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是一個常見詞,在今天,它的意思是“洗澡”,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可是在古代,“沐”和“浴”是有區别的兩個詞,分别指“洗頭發”和“洗身體”。例如,荀子說過:“新沐者彈其冠,新浴者振其衣,人之情也。”剛洗完頭一定要撣一撣帽子,剛洗完澡一定要抖一抖衣裳,這是人之常情。這裡就看出“沐”和“浴”的不同。《史記》中也有記載,周公愛惜人才,曾“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周公為了不錯過賢才,洗一回頭,也不能從從容容地一氣呵成,還得多次握着濕漉漉的頭發出來會客;吃一頓飯,也要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迫不及待地去接待賢士。
像“沐浴”這樣由兩個近義語素組成,人們熟悉它的今義而忽視其古義的詞還有很多,高中語文試卷裡考查文化常識時經常涉及,下面整理十個詞,看看它們在古漢語中的意思。
1.阡陌
阡陌泛指田間小路。阡,指南北向的田間小路;陌,指東西向的田間小路。
曹操《短歌行》:“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2.商賈(shānggǔ)
商賈泛指做買賣的商人。商,指行走販賣貨物的商人,也叫行商; 賈,指坐在店鋪售賣貨物的商人,也叫坐賈。成語有“坐賈行商”。
範成大《題南塘客舍》:“君看坐賈行商輩,誰複從容唱渭城。”
3.婚姻
婚姻指結為兒女親家。婚,指男方;姻,指女方。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 鴻門宴》:“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
4.饑馑
饑馑泛指饑荒。饑,指五谷不熟;馑,指蔬菜不熟。
《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馑。”
5.怙恃(hù shì)
怙恃是依靠的意思,代指父母。怙,指父親;恃,指母親。
《詩經》“無父何怙?無母何恃?”
6.敲撲
敲撲指刑具。敲,短的刑具。撲,長的刑具。
賈誼《過秦論》:“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7句讀(jù dòu)
句讀指文章的停頓。句,指句末的停頓;讀,指句中的停頓。
韓愈《師說》:“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8.飧饔(sūn yōng)
飧饔指吃飯。飧,指晚飯;饔,指早飯。
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吾小人辍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
9.鳳凰
鳳凰指傳說中的一種神鳥。鳳,指雄鳥;凰,指雌鳥。
司馬相如《鳳求凰》:“鳳飛翺翔兮,四海求凰。”
10社稷
社稷代指國家。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土地和糧食是國家的根本。
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将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複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
古文包羅萬象,小小詞語乾坤大。以上内容建議家有中學生的收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