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湘菜經典菜臭鳜魚

湘菜經典菜臭鳜魚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8 12:36:39

“早釣魚,晚釣蝦,中前午後釣季花。”這是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仙女廟一帶耳熟能詳的俚語,原是垂釣者的釣魚經。季花,季花魚是也。與清代《調鼎集》“取季魚,肚皮去骨,拖蛋黃,炸黃……”中的季魚,指的是同一種魚。季花魚、季魚、鳜魚、桂魚,都是一種魚,刺少,蒜瓣肉,一吃一大塊,吃得過瘾。

我與“鳜魚”二字的邂逅,是在古詩詞裡。唐代詩人張志和寫道:“西塞山前白鹭飛,桃花流水鳜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年少不識鳜魚是何物,後來讀到蘇轼《浣溪沙》時,趕緊查了《辭海》,終于弄懂難寫又難認的“鳜”。

湘菜經典菜臭鳜魚(江蘇揚州江都松鼠鳜魚富貴)1

松鼠鳜魚,是一道名菜。有一天,我到“淮揚菜特色體驗店”打牙祭,偶遇多年前的學生吳旭光,他如今成了該店的總經理。寒暄間,我們聊到松鼠鳜魚,得以進後廚參觀。從來美食好吃,美味難調,美肴難制,誠如是。

剖新鮮鳜魚,是個技術活。魚頭先切開,接下來刀放平,順着魚肚和脊背插進去,從正中一分為二剖開魚身。魚骨留在其中一片上,這兩片隻靠尾部互相連着。再翻開其中一片,從反面拿掉魚骨。魚肉從反面片成一格一格的。這叫十字花刀,師傅每一刀的力度,都拿捏得非常到位。

鳜魚下油鍋之前,身上已抹遍調制好的作料,沾有少量澱粉,魚肚子翻向外側。油鍋沸騰滾燙,廚師一手捧着魚身,輕輕地放進去,一手拎着魚尾巴最後放入,保持翹的姿勢。

經過油炸,魚肉由雪白慢慢變成淡淡的黃色,起鍋後,色澤金黃,淋上澆頭,配上煎炸過的魚頭,整條魚昂頭翹尾,栩栩如生,活像一隻調皮可愛的松鼠。

松鼠鳜魚,又叫糖醋鳜魚。現代人執着健康理念,高糖不再受歡迎,于是,澆頭改為番茄與橙子一起壓榨出來的汁,拌以松子、蝦仁、青豆以及各種水果丁等。加熱至滾燙而澆上去,剛起鍋的魚被一激,身上發出聲響,極大地刺激食客們的食欲。色香味形俱佳的松鼠鳜魚,外酥裡嫩,甜酸适口,一塊入口,滿口皆香。

茄汁松鼠富貴魚,鳜與桂、貴諧音,讨口彩,盼吉祥如意,富貴有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