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8 11:53:09

澎湃新聞記者 陳若茜 陸林漢

2016年年底,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接受澎湃新聞專訪第一次暢談籌備中的上海博物館東館。彼時的東館還隻有一個概念構想和正在描繪的藍圖。五年多過去了,上博東館已初具雛形,正在土建的最後沖刺。

在上博建館70周年和東館開館倒計時之際,楊志剛近日在規劃中的東館五樓的“江南園林”室外展區接受了澎湃新聞專訪,談東館建設,也談建館七十周年和寶貴的上博精神。楊志剛提到,上博70年也是上海文博事業取得輝煌業績的70年,體現了 “一座館與一座城”的關系。

記得6年前,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第一次暢談籌備中的上海博物館東館,彼時的東館還隻有一個概念構想和正在描繪的藍圖。澎湃新聞記者依着楊志剛的描述,找到東館的選址地浦東花木10号地塊,見到的是一片被高低錯落的綠樹和蘆葦環繞的空地。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1

上海博物館東館選址浦東花木10号地塊,這大概是上海中心城區體量比較大的、又比較完整的最後的一塊地了。 澎湃新聞記者 賈茹 圖(拍攝于2016年)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2

2022年3月,正在施工的上海博物館東館。 澎湃新聞攝

經過五年多的寒來暑往,從工程奠基,到主體鋼結構封頂,到土建沖刺……中間曆經數次疫情的封鎖與重啟,東館已初具雛形。

陽光和煦的 3月上旬,上海剛剛入春,澎湃新聞記者從丁香路上虛掩着的1号口進入到上博東館工地,在楊志剛的帶領下,對東館進行一番初探。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3

04:26

視頻:館長導覽,初探上海博物館東館建築面貌。編輯 陸林漢(04:26)

“當下我們的土建在做最後的沖刺 ,希望上半年能夠完成基建及驗收,所以時間非常緊。”從東館開建以來,平日在浦西辦公的楊志剛一般每周會來一次工地,如果趕上開會,則會來得更頻繁,他笑稱自己來工地一是為了看工期進展,二是看施工質量,三也要關注工人們的施工狀态。

建設中的上博東館建築整體呈矩形體塊,造型簡潔挺拔,整體色調呈顯目的白色。探館當天,工人們正進行石材幕牆的施工,這一步驟相當于給東館建築的外立面包裹上最後一層外衣,建築的整體造型已呼之欲出。“你們現在見到的外立面石材是用巴西進口的花崗岩,跟我們原先向外界公布的“大理石表皮”有變化。”楊志剛說,考慮到花崗岩是最結實、牢度最強的一種石材料,同時這種巴西白麻又兼顧美觀要求,“它有一些天然的紋理,跟中國山水畫的朦胧意境相呼應。”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4

正在施工的上博東館外立面。澎湃新聞攝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5

上博東館外立面的設計中,曲線象征海洋,平整象征陸地,體現“海陸交彙”的概念

“ 外立面既有彎曲的反弧狀,也有平面,象征着陸地和海洋,暗合上海這座城市’海陸交彙’的地理位置,也象征上海的文化品格。”楊館長形容,建築最後呈現的整體風格既追求上海城市精神裡的大氣謙和,同時又強調它要有相當的藝術性。

20多年前,上海博物館選址人民廣場建造新館,先進的理念幾乎開創了一個時代的博物館建設風潮,上博東館與本館館舍相比,既有繼承,又有創新。比如上博人民廣場館舍在建築造型方面的突出特點是方體基座與圓形出挑相結合,具有中國“天圓地方”的寓意。東館的建築主體呈矩形體塊,其中又嵌入圓形的旋轉坡道,也體現出一種方和圓的結合。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6

上博東館的四個面具有不同的開放性與公共空間設計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7

上海博物館人民廣場館舍

同時楊志剛也用“開放”、“共享”、“複合”三個詞彙概括了東館在建築布局和空間營造方面的特色與亮點。

所謂開放,體現在物理空間上的開放度,比如建築的東西南北4個面都設置了一定高度的玻璃幕牆或暢開式空間與外界聯通,包括一樓連廊區域頂部是一個180平方米的橢圓形玻璃幕牆穹頂,40米高的大廳頂部是680平方米的玻璃穹頂,陽光、自然光可以從四面八方透到空間内部,觀衆進入博物館,不再隻是一個封閉空間,而可以眺望城市景觀,跟城市和現代生活産生交流與共鳴。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8

