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鐵14号線奧體中心站站台。
西安地鐵14号線北客站站可實現站内“三線換乘”。
市民遊客走過北客站(北廣場)站“廊橋”,可實現地鐵站内“三線換乘”;奧體中心站内打造“天幕穹頂”與“火炬”,傳遞體育的拼搏精神;雙寨站地下2層、地上3層,步行約4分鐘即可體驗兩條線路的“天地換乘”;賀韶站去繁就簡,“裸裝”車站工業風十足;“全運線”随處可見體育運動元素,各車站均配有智能服務台等便民設施,方便市民實時處理票務問題、查詢線網圖及站點周邊信息……科技與體育元素在西安地鐵14号線擦出火花,預計本月底市民遊客就能坐上這條連接空港、陸港與奧體中心的“全運線”。
鏡頭一:14号線與機場線貫通運營
開通後到機場全程僅需9元
6月25日,市軌道集團組織開展“時至運來”新線試乘活動,邀請百餘名市民媒體代表走進地鐵14号線,通過現場講解、實地探訪、意見征集等形式,提前對新線的車站裝修風格、智慧地鐵設施、工程建設亮點等内容進行探訪。
記者了解到,西安地鐵14号線是第十四屆全運會交通重點配套工程,該線路西起北客站,東至賀韶,共計車站8座(含換乘站3座),全長13.7公裡。地鐵14号線車輛采用B型車,6輛編組,最高運行速度100公裡/小時,開通後将與現有機場城際線貫通運營,統一為14号線,與現行地鐵線網票制保持同網同價。
“我之前坐地鐵從保稅區到機場要花費24元,14号線調價後隻要8元,是原來價格的三分之一,很實惠。”市民代表王先生感歎道。在此,記者幫廣大市民遊客算了一筆賬,14号線開通前,市民從機場到北客站需乘坐機場線,票價為16元;14号線開通後,機場至北客站的票價僅為7元,機場至奧體中心的票價為8元,機場至終點站賀韶僅需9元。
同時,按照目前運營方式,市民從機場西站到奧體中心站僅需約46分鐘,從北客站站到奧體中心站僅需十多分鐘。據介紹,該線路串聯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北客站綜合交通樞紐及西安奧體中心,帶動空港新城、秦漢新城、未央區、浐灞生态區、國際港務區産業升級與發展。
鏡頭二:地鐵北客站站
實現“不出站”三線換乘
一直以來,北客站站地鐵換乘不夠方便被不少市民“吐槽”,為優化西安北站交通樞紐區域内地鐵2号線與4号線、14号線換乘方式,市軌道集團積極踐行“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要求,通過新建一座換乘“廊橋”,實現北客站2号線與4/14号線在付費區内換乘功能。
“以前,坐2号線到北客站換乘地鐵先要刷卡出站,走過長長的廊道,再次經過安檢後才能進入4号線,換乘過程繁瑣、耗時較長。‘廊橋’投入使用後,市民就可以不出站換乘地鐵三條線路,更方便了。”西安地鐵14号線項目管理四中心副主任周沈華告訴記者,在各單位的積極參與和協調下,建設這座“廊橋”僅用了兩個半月的時間。
記者觀察到,換乘“廊橋”看起來像“低矮”版的人行天橋,長度287米、寬6米,橋上橋下保證了2.6米淨空,南北兩端段上升段為緩坡,可連通地鐵2号線北客站站北出口及4/14号線北客站(北廣場)站西出口。市民無需出站結費,便可通過“廊橋”實現車站付費區直接換乘,該“廊橋”将與14号線同步投入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走過換乘“廊橋”進入4/14号線候車層,就能看到西安地鐵第一個同台換乘站。同台換乘也稱“零距離換乘”,将兩個軌道系統的四條線路分别兩兩合用一個島式站台,使得兩條軌道系統的部分乘客實現在同一站台上換乘,意味着以後市民乘坐4号線抵達北客站站下車到站台時,對面就會迎來14号線地鐵列車。
鏡頭三:地鐵奧體中心站
LED“天幕穹頂”展現體育與科技元素
試乘中,記者發現14号線車站色彩以白色為主,局部吊頂色彩根據不同車站以黃、綠、藍、紫、紅為點綴色調,與全運會會徽色彩一緻。随着列車緩緩入站,奧體中心站白色的立柱與火紅的吊頂映入眼簾,外觀酷似一把“火炬”。登上電扶梯擡頭望,便被一個巨大的“天幕穹頂”籠罩,LED電子屏滾動播放着慶祝建黨百年與喜迎“十四運”的口号。
