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溫度越來越高,鲫魚越釣越小!若是新手釣魚人,可能就搞不明白了,這是為啥呢?溫度高點鲫魚活性不是更高了嗎,咋還不好釣了呢?釣上來的竟是些瓜子鲫!
老釣魚人都知道,馬上進入夏季了,想釣大鲫魚就不容易了,索性就選擇釣别的魚種了,平時聊的話題也不再是鲫魚長鲫魚短了,更多的是哪兒出草魚了,哪兒鯉魚爆護了!
不得不承認,進入夏季後大鲫魚确實變得難以釣到了,咱不擡杠!但是,如果能實打實地知道大鲫魚在夏季到底在幹嘛,喜歡搞啥子活動,釣它還真就不難!本文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沒有道理您看完後再作評價!
“生完孩子”後,大鲫魚都很累,公母都累鲫魚“生孩子”可和人不一樣,叫甩籽,母鲫魚将魚籽“甩”出來,魚籽就是卵子,卵子會依附在水中雜草、岸邊枯枝上、水邊石頭上!
這時,公鲫魚就該上場了,公鲫魚也會甩籽哦,隻不過甩的不是我們釣魚人常見的魚籽,而是白色的粘液,也就是精子,精子會甩在水中雜草等上面的卵子上,完成受精過程。
可見,鲫魚是體外受精,大部分淡水魚類都是這個特征,鲫魚個體數量龐大,産卵活動劇烈,因此最容易被釣魚人發現。
鲫魚産卵地
鲫魚“生孩子”的過程和人類一樣,都會很“累”,有一點比人類還“慘”,那就是公鲫魚,公鲫魚也是要“甩”的哦,會來來回回地追逐母鲫魚,整個過程,“小兩口”都會累得不行,昏過去都有可能!而人類的男性好像不累?
所以,鲫魚一旦産完卵後,尤其是大鲫魚,便會進入一個休養生息的階段,許多釣魚人以為鲫魚甩完籽後就會瘋狂進食補充體力,實際上不然,處在休養生息階段的鲫魚食量很小,活動量也大大減少,需要慢慢調養。
這時候垂釣自然不會有好結果,由于鲫魚的産卵活動都是陸陸續續的,同一條河裡的鲫魚要整體上大部分完成産卵活動需要一個月的時間,而産後的休養時間也會陸陸續續持續一個月左右,也就是5月份的初夏一直都是這樣!
五一過後,馬上進入夏季了,整個五月份要想釣到大鲫魚,隻能是盡量找到它們休養生息的場所,因為此時的它們深居簡出,活動範圍小,找到藏身之所,釣獲就相對容易些。
此時的它們更喜歡流水環境,可以借助水流“撫平”它們産卵過程中留下的傷痕,所要要釣流水,一般溪口、閘口之類的環境比較适合作釣,但水流不宜太大,微流水最好!
閘口
此外,深淺交界處的深水,幹淨的水草裡面也是它們喜歡的藏身之處,釣草一定要釣水草看上去很清秀一些的,如果表面油乎乎的,或者有漂浮的藻類,它們一定不會去。
到了6月份左右的時候就恢複正常了,而此時氣溫卻已經很高了,已經到了炎熱的夏季,雖然大鲫魚已經恢複了活力,但氣溫卻又對垂釣它們帶來不利影響,看下文。
喜歡的是“溫水”而不是“熱水”,水深才溫,入夜才溫敲黑闆,這一節要講的内容是炎熱夏季大鲫魚難釣的最主要原因!
每種魚都有自己最舒服的水溫區間,比如,鲢鳙喜高溫,25~30℃時它們最惬意,最歡快!草魚也是,但喜高溫的偏好沒有鲢鳙明顯,28℃左右時它們最能吃!而鯉魚喜歡的水溫範圍更寬泛一些,20~30℃都可以。
那麼再來看看鲫魚,尤其是大鲫魚,表面看好像鲫魚對水溫的忍受能力很強大,冰天雪地能釣它,三十幾度高溫偶爾也能釣它,但是要注意,這是它的忍受範圍,而不是舒适範圍!
大鲫魚
鲫魚的水溫舒适區是16~25℃之間,隻有在這個區間内的水溫它們才最喜歡,現在明白了為啥秋季和春季是釣鲫魚的黃金季節了吧!而小鲫魚和大鲫魚又不一樣,小鲫魚的水溫舒适區間會比這個範圍整體高5℃左右,大鲫魚則會低3℃左右!
這就是溫度越來越高,釣的鲫魚越來越小的原因,反觀一些相對寒冷的天氣則更容易釣獲大鲫魚!