正在施工的上博東館橢圓形玻璃幕牆穹頂。澎湃新聞攝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9

正在施工的上博東館一樓大廳。澎湃新聞攝

在楊志剛的描述中,五樓占地數千平方米的露天區域同樣是一處令人期待的空間,那裡複仿了一組江南園林建築,也是室内展廳在室外的延伸,體現博物館空間上的開放性。“我們的觀衆從4樓的展廳看完江南文化主題展,可以踱步到五樓,這裡會借助疊山理水的手法,呈現江南的園林藝術。”“園林中搭建有亭台樓閣,以後博物館奇妙夜的活動也可以在這裡舉行。”

站在五樓露台向東邊眺望,近處是從三樓向五樓屋頂延伸的露天環形旋轉坡道,遠處隔着一條丁香路就是上海科技館。作為三樓通向五樓的休閑步道,這一巨型的旋轉坡道很有可能會成為上海新晉網紅打卡點。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10

正在施工的上博東館的五樓露天區域。澎湃新聞攝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11

正在施工的上博東館旋轉坡道。澎湃新聞攝

“兩年前我去醫院看病,大夫看我病曆卡上的單位寫着上海博物館,他就跟我講,’第一次談朋友的地方就在你們上博啊。’” 楊志剛說,“以後觀衆來上博,除了看展覽,将會有更多體驗在博物館的空間裡實現,休閑、社交、餐飲……。”

“博物館的功能應該是複合的,這就要求在建築的布局、空間的營造裡把它們充分考慮進去,博物館應該是觀衆喜歡來且經常願意來的。”

在東館建成投入使用後,曾經發生在上博布展時需要拆門搬運大體量文物的情形将成為曆史。據楊志剛透露,以後運輸文物的集裝箱卡車可以直接開到東館裡面,大大提高了文物運輸的安全性。同時東館還設有員工、文物專用通道。“本館建造年代比較早,有些時候文物和員工、觀衆通道是混在一起的,需要在晚上運輸文物,以後東館都可以同步進行。”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12

正在施工的上博東館輕閱讀長廊。澎湃新聞攝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13

從輕閱讀長廊窗外可以看到的城市風貌。澎湃新聞攝

今年恰逢上博建館七十周年。上博人民廣場新館開放20多年來,在成為重要的城市文化窗口的同時,改變了人民廣場這一特定區域的精神氣質。根據規劃,上博東館所在的浦東花木地塊将打造為花木文化行政中心,這是一個新的文化集聚地。

在即将建成的博物館五樓室外展區,楊志剛指着西面幾幢大樓向記者介紹,“這裡其實和金融區也是比鄰的,以後的生态會非常有趣,行政、文化、藝術、金融呈現一種高度交織融合的狀态。不知道将有多少奇妙的碰撞會在這裡發生,應該說它是城市文化的引擎,是可以激發創新活力的地方。”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14

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 澎湃新聞記者 賈茹 圖

專訪|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

上博是面向世界也是世界面向我們的窗口

澎湃新聞:記得六年前,上博對外公布建造東館的消息,楊館長第一次接受我們專訪詳說東館規劃。那次訪談中您提到上海博物館啟動了名為window的計劃,包含六個關鍵詞,體現上博東館規劃中的一些理念與價值取向,比如說要打造智慧博物館、注重互動性、要拓新、多樣、開放和面向世界。随着博物館具體建設工作的推進,原先的構想有沒有發生調整或改變?具體這些構想是如何在東館落地的?

