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一掃”,輕松下載電子書籍。
VR動感蛋椅體驗深受小讀者的喜歡。
東南網5月2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鄭宗栖)走進大田縣圖書館,仿佛進入了一個科幻感十足的“未來世界”。該館是全省率先建成VR、AR數字體驗館的縣級圖書館。
VR世界“悅讀”更立體
“這數字體驗館太有趣了,颠覆了我對圖書館的認識,走進去就不想出來了。”專程帶孩子一起來體驗VR、AR數字館的大田五中教師陳麗虹說道。
2017年9月,大田縣圖書館完成VR、AR數字體驗館建設并投入使用,館内設有VR動感蛋椅、龍星人兒童VR體驗機等6個體驗區,可為讀者提供最新的虛拟現實、人機交互等前沿科技體驗。在數字體驗館現場,10多個孩子聚集在互動體驗區,雙手捧着特制VR眼鏡,不時發出陣陣驚歎聲,感受一個超越現實的奇妙世界。
“AR技術将平面圖文轉換為立體化影像,而VR技術則是模拟現實沉浸式體驗,帶給人們穿越的樂趣和眼見為實的親身感受。”館長鄭聖泉介紹,“通過趣味橫生的科普繪本,戴上VR眼鏡後,即可将繪本的科教内容實體化,大大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并體驗了快樂。”
數字體驗館開放8個月來,這裡已成為家長和孩子最喜歡來的地方,每天前來體驗的人絡繹不絕,目前已接待讀者1.3萬人次。
數字化的設施跟進,吸引了更多的讀者走進圖書館,在傳統紙質閱讀基礎上,“數字 ”為讀者提供更為全面的“悅讀”體驗。
電子閱覽室的50台電腦也發揮着“特殊功能”,可免費查詢檢索館内數字資源,與鄉鎮文化站文化信息室實現信息、數字資源共享,并設立特殊群體閱覽專區,為視障殘疾人群、老年人等提供了便利,擴大了使用人群的服務範圍。
“數字閱讀提升了全民閱讀質量,也開啟了向影視、動漫、遊戲等更為廣闊的數字内容輻射與融合。”鄭聖泉說,特别是在少兒閱讀和教育功能方面上,提供了更便捷、優質的服務,滿足讀者多樣化的閱讀需求。
掃一掃 坐擁天下圖書
縣級圖書館是開展全民閱讀的主要組織者,也是促進全民閱讀的主要力量。如何在推進全民閱讀過程中,發揮應有的功能?
大田縣圖書館新館建成以來,共新辦借書證9100多張,圖書借還48萬多冊次,到館人數已突破38.2萬人次。鄭聖泉介紹,在傳統借閱用戶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數字閱讀也注入持續發展的動力,推動數字閱讀形态的創新發展。
智能手機、電子書閱讀器、繪本閱讀機……這些科技産品讓随手進行數字閱讀成為可能,為讀者開啟了通向全民閱讀的一扇新大門,也彙聚成推動數字閱讀發展的洪荒之力。
随着數字閱讀的發展,實體圖書館會不會慢慢地淡出人們的視野?鄭聖泉說,其實,這更需要圖書館、實體書店等提供主流讀物的閱讀引導,為讀者提供多樣化的數字化閱讀體驗。
“目前,全館的各類數字資源總量已達到10TB,可為讀者提供近20萬種電子圖書、幾百種電子期刊報紙等各類數字資源。”鄭聖泉介紹,館内還配備了全媒體觸摸體驗屏、超星數字圖書借閱機、“文化一點通”點讀機等數字閱讀設備,可實現讀者自助查詢、了解全省文化動态、館内活動預告等功能,為讀者提供各類圖書館服務咨詢、活動預告等信息。
在數字閱讀的時代,讀者對圖書館的服務要求也發生了變化。如今,大田縣圖書館可利用寬帶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廣播電視網,通過電腦、手機等載體,讀者用手機“掃一掃”數字圖書二維碼,即可輕輕松松将幾千本電子書籍免費帶回家。
“館内配有RFID圖書自助借還系統,采用射頻識别技術,可自動識别每本圖書上粘貼的RFID電子标簽,讀者可以自己辦理查詢目錄、借書、還書、續借、預約等項目,通過自助借還機實現一站式借還。”鄭聖泉說。
在RFID自助借還系統的基礎上,館外還開設了24小時自助圖書館,可為讀者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閱讀、借還圖書服務,為讀者借還圖書提供了便利,大大提高了館藏圖書利用率,保障了全民閱讀活動的深入開展。
“數字 ”創新活動增活力
随着數字産業的發展,數字閱讀模式漸趨成熟,呈現多元化。如何吸引讀者主動、自覺參與圖書館組織的各類閱讀活動,讓更多人走進圖書館、了解圖書館、傳遞閱讀力量,給予人“賞心悅目”的感受?
“這一切得在活動載體下功夫,有些活動可以保留傳統的方式,特别是針對青少年的活動,更要在‘數字 ’上動腦筋,吸引年輕讀者廣泛參與。”鄭聖泉說,這對擴大圖書館知名度,提高讀者到館率,進而提高文獻的利用率,取得較好社會效益,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鄭聖泉介紹,館内的多功能報告廳、少兒繪本室、國學館等功能區均設有高清投影機等數字硬件設備,為各類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數字技術保障。
譬如,已連續舉辦137期的“公益主題繪本故事會”活動,需要通過朗誦、說唱、舞蹈表演等各種形式加以展現。“這些形式上呈現,無不運用了‘數字 ’,這樣的‘悅讀’已不再拘泥于傳統意義上的‘讀書’,形式與方法的轉變激發了讀者更多的閱讀熱情。”鄭聖泉說。
全民閱讀活動品牌創建中,該館也充分突出了“數字 ”作用與影響。360多場次讀者閱讀推廣活動、140多場次公益電影展播、為6萬多名讀者提供講座活動……這些活動,通過網絡、微信公衆号實現“線上線下”活動互補互動,提供活動預告、讀者咨詢等信息,與讀者開展廣泛溝通交流,借助志願者隊伍完成各類閱讀服務品牌建設。
“将傳統教育内容置于孩子們感興趣的‘數字 ’活動中,便于接受,并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傳統文化教育的熏陶,有利于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鄭聖泉說,“數字 ”,創新了活動形式,增強了活力,使圖書館成為大家最想來的地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