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品牌

 > 寶潔品牌方法論

寶潔品牌方法論

品牌 更新时间:2024-07-01 04:38:32

寶潔品牌方法論(寶潔業績重壓下的)1

重拾多品牌 寶潔業績重壓下的“拉抽屜”

砍掉旗下近80%品牌的寶潔,在持續業績壓力下,再度開啟收購模式。寶潔近日發布公告稱,将健康和美容公司Walker&Company收入麾下。寶潔相關負責人稱,收購完成後,Walker&Company将拓展寶潔的多元化業務範圍。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寶潔曾大幅度縮減旗下品牌數量,由300餘個銳減至65個,以期提振自身業績,但效果并不明顯。事實上,這家擁有180年曆史的日化品牌一直試圖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但收效甚微。如今,寶潔再度開始品牌收購,在業内人士看來,這或許是寶潔重拾“多品牌”戰略的開始。

再出手擴品牌

寶潔發布公告表示,一家名為Walker&Company的黑人健康美容公司将加入寶潔。此次收購完成後,Walker&Company将作為寶潔獨立全資子公司運營,并繼續由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Tristan Walker領導。

據悉,Walker&Company成立于2013年,五年來一直緻力于為黑人消費者開發産品和服務,旗下擁有Bevel和Form Beauty等品牌。其中,Bevel為滿足粗發或卷發男士特殊需求的全面美容品牌;Form Beauty則是為滿足獨特需求而開發的護發系列産品。

在寶潔美容公司首席執行官Alex Keith看來,本次收購将增加寶潔的多元文化業務,并加速Walker&Company現有品牌業績增長。

資深營銷人、智雲圖品牌咨詢公司創始人姜曉峰表示,互聯網電商和風險投資在中國催生出很多新玩家,在美國也是。Walker&Company利用互聯網廣告、明星CEO、非洲裔KOL、風險投資等,打破日化用品層層分銷重視渠道和賣場模式,向特定消費人群直接出售産品。

除收購Walker&Company,2017年底和2018年寶潔還多次出手,收購細分市場及新行業品牌。2017年11月,寶潔收購舊金山香體露品牌Native Deodorant;2018年,寶潔相繼收購敏感肌護膚品牌First Aid Beauty、新西蘭天然皮膚護理品牌Snowberry。此外,寶潔還收購了德國默克集團旗下消費者保健業務。寶潔在公告中稱,寶潔将進軍從未涉足過的治療領域。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内人士表示,目前,寶潔收購的品牌更多地是關注細分的市場領域,這與寶潔長期增長乏力的業績有密切關系。對此,北京商報記者聯系寶潔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對方并未予以回複。

業績持續承壓

資料顯示,寶潔成立于1837年,是全球最大日用消費品公司之一。目前,寶潔全球經營的65個品牌遍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寶潔産品涵蓋美容美發、居家護理、家庭健康用品、健康護理、食品及飲料等十大品類。據寶潔中國官網顯示,寶潔旗下10億美元品牌數目前高達25個,約占總品牌數的38.5%。

然而,長期多品牌戰略也使得寶潔的業績已觸碰到增長天花闆。數據顯示,寶潔在2008财年、2011财年和2012财年營收均突破800億美元,分别實現817.48億美元、811.04億美元和820.06億美元。其中,2012财年比2011财年營收上漲1.11%,但歸母淨利潤卻下滑8.82%。雖然寶潔在上述三年達到營收巅峰,但主要貢獻者為收購品牌數量的增加,寶潔曾一度擁有超過300個子品牌。

伴随營收達到頂峰,歸母淨利潤卻未能有效提振,于是寶潔曾開啟一項100億美元規模的重組計劃。與此同時,有關于寶潔缺少重磅新産品、削減開支的行動緩慢的指責出現,彼時擔任寶潔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的鮑勃·麥克唐納稱,寶潔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才能扭轉現在的局面,并預計在2013财年公司狀況将會有所起色。

然而,數據顯示,2013财年,寶潔營收同比下滑9.87%至739.1億美元;毛利下滑11.67%至358.58億美元;歸母淨利潤則上漲5.17%至113.12億美元。2014财年,寶潔營收微漲0.66%至 744.01億美元。在此後的三年,寶潔營收均呈現下滑狀态。2016财年,寶潔營收再度跌至600餘億美元。2018财年,寶潔營收為668.32億美元,同比僅增長2.73%;歸母淨利潤則下滑36.38%至97.5億美元。這與寶潔在2006财年的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基本持平。

同時,在2018年公布的全球500強企業榜單中,寶潔排名第十八位,雖然位居世界日化行業企業首位,但整體排名卻下滑一位。

多品牌遇尴尬

受困于業績的持續低迷,寶潔曾開啟一系列重組和改革。2014年,寶潔宣布在全球範圍内開啟品牌“瘦身”戰略,并計劃在幾年内逐漸剝離旗下年銷售額不到1億美元的品牌。此後,寶潔不僅将金霸王電池出售給巴菲特,還将旗下43個美容品牌打包賣給科蒂集團。2017年,寶潔再次出售旗下多個洗發護發品牌給施華蔻母公司——德國日化巨頭漢高集團。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寶潔曾依靠多品牌戰略成為全球日化行業龍頭,特别是在中國市場,2009年,寶潔進入鼎盛時期。數據顯示,寶潔在中國總體市場占有率曾一度達到47%;在洗護産品市場的占有率也曾高達50.5%。但寶潔在中國市場也并非一帆風順。寶潔曾在四年内更換了四位大中華區負責人,其中不乏傳言因“業績壓力大而離職”的中國區副總裁。

事實上,伴随日化行業的競争日趨激烈,及自身業績面臨的諸多挑戰,寶潔開始從内進行戰略調整來适應市場的變化。2018年,寶潔開始試圖對集團内部進行“瘦身”。寶潔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從2019年7月1日開始,寶潔将運營6個以行業為基礎的行業單位(SBU),每個部門将擁有獨立CEO,負責直接銷售、利潤、現金和價值創造等。寶潔全球CEO戴懷德表示:“簡化管理結構将進一步提高寶潔的敏捷性和問責制等。”

然而,曾經擴充品牌陣營現又“瘦身”的寶潔,如今在砍掉衆多子品牌後再度開始“買買買”。對此,姜曉峰表示:“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個人護理市場均已進入成熟階段。在該階段,産品和受衆的細分化、差異化顯得很重要。因此,未來寶潔面臨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如何面對業界外新玩家憑借‘互聯網+風險資本’加入競争,用輕資産、敏捷化的方式來挑戰傳統日化巨頭。寶潔需要進一步塑造自身品牌的活力,提升産品的差異化,更好地提供多元化服務。”

資深品牌營銷專家張兵武認為,寶潔以日化産品為主,利潤空間較低,收購一些細分領域市場的品牌,理論上可以幫助寶潔提振業績,但是至于效果如何,還有待時間檢驗。

北京商報記者 劉洋 白楊/文 宋媛媛/制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品牌资讯推荐

热门品牌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