楊志剛:我們對于博物館的價值理念肯定是一如既往的,比如說“智慧博物館”,上海市已經把數字化轉型提高到一個發展戰略的高度,現在又興起對“元宇宙”的探索,我們的“智慧博物館”建設也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撐,現在的具體目标是:建立相關标準,大力推動藏品資源數字化采集和加工,打造功能更加先進完善的藏品管理平台,實現數據在文物保護、研究、展示、傳播、教育中的應用支撐;以打造世界頂級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為目标,形成适合于上海博物館的館藏數字資源開放機制,建立面向公衆的數字資源庫,利用官方網站、官方微博、微信等數字信息及展示平台,供公衆分享利用;充分利用虛拟現實、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和移動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努力打造智慧服務型博物館,将數字技術充分運用于票務管理、觀衆數據采集與分析、移動導覽服務、網上虛拟博物館、數字文創等業務中;進一步提升數字化管理水平,建設集綜合辦公、文物管理、課題研究等在内的一站式博物館管理平台。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15

楊志剛在上博東館施工現場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16

楊志剛在上博東館施工現場

澎湃新聞:建立面向公衆的數字資源庫,這是當前公衆非常關注的話題,國内外已經有許多博物都在推進藏品數字化,陸續向公衆開放館藏數位資源,比如美國的史密森尼學會、法國巴黎市博物館聯盟,還有故宮博物院和台北故宮博物院等,上博會在這方面做哪些嘗試和探索麼?

楊志剛:上海博物館已經借助互聯網,向公衆開放了一批相當可觀的數字資源,也結合展覽進行了“數字人文”的有益探索,如“董其昌數字人文”項目,深獲好評,在業内處于領先地位。現在正在着手進一步的研發。确實人民群衆對這方面的需求在增長,新的觀點、新的技術手段也層出不窮,我們還需要不斷努力、持續奮鬥。包括将會挑選一些代表性的、與上海博物館形象與氣質相契合的館藏資源,盡快把它們轉化成一種更具社會影響力、形态新穎的數字公共産品。

澎湃新聞:像其他幾個關鍵詞,比如“互動”、“拓新”、“多樣”、“開放”、“面向世界”具體如何體現?

楊志剛:具體到互動,我們可以介紹幾個案例,一個是針對少年兒童的探索宮,這個展廳的特色和我們其他文物展廳不一樣,它設在靠近旋轉坡道區域,那個區域的開放度更加高一點。在探索宮裡,我們會有一些跟探索的理念,跟人文、藝術、文明這些内容結合在一起的項目,依托上海博物館的藏品優勢與展陳特色,幫助少年兒童學習知識、拓展眼界,豐富體驗,更重要的是從小學會探究性思維和能力。

另外我們有一個文物修複展示區,因為觀衆對我們博物館的一些後台工作很感興趣,老是牽挂着,在文物修複展示區就可以看到我們的文物修複師、非遺傳承人具體是如何修複文物的。通過這種開放展示,觀衆能夠近距離了解博物館青銅類、陶瓷類、書畫類文物的保護和修複。此外還有數字館,我們正在做進一步的創意設計,希望更好地體現博物館的互動性。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17

上博東館概念圖,環形坡道通往屋頂花園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18

上博東館的餐飲區域與露台

開放性與辦館的理念與方式有關,也體現在物理空間的開放度,比如文物展廳需要全封閉的就做到全封閉,全部采用人工光,但是我們在符合文物保護要求的前提下,也希望能有一些自然光透進來,這樣觀衆在博物館裡參觀,會有比較多樣性的感受,東館有完全開放的戶外空間,有用落地玻璃分隔内外的空間,觀衆可以眺望城市景觀,這樣即便在博物館裡仍跟現代城市保持着一種交流,會帶來一些别樣的感受。

博物館我覺得它不單單隻是一個記錄,一個遺産的投影,它還是新文化、新思想、新觀念的發生地,這就跟這個空間,跟裡面展示的内容所帶給人的那種影響與震撼是分不開的。

澎湃新聞:還有一個關鍵詞是“面向世界”,您對此如何闡釋?

