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你怎麼拿到什麼東西就喝,隔夜茶喝了會中毒的。”
早晨起來,小王渴得不行,看到客廳還剩下的半杯茶,想也沒想就一股腦的全部喝了下去。
正巧這時媽媽打掃衛生上來看到,一把過他手上的茶杯,一頓數落。
小王聽慣了母親的唠叨,并未作答,嘴上不鹹不淡道:“我經常喝隔夜茶也沒見我中毒死掉。”
“什麼?你還經常喝,你這孩子就是欠打。”媽媽聽了,朝着小王的腦袋就是一巴掌。
小王忙不叠地躲,心理卻嘀咕着,隔夜茶不就相當于泡了葉子的白開水,放一夜能有什麼毒,人老了就容易大驚小怪。
但是媽媽卻不依不饒,找出了一大堆的文章發給小王,上面紛紛都在說隔夜茶會緻癌,甚至有理有據,說的小王都不得不信,一時他竟懷疑起來,隔夜茶喝了究竟會不會緻癌?
關于隔夜茶會不會緻癌的問題,著名博主《老爸測評》做過一項測試,他們就細菌、硝酸鹽、營養元素等等進行檢測。
實驗人員分别選取了綠茶、烏龍茶以及紅茶進行沖泡,沖泡好後取一部分留樣作為空白樣本,另外取一部分茶水放在室内敞開過夜,第二天(24小時)後對茶水進行取樣,随後将6袋茶水送往實驗室進行檢測。
結果顯示,三款隔夜茶内的菌落總數均<10 CFU/mL。我國《GB 5749-2006 生活飲用水衛生标準》中規定,飲用水内的菌落總數應<100 CFU/mL,也就是說隔夜茶内的菌落總數比限定值少了10倍,在安全範圍内。
根據3款被測試的茶中,除了綠茶隔夜後,其亞硝酸鹽的含量上升外,烏龍茶和紅茶亞硝酸鹽的含量都屬于下降。盡管如此,隔夜後的綠茶亞硝酸鹽含量也隻有1.2mg/kg,喝10杯隔夜後的綠茶,相當于吃了一盤青菜所攝入的亞硝酸鹽。
由此可見,無論是隔夜後茶葉中的細菌含量,還是亞硝酸鹽的含量都不足以讓人中毒或者緻癌,因此隔夜茶可以喝。
喝茶是中國人的傳統,特别是在潮汕地區,幾乎每天都離不開茶,綠茶、紅茶、普洱茶,數不勝數。
那麼,對于這些長期喝茶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呢?
這就得從茶葉中的成分說起了。
茶葉中含有茶多酚、蛋白質、氨基酸、糖類、礦物質、維生素等等營養物質。
茶多酚是由30多種酚類物質組成,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進入體内後可幫助清除自由基。同時還可以作用于産生自由基的相關酶類上,絡合金屬離子,起到間接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茶葉内的蛋白質超8成是相對分子質量很大的谷蛋白,進入體内後很難被身體所溶解。大量實驗表明,茶葉内的蛋白具有保健功能,研究發現非水溶性茶葉蛋白質具有明顯的降血脂效果,對于預防動脈硬化和冠心病均有一定作用。
此外茶葉内的氨基酸有26種,包含茶氨酸、谷氨酸以及天冬氨酸等。動物實驗表明,茶氨酸可以讓小鼠的收縮壓、舒張壓以及平均血壓明顯下降。日本科學家還發現,茶氨酸具有增強大腦内a波的強度,讓人放松和提高記憶力。而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則是構成茶葉特殊風味的重要成分;
不僅如此,茶内的糖分可幫助降低血糖含量、降低血漿總膽固醇,對于預防高脂血症有一定作用。此外,茶多糖還能和體内脂蛋白酶合成,促進動脈壁蛋白酶進入血液内,從而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可以這麼說,經常喝茶的人給身體帶來的好處是非常多的。
茶葉中雖然含有很多的營養元素,但是不正确的喝茶方式反而會傷身。
中國人常說“趁熱喝”、“趁熱吃”,但是趁熱喝卻并非是個好習慣,有的時候趁熱喝也能從好事變成壞事。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研究表示,經常飲用 65°C 以上的熱飲,确實有緻癌風險。
我們的食道黏膜非常嬌嫩,食用過燙的食物會導緻黏膜不斷被燙傷。雖然食道黏膜有自我修複功能,但也架不住長期不斷的刺激。長期對食道黏膜進行刺激,會導緻食道黏膜出現炎症,在存在炎症的前提下,還不改變飲食習慣,極易誘發癌症發生。
建議日常喝茶的溫度保持在55~60℃為宜,不要直接飲用泡好的茶,避免給健康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
雖說隔夜茶内的各項指标都符合标準,但還是心存疑慮不敢喝。對于這些人來說,可以将隔夜茶用于其他途徑。
1、止血止癢
茶水内含有酸素、氟素成分,對于牙龈出血、口腔炎的患者而言,可用隔夜的茶水進行漱口,可起到止血的作用。而一些濕疹患者,也可以通過用隔夜茶來擦身子起到止癢的作用。
2、除口臭
茶葉内含有一些精油類成分,用茶水來刷牙、漱口,可以起到一定的清潔口氣的作用。
3、明目
用茶葉來清洗眼睛,可以起到一定緩解疲勞、明目的作用,因為茶葉内含有豐富的茶多酚。
茶葉是我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瑰寶,在喝茶正确的前提下,可以給健康帶來不少的好處。一定要注意健康喝茶,不要長期喝燙茶哦!
參考資料:
[1] 鄧偉恒.茶葉的功效成分綜述[J].中外食品工業:下,2013:71-72.
[2] 《【漲姿勢】經常喝太燙的水會造成食道癌?這次不是謠言!》.南京衛生12320 2017-03-14
[3] 《「隔夜茶」喝了會中毒?實測結果告訴你真相!》. 老爸評測 2021-08-0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