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後,我們終于明白——
所謂恩愛,不過是同一屋檐下的恩重如山。
一、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有一天,孔子的兒子孔鯉從院中走過,
孔子一個人站在那裡,
他見了兒子,就問一句:學詩了嗎?
孔鯉站住回答:沒呢。
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
不學詩可咋整,話都說不明白。
孔鯉聽後,默默退去,開始學詩。
在這個故事裡,孔子說的詩,就是《詩經》。
孔子曾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孔子行教時,編訂《詩經》,作為教材,
這是一件很偉大的事。
想象一下,在當時,如果你出身于平民,你就沒有受教育的權利。
你不識字,你身邊能接觸到的人都不識字,
對文字的解釋權掌握在貴族手中,
因為不識字,大部分人不能學習和思考,
所以你不知道這個世界是怎樣運轉的,
你不知道你生活的圈子之外還有怎樣的生活,
那時候的社會法則隻有“暴力”——
大諸侯欺負小諸侯,小諸侯欺負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民,
暴力隻會帶來恐懼,你欺負弱小的同時又會被比自己強大的人欺負,
在這種情形下,我們才能知道,孔子是多麼偉大——
他興辦私學,教更多人學習,讓思想的光,破除愚昧的黑暗。
他告訴學生們這個世界的運行法則,
除了暴力,還有“仁”。
在孔子的教學中,關于“言”,他用的教材就是《詩經》。
彼時國家間的外交辭令也會引用《詩經》中的話,
這極大豐富了漢語的内涵,
也讓我們的用詞交流養成了“含蓄隽永”的特點。
在《三國演義》裡,說起大儒鄭玄,他家的侍女都熟讀《詩經》,
有一次,一個侍女犯了錯,被罰跪在泥水中,
另一個侍女經過,大為疑惑:“胡為乎泥中?”(《詩經·式微 》)
這咋還跪下了呢?
跪着的侍女回答:“薄言往愬,逢彼之怒。”(《詩經·柏舟 》)
可别說了,就想跟他說個話,沒想到撞在氣頭上。
《詩經》的中詩句大都言辭優美,
描寫情動時——
關關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關雎》)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描寫軍旅情——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詩經·無衣》)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詩經·擊鼓》)
除了這些,《詩經》中還有一些很有趣的詩,
比如,這一首隻有48個字的“辯解詩”——《詩經·鄭風·揚之水》。
二、無信人之言,人實不信揚之水,不流束楚。終鮮兄弟,維予與女。無信人之言,人實迋女。揚之水,不流束薪。終鮮兄弟,維予二人。無信人之言,人實不信。
這首《揚之水》隻有48個字,在《詩經》中算是“短篇”,
這首詩講了什麼呢?
有人總結出4個字,就是:我沒出軌。
從這首詩表面字義來看,應該是丈夫聽到外面的流言蜚語,因此懷疑妻子出軌,
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妻子就對丈夫說了這樣兩段話——
揚之水,不流束楚。
激揚的流水啊,沖不散成捆的荊條,
這就是《詩經》的“比興”寫法,
不是平鋪直叙,而是借由相關的意境,表達自己的心聲,
流水沖不開成捆的荊條,就突出了夫妻兩人間忠貞的感情:
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孔雀東南飛》)
接下來,女子說出了自己的艱難處境:
終鮮兄弟,維予與女。
鮮,很少;予,我;女,同“汝”,你的意思。
我娘家兄弟少,能夠一起相互扶持生活的,隻有你我夫妻啊。
這句話說得很巧妙:
為什麼一定強調:自己娘家兄弟少?
這是為了說明女子的委屈:
我娘家沒有人來給我撐腰,因此外人會傳出各種流言蜚語來編排我,
我身邊隻有你,可是你卻不肯相信我。
一句話說出,委屈盡顯。
第三句,無信人之言,人實迋女。
迋,同“诳”,诳騙的意思。
良人啊,外面那些“無信人”說的話,都是騙你的,
你可千萬不能聽信他們的話啊。
其實女子心内委屈的背後隐藏着一個殘忍的事實——
很多時候,我們甯願相信外人,也不肯相信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
第二段話與這段話相似,都是在對丈夫解釋自己的委屈和無助,
她一再強調,我娘家兄弟少,能夠相依為命的隻有你,
這句話背後,是渴求丈夫能夠相信自己。
三、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蘇武曾在《留别妻》中寫下這兩句詩: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這其實很難。
“結發為夫妻”,意味着有着不同人生經曆的兩個人從此牽絆在一起,
但越是親密關系,越是會彼此傷害——
對于那些無關的“外人”,你可以不在乎,
但對身邊最親密的人,你會“關心則亂”,
而且,因為這種親密關系,兩人熟知彼此最脆弱的所在,
所以相互傷害時,往往會“一刀插在痛處”。
這世間最美好的事,就是親密關系中的相互關心,
但這世間無奈的事,卻是親密的人,會互相傷害。
這種傷害,因為曾經的親密,會讓人更加疼痛,
情傷難愈,就是因為曾經有多親密,傷害就有多深,
你耿耿于懷,被以前牽絆,同時又不肯原諒。
現在來看,在一段好的婚姻裡,
最重要的東西不是愛情,而是相信。
希望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而成了眷屬的,彼此信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