楊志剛:所謂面向世界,我覺得有這麼兩點,一是我們的博物館及其建築要和現代世界博物館的發展潮流相契合,而不是相背離的,這就需要我們研判世界博物館的發展趨勢。

上博東館從建造之初到後續整個建設過程中,我們都在不停地學習國内外一些最新的博物館建設經驗,包括世界上一些頂級博物館的優點和長處,我們一直很注重這方面的學習。

其次,我認為博物館有點像容器,美國一位城市研究學者劉易斯·芒福德曾提出城市是一個文化的容器,其實現在的博物館也越來越像一個容器,那麼怎麼來打造這個容器,這個容器究竟要産生出什麼?我覺得這個也是要有世界眼光的,我們要和世界一流的博物館去合作,讓世界進入到上海博物館,也讓上海博物館融入世界。

世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維度,尤其是在上海建造上海博物館的東館,缺少世界這一維度是不行的。

所以我們最早提出Window計劃,window就是窗口,既是我們看世界的窗口,也是世界通過這個窗口來看上博,看中國,這就是window的一個重要蘊意。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19

劉易斯棋子,海象牙,約公元1150—1175年,發現于劉易斯島,可能制于挪威,在上海博物館引進的大英博物館百物展中展出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20

科拉雕像,在上海博物館引進的希臘文物展中展出

澎湃新聞:您希望透過上博這一窗口向世界呈現什麼?

楊志剛:燦爛的中華文明。我們希望向世界呈現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以及今天我們通過互學互鑒創造新文明的姿态;向外界展示我們的博物館管理水平,以及如何與公衆之間産生互動,體現我們為人民服務的人民立場;還有我們對于藝術的理解,對于現代審美的追求,我想這些都是可以在我們的博物館中看到的。

過去有人說過從圖書館既可以看到一個民族的過去,又能夠看到現在,我覺得今天看博物館也是這樣,甚至你可以看到它是怎麼來展望未來的,可以聽到它邁向未來的那些腳步。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21

托馬斯·吉爾丁 《切爾西的白色小屋》 1800年 紙本水彩,在上海博物館引進的英國泰特不列颠美術館館藏展中展出

澎湃新聞:怎麼理解您所說的“人民立場”?

楊志剛:東館的建築體現了開放、共享、複合幾個特點。觀衆在這個博物館空間裡應該很自在也很享受,可以融入其中,甚至能感受到這個空間就是為他們去營造的,比如精心設置了一系列的共享空間。這就體現出一種人民立場;再比如上海博物館建館70年來一共舉辦了33場捐贈展,在迎接上海博物館70周年館慶的最近一年裡,就連續舉辦了“鼎盛千秋”、“高山景行”、“盛世芳華”三個捐贈展,舉辦這類捐贈展,一方面是表達我們對捐贈人義舉的敬意與紀念,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彰顯這是人民的博物館,博物館來自人民,服務人民是我們不變的初心。

今後在東館和完成大修的人民廣場館,各類捐贈的展陳仍将繼續。這裡可以提前劇透一下,上博東館有幾個開幕特展,其中就有捐贈展,屆時上博館藏的國寶級文物,也是大家翹首以待的南宋朱克柔缂絲《蓮塘乳鴨圖》将和觀衆見面。

東館展常設展,本館重主題展

澎湃新聞:您之前也談到上博東館展陳設計構想是圍繞一條主線(中國古代藝術)和兩條輔線(一帶一路和上海及江南文化)展開,随着開館日期的推進,在展陳設計上有沒有更詳實的計劃。另外據我們所知,東館規劃也經過一些調整,本館與東館的定位和分工最後是怎麼設定的?

楊志剛:上博東館展陳的總體設想沒有大變,具體的定位和方案較最初公布的作了一些調整。原先上博東館的定位是做主題展,現在定下來這邊是以常設展為主。我們将沿着“中國古代藝術”這條主線打造一個全球唯一的中國古代藝術通史系列,分為青銅、雕塑、陶瓷、書法、繪畫、印章、玉器、錢币8個專題;另外這些年我們加強了對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研究,特别是最近幾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對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挖掘,我們也得到了新的有力支撐。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22

