

對“愛”的恐懼就是對自由的恐懼,直接的反應就是對兒童自由意志的剝奪,典型方式是包辦、控制和嚴厲管制。小到穿衣吃飯,大到擇業擇偶——表面上看是給了孩子很多,背後的實質則是事無巨細地剝奪本屬于孩子的自由。

真正的愛不是放任,而是給孩子選擇權

“溺愛”不是“太多的愛”,而是“太多的打着愛的旗号的控制和包辦”。“溺愛”是對“愛”這個詞的濫用和亵渎,是一種僞說辭,誤導了很多人。

自由的含義絕對不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甚至胡作非為——這恰恰是不自由的表現——真正的自由不是放任,而是給孩子選擇權、嘗試權和犯錯誤權,使孩子獲得成長必需的生活經驗。

孩子的健康成長必須要得到充分的愛,即充分的自由,就像人類必須要有新鮮空氣和幹淨的水一樣。隻要是正常的真愛,給得再多也不會讓孩子變壞。正常情況下,孩子的自然表達一定是善和美的,這是天性。真正的成長必然是自由選擇的結果。任何形式上的愛的匮乏或剝奪,都會給孩子造成某種程度的心理創傷。

現在教育中關于自由的分寸或如何放手的分歧,背後的心理基礎就是信任或不信任人性的本能。如果一個人堅信“人之初,性本善”,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完美獨立的個體,堅信在這個孩子的内部,早已具備了“成為他自己”的所有要素。

就像一顆麥粒具備了所有成為一頭麥穗的要素一樣,那麼他就會完全安心于去做最簡單的澆水鋤草工作,而不會精細安排這粒種子何時出苗,何時開花,更不用擔心它會長成一株野草。

溺愛跟寵愛的區别(寵愛與溺愛的區别)2

愛與自由是生命最好的“肥料”

自由隻有一種,剩下的都是不自由,不自由的程度有各種不同。愛也隻有一種,那就是無條件地接納和支持,有條件的愛不是真正的愛。而我們要給予孩子的,就是真正的“自由自由”愛這個詞,和愛一樣,被太多的人誤解了,以至于殺死自己女友的罪犯都說,我殺她是因為“我愛她”。所以辨識清楚這兩個詞語代表的真正内涵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你自身很優秀,在生活中、工作中都不允許自己出錯,各方面做得完善,這非常好,但我還是建議你不要把自己的經驗生硬推廣到孩子身上。你可以适當去幫助孩子,促進孩子成長,卻沒必要對孩子進行“精細化管理”。

如果一定要确定一個“放手”的原則,我能給出的就是:在每一件具體事務面前,不要控制,要引導不要太有痕迹,盡量無痕;不要懷疑,要相信;不要插手,要接納——檢驗的标準就是:孩子因此更自覺了,還是更依賴了;你的教育對于孩子的自由意志和主動意識,最終是削弱了還是加強了;作為家長越來越輕松了,還是越來越脫不了手了。

給孩子“出手施肥”是很好的,因為真正的“愛與自由”就是生命最好的“肥料”,但如果我們把“揠苗助長”也當作“肥料”去用,那就大錯特錯了。

溺愛跟寵愛的區别(寵愛與溺愛的區别)3

父母沒有把愛和溺愛區别開來,錯誤地把它們看作一種東西,而且錯誤解讀了“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讓他們有意無意地回避和忽視孩子的進步和優點,吝于對孩子的贊美和欣賞,以為這樣是對孩子好。殊不知這樣做隻是造成了孩子的挫敗感和不自信,成年後需要花費好大的力氣進行自我療愈。

你已經知道嚴厲教育和棍棒教育的弊端,請相信自己的感覺,跟随你的心,好好愛你的孩子吧。更新鮮的空氣對人的健康更好,更多的愛也會讓你的孩子成長得更出色。

内容來源慧心榮德

慧心榮德心理:一家專業的北京心理咨詢中心,同時緻力于心理學知識的普及工作。我們擅長處理--婚姻情感、親子教育、家庭關系、情緒壓力、個人成長、孩子厭學、職場人際、抑郁、焦慮、強迫、兩性等方面心理問題。我們試圖喚醒大多數人關注自身内心的力量,發現自己,認識自己,從而擁有自在人生。如果您在學習生活工作中有些困惑,可以聯系我們聊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