可見,炎熱的夏季,大部分時候氣溫都在30℃以上,水溫也多在30℃左右徘徊,大鲫魚更喜歡的是“溫水”,而不是“熱水”,而釣魚人作釣的水域多是近岸,夏季水溫就會很熱,隻有深水區水溫才相對涼爽一些,大鲫魚便深藏其中,自然是不好釣了。
辦法是有的,深水不太容易夠得到,但可以選擇夜釣,夜晚時分近岸的水溫會率先降下來,一般入夜11點左右才是大鲫魚的活躍期,八九點鐘時反倒還沒有到時候,後半夜水底會輕微缺氧,也不太适合,10點到淩晨1點是釣大鲫魚的最佳時機。
夜釣
當然了,早晚也可以釣,如果白天能找到合适的深水區或者陰涼區,也是可能收獲不錯的,隻不過要注意餌料的選擇,炎熱夏季大鲫魚很挑食的,往下看!
天太熱,“老人家”都喜歡吃清淡一些的看看我們周邊的老人家,每逢炎熱的夏季,拿把扇子,涼快的地方一待,喝點清湯梨水、吃點瓜果梨桃,這一天就過去了!
大鲫魚也是鲫魚裡的“老人家”,生物特征其實都有相似之處,天氣太熱,都需要飲食清淡一些,這麼打比方,表面看有點可笑,實則不然,都是地球上的生物,人雖然智慧高等,但身體的本能需求其實都有差不多的規律。
所以,越是大魚,食性會越偏素一些!老釣魚人應該都明白這個道理,這裡所說的大魚是和同類相比的大魚,鲫魚半斤以上那就算是大魚了,鯉魚2斤還不能算。
算是大鲫魚了
由于垂釣鲫魚一直流傳下來的方法就是蚯蚓或者偏腥一些的餌料,當夏天到來時,釣大草魚、大鯉魚我們釣魚人都知道挂玉米粒挂麥粒去釣,但很少有釣魚人意識到夏季的大鲫魚也需要這麼釣,一般還會延用一直以來的釣鲫魚習慣,粉餌用的多,最多加點香,這已經不符合大鲫魚的胃口了!
另外,釣大個體的魚類,我們會耐心的等待,如果釣鲫魚半天沒口,絕大部分釣魚人就會坐不住了,可能馬上就會換回粉餌,味型可能又要加腥了,這就又回到垂釣小鲫魚的思路上去了!
以上的這些原因會在客觀上造成夏季大鲫魚難釣的局面,也在主觀上固化了這個認識!
所以,夏季釣大鲫魚一樣需要耐得住性子,在這個前提下,要多嘗試用素餌作釣,有時要完全放棄使用粉餌的計劃,很大的玉米粒大鲫魚是能輕松吃到嘴裡的,嫩玉米最好,其次是麥粒。
麥粒
之所以要耐得住性子,“守釣”大鲫魚,是因為此時的大鲫魚多是獨來獨往的,很少會聚集,隻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才出現聚集場面,繼續往下看!
擠在一塊太“熱”,獨來獨往才“涼快”,隻有碰個好天氣才會“組團出去”夏季的大鲫魚大多時候都是獨來獨往的,覓食和躲避高溫是此時它們最重要的兩個生理需求,沒有了生殖期的“男歡女愛”,它們更願意一個魚自在!
此時,若沒有特殊天氣出現,它們的活動範圍一般不會太大,經常能躲在陰涼裡一待就是一天,若是讓它們往一塊“擠”,就顯得“熱”了,這是個形象的比喻,更重要的還是生物本能決定的。
一旦遇到下雨天氣,大風天氣,或者流水環境,它們的活動範圍就會大大增加,此時它們才有可能集群,這個習性多像我們釣魚人,沒事各忙各的,一旦要出遠門釣魚,肯定得多找幾個夥伴一同前往,人多有安全感。
生物界的這種集群規律實際上比人類更明顯!因此,夏季大部分時候釣大鲫魚就顯得很難了,充其量偶爾釣一個,隻有在下雨天,或者刮風天,亦或有流水的環境下,才更容易收獲更多!
收獲更多
這個小節的内容都是老生常談的了,是個出釣時機的問題,這裡就不多說了。
續本文所講的大鲫魚在夏季的一些主要生理特征,有的是許多釣魚人很熟悉的,比如喜深水,食性清淡一些。也有釣魚人不太明白的内容,比如産完卵後的生活習性還有不愛集群的生理特征。
對應的作釣策略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許多時候是要綜合考慮的!鲫魚是我們釣魚人垂釣最多的魚種,釣獲大鲫魚的時刻也是釣魚人的高光時刻,希望本文對您的垂釣活動有所幫助!
-END-
本文原創:姚老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