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全身大大小小的關節均可被累及,病程長且緻殘率極高,素有“不死癌症”之稱,可見類風濕關節炎這種疾患性質嚴重。關節疼痛、腫脹的症狀表現人們較為熟知,但對于具體的臨床症狀,了解程度還是相對較低。
類風濕關節炎臨床症狀是什麼?
一、關節疼痛
關節疼痛是類風濕關節炎最常見的症狀表現,在整個病程中均有所表現,隻是程度不一。類風濕關節炎初期的疼痛表現相對較輕,但随着病症的發展,疼痛程度會明顯加重。特别是急性期和亞急性期的疼痛表現較為嚴重,而慢性期以及緩解期的疼痛感相對會緩和一些。腕關節、掌指關節,足趾、膝關節、髋關節等均是關節疼痛的好發部位,疼痛多呈現出對稱性、持續性特點,關節周圍還可能出現壓痛表現。
二、關節腫脹
關節疼痛多伴有關節腫脹表現。關節腫脹主要是因為炎症反應擾亂滑液的分泌而緻腔内積液、積血,進而引起關節腫脹,以腕關節、掌指關節、膝關節為腫脹多見部位,且多呈對稱性發作。
三、關節受累
類風濕關節炎不單發于單一關節,還容易累及周圍關節,呈現出多關節對稱性受累的特點,手、足、腕、踝、颞颌關節以及肘、肩、頸椎、髋、膝關節等均是易受累部位。
四、晨僵
晨僵即晨起時關節僵硬的表現,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多有的症狀。晨僵一般表現為靜止不動後出現較長時間的僵硬,休息活動後能有明顯的緩解。晨僵的持續時間一般與炎症的嚴重程度成正比。
五、關節畸形
類風濕關節炎發展到晚期會出現關節畸形,畸形部位多出現在手關節以及足關節,比如手部的梭形腫脹、尺側偏斜、天鵝頸樣畸形、鈕扣花樣畸形等。足部的仰趾畸形、外翻畸形、跖趾關節半脫位、彎曲呈錘狀趾及足外翻畸形。
六、關節功能障礙
關節功能障礙與關節疼痛、腫脹程度有關,腫痛程度越重,并伴有關節畸形,關節功能障礙愈發嚴重,嚴重者甚至還可能喪失自理能力。
類風濕關節炎的症狀表現并不單一,病症程度不同,症狀表現也會有所差異。病症程度較輕的病患需積極防治,以免疾病惡化,而病症程度較重者則需及時治療,以免病情加重。
覺得本文有用,請點贊或推薦給朋友,并關注【廣東骨科專家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