大克鼎 上海博物館藏

上海博物館雖然是一個面向全球的博物館,但是它既然紮根本土、位于上海,我們理應發掘呈現上海的文化。

未來在上博東館我們會舉辦考古上海常設展,海派書畫、江南文化常設展,但是這類展覽不是按照文物材質來展示,它們會按照主題來演繹,主題是常設的,而具體的展品及内容、角度會定期有所調整。這也是上博為上海打造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的品牌做貢獻,同時也會成為上海博物館展陳方面的一大特色。

“一帶一路”的内容色彩不像原先那麼濃重,但是我們會有一個反映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瓷的展覽來回應這樣一個比較宏大的主題。

本館以後的重點是在主題展,還有大量的臨展,我們希望人民廣場館舍以後會有比較多的臨展空間,能夠把全球的優質資源引入到上海。因為上海的城市定位是一座全球化的城市,上海博物館也擔負着要調動全球優質資源的重任。正如我剛才所說,通過上海看世界,讓世界看上海,這方面以後會成為我們重要的努力方向。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23

唐 孫位《高逸圖卷》(局部),上海博物館藏

澎湃新聞:上博東館在建築和空間營造方面有哪些特色和亮點?

楊志剛:我剛才提到三點:開放、共享、複合。開放、共享前邊已經講到,什麼叫複合?今天的觀衆來博物館其實不單單是來看展覽、看文物,它還有很多體驗是可以放到博物館空間來實現的。我是這樣概括上海博物館的,它首先應該是一個藝術殿堂,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還要讓博物館成為觀衆喜歡的課堂,可以是觀衆交流思想,碰撞出思想火花的會堂,還可以是市民休閑、約會的客堂,這四個“堂”大緻體現了博物館功能的複合性。

澎湃新聞:您從2014年底走馬上任,多年來馬不停蹄主持東館籌建,在博物館建設方面有沒有留下一些值得借鑒的經驗?期間已持續數年的疫情是東館建設過程中的“突發事件”,這一影響全球的公共事件對博物館建設,包括博物館未來走向有沒有産生一些影響?包括展覽方面,你們此前摸索前行,也積累了很多疫情下辦展經驗,當下國内外形勢複雜,疫情、戰争都會對國際間的文化交流帶來阻礙,你們将如何應對?

楊志剛:在東館的建設方面我希望現在的外部環境可以更加有利于博物館的建設和發展,外部環境包括現有的很多程序對我們很苛刻,這些程序當然也有它的合理性,但是從我們事業發展的角度來講,尤其是像我們必須要按照一定的時間節點來推進,還是希望能夠得到一些政策上、體制機制上的關照和傾斜,當然是在确保依規合法的前提條件下,盡可能在一些環節上面提供一些便捷。

談到疫情等突發事件對我們的影響,這就要增強應對不确定性的能力,我覺得這是疫情爆發以後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我們在疫情期間做一個計劃,肯定要有各種預案,尤其是做國際文化交流沒幾個預案是不行的。比如前年我們舉辦“黑石号沉船文物展”,去年舉辦“中歐陶瓷交流展”,都是有相應可調整的預案的,然後在這個過程中不停地去适應、平衡,最後朝着一個可能實現的目标最大化的方向去努力。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24

中歐陶瓷與文化交流特展

這是做國際交流展我的感受,另一方面在疫情期間我們也做了一些新的努力,更加注重對自身藏品的挖掘、整理、展示。當今形勢下如果要靠外部的文物辦展受制約因素太多,疫情下想要能夠辦成功展覽,必須要有很強的“内循環”能力,比如“萬年長春:上海曆代書畫藝術特展”、“絲理丹青——明清缂繡書畫特展”、上博受贈文物展等都屬于在有原有研究基礎上在最後一年經過沖刺研究開辦出的展覽,也取得了很好的社會反響。所以這兩年多我們加強了“内循環”,外循環做得也不錯,内外循環形成良性結合與互動。

上博七十年留下的寶貴的上博精神

澎湃新聞:上博今年将迎來建館七十周年,年底新館也将試運行,屆時會有哪些具體的舉措、紀念活動或展覽迎接這一特殊時刻?

