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才時候就學習古詩,古詩充滿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而對于王維的詩我們也一直都在接觸學習,他的詩所抒發濃重的感情,今天我們大家就一起來看一下王維的這首詩,想必大家在小學的時候就學過《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今天我們再來重溫一下這首詩裡的感情,看看現在的你重讀這首詩與原來相比有什麼樣的區别呢?下面大家就跟随着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朝詩人王維因身在異鄉,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其詩以直抒思鄉之情起筆,而後筆峰一轉,将思緒拉向故鄉的親人,拟托親人也想念自己。
詩寫遊子思鄉懷親。詩人一開頭便緊急切題,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複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緻。“每逢佳節倍思親”千百年來,成為遊子思念的名言,打動多少遊子離人之心。
詩的第一句用了“獨”、“異”兩個字,分量下得很足。詩人對親人的思念,對他自己孤獨處境的感受都凝聚在這個“獨”字裡面。“異鄉”、“異客”,正是樸質而真切地道出了這種感受。佳節,往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對家鄉風物的許多美好記憶聯結在一起,所以“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描寫就顯得十分自然。這種體驗人人都有,但在王維之前,卻沒有任何詩人用這樣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詩句成功地表現過。而一經詩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現客中思鄉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說,遠在故鄉的兄弟們重陽節登高時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卻發現少了一位兄弟——他自己不在内。好像遺憾的不是他未能和故鄉的兄弟共度佳節,反倒是兄弟們佳節未能完全團聚;似乎他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并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的缺憾更須體貼。這就曲折有緻,出乎常情。而這種出乎常情之處,正是它的深厚處、新警處。杜甫的《月夜》中有“今夜鄜州月,閨中隻獨看”的句子。
這首詩中,“獨在異鄉”,暗寫了孤獨寂寞的環境,對于初次離家的少年來說,對這種環境特别敏感。“第二句“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前面情緒的合理發展,說明平常已有思親之苦,而到節日,這思念就愈加轉深和增強了。兩句構成全詩的一個層次,是從抒情他自我的主觀感受來表現思親之情的。
想必大家讀完這首詩都有了對于這一首詩不一樣的感受吧,下面的時間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自己對于這首詩所帶來的内心感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