據奧體中心站站長張震介紹,站内裝修取意“萬衆一心、共鑄輝煌”,整體概念以“西安奧體中心主場館”的形态為基調,重點區域利用10米中部高空間,形成LED動态文化展示穹頂,局部紅色吊頂和白色柱子組合,站台立柱造型融入“祥雲”與“運動者”元素,既隐喻體育拼搏精神的火炬傳承,又象征黨的百年輝煌和紅色精神的代代相承。
據悉,地鐵14号線裝修以“傳承曆史文化、追憶紅色經典、弘揚時代精神”為主題,彰顯地域特色。全線标準站以現代簡約風格呈現,吊頂運用充滿動感的三角單元組合形成張開的羽翼形态,凸顯體育元素的力量美感和蓬勃生命力,也預示着西安城市的飛速發展,展翅騰飛。此外,為了更好地服務乘客、迎接“十四運”,奧體中心站的工作人員還自編了“手語操”,并現場為市民代表們演示,收獲了一緻好評。
值得一提的是,奧體中心站是14号線的核心重點車站,與西安奧體中心南廣場銜接,共設置6個出入口。考慮到市民的多樣化需求,該車站候車層設置了專用母嬰室,室内牆壁采用藍色卡通背景,色彩明亮,充滿童趣。嬰兒床、嬰兒座椅、獨立桌椅、暖水壺等用具一應俱全,牆上還專門安裝了空氣淨化器,既實用又貼心。據車站工作人員介紹,未來母嬰室内還将提供尿不濕、紙巾等用品,方便帶孩子出行的乘客。
鏡頭四:地鐵雙寨站
首個“天地換乘”站亮相
“雙寨站共有5層,分為底下2層、地上3層。”雙寨站站長王旭介紹,14号線雙寨站是西安首個高架與地下線路的“天地換乘”車站,與已運營的3号線實現換乘。由于兩座車站均為獨立建設,14号線在地下、3号線在高架,兩線間采取付費區内換乘模式,市民通過新建換乘大廳及通道,由14号線負二站台層抵達3号線地上三層站台層。
記者在車站出入口處發現,牆面内嵌了兩塊智慧大屏,一塊滾動播放公益廣場、顯示站内溫度和濕度等車站信息,另一塊則可觸屏選擇票務處理、線網查詢等服務。令人驚喜的是,智慧電子屏能識别陝西關中方言,并給出出行提示。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地鐵14号線首次全線設置智慧車站系統,通信系統在西安地鐵首次設置了出入口導向電子觸摸LCD屏,方便乘客查詢出入口周邊信息,為乘客提供更好的導乘服務,也提升了車站的科技感;在雙寨站和奧體中心站站台首次設置了嵌入站台門的電子LED顯示屏,顯示列車到發信息、車廂擁擠度和溫度,不僅方便乘客觀看及選擇車廂,也優化了站台空間,提升了乘車體驗。
此外,西安地鐵緊密圍繞“十四運”這一舉國矚目的運動賽事,在西安地鐵14号線采用AI人工智能、輕量化BIM、5G等技術,與西安地鐵線網中心(NCC)、人臉識别數據中心、語音識别呼叫中心進行了業務與數據整合,構建了國内首條全線路智慧城軌項目。
鏡頭五:地鐵賀韶站
實現不截流、長距離下穿灞河
到達14号線終點賀韶站時,記者發現車站的頂部不像其他普通站有吊頂設計,去繁就簡,而是将原來安裝在車站頂端的各種管路,橫平豎直有序地排布在車站頂端,深色色調噴塗後看起來“工業風”十足。
“車站頂部舍棄繁瑣的吊頂,徹底還原出建築的本體空間,空間整體素雅的色彩風格給乘客帶來一份繁華都市中的甯靜。”西安地鐵14号線項目管理四中心副主任王健表示,賀韶站采用裸裝設計理念及手法,站内裝修整體概念以“絲綢”的流線型為基調,通過柱間連接的紐帶造型鋁闆,以現代的手法強調整體空間運動的柔美和活力。設備管線采用綜合支吊架的形式整齊布置,既節省了建造成本,又便于後期的運營維護。
5月26日,地鐵14号線工程已經順利通過竣工驗收。作為十四運配套交通設施的西安地鐵14号線計劃于2021年6月底前開通初期運營,創下新線開工到開通運營34個月的最快紀錄。“14号線地處渭河、灞河河漫灘,地質條件複雜。在施工過程中,我們首次在兩個長大區間采用‘長隧短打、分段施工’盾構掘進,實現車站與區間同步施工。”王健說道。
據統計,施工單位先後在6個盾構區間累計投入14台盾構機,有效緩解了關鍵區間工期“卡脖子”的問題;采用創新冷凍法施工工藝有效降低了灞河河床下方施工聯絡通道的工程風險,保障了作業人員的施工安全;并克服了長距離下穿砂層對盾構刀盤刀具的磨損及換刀難題、高水頭壓力下土壓平衡盾構機的噴湧問題,首次實現不截流、長距離下穿灞河,并成功下穿徐蘭高鐵、大西高鐵、西銅高速等重大風險源。
來源:西安日報
編輯:劉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