楊志剛:本來比較理想的規劃是從今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整整一年都會是我們的館慶年,原計劃想在去年12月31日最後一次博物館奇妙夜上宣布年度館慶拉開序幕,但是去年底碰到新一波疫情,這個計劃就擱置了,但是我們的活動内容都在推進。今年我們将推出5 2展覽體系。

5是指五個系列的館内展覽,即“何以中國”考古藝術展,“燦爛中華”曆史文化展,“全球異彩”世界藝術文明展,“文明互鑒”中外交流對比展,“館藏菁華”主題展。

2是“中國文化走出去”國際合作展和赴市内國内合作展兩大系列館外展。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25

“盛世芳華”上博受贈文物展展覽現場,南宋張即之《楷書待漏院記卷》(局部)

2022年在人民廣場館舍推出的展覽有:聯手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舉辦的虎年迎春展(1月);“盛世芳華”上博受贈文物展(3月);與河南合作的河南夏商周考古展; 與希臘合作的以海洋文明為主題的希臘油畫展。

其中,希臘油畫展定檔今年6月份開幕,這個展覽也是一波多折,從原計劃的2020年推到了2021年,又從2021年推到2022年,現在經過反複磋商,檔期定在今年6月份,這裡面臨展品無人押運和點交,所以困難比較大。我們也做了一些适當的方案調整,比如嘗試把展品的規模和規格都降低一點,讓合作方放心,以促成展覽的順利進行。

境外展主要包括:赴列支敦士登國家博物館主辦“上博藏竹刻藝術展”;赴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參展“漆器之美:再看亞洲的漆工藝”特展。

澎湃新聞:下半年東館開館會有哪些開館大展?

楊志剛:開館會有一個系列,正在加緊籌備。這裡可以先透露的就是我剛才提到的我們會在東館第三臨展廳的密寶室中,展出南宋的缂絲《蓮塘乳鴨圖》,它曾經和大克鼎、商鞅方升一起亮相央視《國家寶藏》,但是實物還沒拿出來展過,因為它是有機質文物,保存相當不易,一直藏在我們庫房,我們準備在開館時讓它隆重亮相,與對此期盼已久的觀衆見面。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26

南宋朱克柔缂絲《蓮塘乳鴨圖》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27

南宋朱克柔缂絲《蓮塘乳鴨圖》局部

澎湃新聞:其他常設展會随着東館同步開放麼?

楊志剛:這應該會有一個過程,從試開放到全面建成開放,中間會有一段間隔。博物館的展陳是一項很細緻的工作,我們從東館這一項目啟動就着手打造我們的展陳了,現在還處在概念設計的細化階段。

如果能夠克服各種困難,希望東館能在今年的12月21日試開放,因為上海博物館就是在1952年12月21日成立的,這是我們的館慶日。這其中還有一個細節,當初東館在編寫門牌号時,我們提了一個要求,希望上博東館的門牌号是世紀大道1952号,就有這麼個寓意在其中。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28

50年代初的上海博物館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29

九十年代,竣工中的上海博物館人民廣場館舍

這也體現了我們對上海博物館館史的重視。上海博物館建館70年來形成了寶貴的上博精神和優良傳統,希望通過館慶活動,一方面揭開一個新的篇章,另一方面把那些成功的經驗和優良的傳統繼續發揚光大。

這70年也是上海文博事業取得輝煌業績的70年,體現在我們的館慶思路上是“一座館與一座城”,即通過回顧上海博物館70年的曆史,來看上海這座城市文博事業輝煌的發展曆程,看上海的未來發展。上博以後的發展要跟上海這座城市的未來發展去對接,我一直強調說上海的發展高度就是我們要去攀登的目标。

澎湃新聞:您認為上海博物館七十年留下的最寶貴的上博精神和優良傳統是什麼?

楊志剛:很多年前,曾經對上博精神有過一個很好的提煉,概括出“敬業、創新、一流、合作、務實”十個字。從我作為館長角度講,我必須把隊伍帶好,那麼在隊伍建設裡也包涵了很多含義,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練好内功,夯實我們的基礎業務。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30

陳毅市長為上海博物館出版物題寫的書名

上海博物館為什麼在國内外都有很高的聲譽,這跟我們基礎紮實,業務能力強是分不開的。例如即便是疫情發生以來,上海博物館的國際交流也沒停止過,我們的文物到海外好幾個博物館去展出,海外的博物館也有不少文物借展到上海博物館,我們的引進展和出境展都沒按下暫停鍵,這是不多見的。

我們積累了很多疫情下辦展的成功經驗,其中有些是在沒有文物押運員,沒有專家到現場點交文物并參加布撤展的情況下辦成的展覽,這充分說明了對方對我們的業務能力很信任,放心把各種材質的文物交到我們的專家和策展團隊手裡。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而是70年來積累下來的過硬的本領,赢得别人的信賴。每一次的展覽其實都是我們紮實的基本功外化的呈現。當然任何一個好的展覽都是從一個好的創意開始的,然後通過一個好的團隊合作和全館上下的共同努力,讓這一展覽計劃得到實現。

這一過程最後會帶來一種可以叫作“突現”或“湧現”(Emergence)的現象,這是系統科學裡常用的一個概念,是指各種各樣的多樣性集中在一起,形成一個生态系統,恰到好處的時候它的能量就會爆發出來,就會有突破。我覺得像我們辦展覽就是一次次的“突現”,最後創造呈現的内容會令各方面覺得驚訝,這一過程尤其離不開一個專業團隊默契配合,大家都把力量發揮出來。我覺得上海博物館在這個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經驗,這是建館70年裡面我感受最深的。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31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成員1949年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32

1974年青浦崧澤遺址發掘現場

所以一定要講上海博物館有什麼好的精神和傳統傳承下來,我覺得應該有一個叫“事業鍊”。上海博物館的“事業鍊”在中國博物館界裡面是比較完整的,包括我們有自己的考古隊,可以做田野發掘,然後把田野發掘出來的文物一步步轉換成我們的展品。

我特别強調上海博物館有四大支柱學科,第一是文物學與藝術史,第二是考古學,第三是文物保護與修複,第四是博物館學。我們要打造好這四大支柱學科,這樣基礎才能紮實,才能面向未來。

博物館的力量是由内而外自然發散出來的,就像花朵從花蕾綻放開來一樣。上海博物館的“内功”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學科建設。很多人把學術立館理解為做一些課題,做一些項目。不是這樣的,上海博物館必須要去做的是成為一個學術重鎮,這就要有學科建設,隻有這樣你才能站在别人沒有的高度,不斷實現突破與創新。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33

1986年上海青浦福泉山遺址發掘現場(左起馬承源、汪慶正、黃宣佩)

澎湃新聞:最後還想請您談一下,上博今年迎來70周年館慶,這既是一個階段性的總結,也是面向未來的一個嶄新開始,有哪些新的挑戰,以及您對未來工作的展望。

楊志剛:談到挑戰,我認為既要守正,又要創新。這個創新不是拍腦袋拍出來的,需要有大量的研判為基礎,然後要結合自身的能力。從目前來看,令我比較欣慰的是,8年前我剛進到上博時的那批中青年學者館員在不斷成長,都已有所成就和建樹。當然歲月也很無情,我眼看着他們的頭發從烏黑到現在也開始變白,發量也越來越少了。然而我想,還是要給他們壓擔子,搭平台,讓其進一步施展才華。近五六年招聘進來的年輕館員就需要加緊專業方面的培訓,快速地成長起來。博物館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的地方,如果不學習空喊守正創新是不可能的。

我們還是要着眼于整體發展,除了操練内功,夯實基礎業務,還必須把各種公共産品打造出來,奉獻給觀衆。再一個是要做好教育傳播,比如我們和媒體有非常良好的互動和交流,在媒體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上海博物館的形象确實得到了很好的傳播。比如我們拍的一些片子,既講文物,又推介了我們的專家,這叫“内外雙修”,都是需要的。

上海博物館的形象需要展示,形象展示出來以後你才會擁有話語權,才有可能進一步跟國際交流,實現全球資源的調配,這是一個完整的邏輯鍊。

真實的楊志墓在哪(七十年看上博④)34

上海博物館建館60周年留念

責任編輯:顧維華

校對:劉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