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中人的心理狀态研究?突如其來的災難會給人造成緊張、焦慮、恐懼、憤怒等急性心理創傷如何科學地對災難承受者進行心理救助?如何減輕他們的心理創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潘偉剛曾多次參加國家級心理危機幹預和救援工作,本報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他,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災難中人的心理狀态研究?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突如其來的災難會給人造成緊張、焦慮、恐懼、憤怒等急性心理創傷。如何科學地對災難承受者進行心理救助?如何減輕他們的心理創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潘偉剛曾多次參加國家級心理危機幹預和救援工作,本報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他。
災後應激反應因人而異
記者:航班墜毀這樣的重大災難會給人造成什麼樣的心理沖擊?
潘偉剛:重大災難事件往往具有突發、難以預測、危害嚴重等特點,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應激,會導緻人們産生不同程度的情緒、生理、認知、行為異常等應激反應。
在災難發生前,我們對于自己所處的環境有一定的掌控感,突發的災難會使我們短暫喪失這種掌控感,很多人會感到無力、無助和無望。由于每個人的既往經曆、創傷體驗等因素不同,因此心理承受力也不同,有些人經過創傷的事情後恢複很快,有的人可能恢複很慢,甚至産生後遺症——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災後人們所産生的情緒一般都是負面情緒。害怕、焦慮、緊張、悲傷、恐懼、痛苦、憤怒、抑郁、麻木、失眠等,都屬于正常反應,沒必要否定它,而要認識、了解自己的情緒,承認并接納自己的情緒狀态。
災難發生後,第一要務是生命的救援,因此“生命至上”是第一原則,心理救援要融入整個救援體系。一般而言,重大災難事件發生後,相關部門會成體系地統一派出專業的心理救援團隊,通過專業疏導穩定災難承受者的情緒,避免對他們造成二次傷害。
記者:災難對不同人群發生的沖擊不同,如何進行分類救助?
潘偉剛:災難事件會影響很多人,但并不是所有經曆災難的人都需要心理救援。根據災難事件對不同人群心理影響程度的不同,一般将需要救助人群分為三類。
第一類人群包括幸存者、遇難者家屬及親人。這類人群通常受災難影響最大。尤其是幸存者,由于親曆災難對内心的沖擊,很多會出現恐懼、無助、悲傷等負面情緒。
第二類人群包括親臨災難現場的一線救援人員,有指揮人員、醫護人員、媒體記者等。一線救援人員在救援過程中目睹創傷性的畫面,他們的感同身受使其也經曆着類似的痛苦,很容易出現失落、挫敗、驚恐、易怒等情緒。
第三類人群指的是其他與災難事件相關的人員,包括相關從業者、耳聞目睹災後畫面的群衆。這部分人群通過網絡、電視、報紙等媒介目睹災情畫面後,也可能出現各種負面情緒反應。
除此之外,救援人員會特别關注老年人、兒童和孕婦群體。如果不是十分必要,不要帶孩子經曆災後事故處理,孩子尤其是6歲以下的兒童對死亡的含義還不能完全理解,避免給孩子留下心理創傷。
心理救援範圍寬廣
記者:一線的心理救援工作是如何開展的?
潘偉剛:很多人把心理救援的工作範圍想窄了。一次地震災後救援中,一位心理救援工作人員和我們說,他來了三四天,所做的事都不屬于心理援助的範圍。那麼他做了什麼呢?幫助災民到安置點,給他們送泡面等物資,幫助他們溝通安置的具體情況。其實這些也屬于心理救援的組成部分。
災難事件發生後,會有專門的部門或工作小組與罹難者的家屬進行對接,把他們接到安置點,确保他們的基本生活有保障,比如提供食品、安全的居所,使他們能夠及時得到醫療救助等。同時,通過官方渠道定期發布信息,還要為家屬提供一對一式的支援保障等。這是心理救援中社會穩定化的關鍵,也就是說,這些工作以統一指揮、協調有序、循序漸進的姿态通過各種渠道使罹難者家屬看到、聽到和感受到,會讓他們漸漸從災難所帶來的沖擊中走出來。
記者:如果重大刺激造成心理危機,該如何應對?
潘偉剛:由于人們的心理承受力不同,面對重大災難事件時,人們的表現也不一樣。這時,心理救援人員要做的,除了照顧好他們的基本生活需求,主要是陪伴、支持、傾聽、共情,給幸存者、罹難者及其家屬安全感、穩定感,幫助他們進行适度情感宣洩。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居喪反應”,即由于近親死亡所引起的心理反應,一般而言,這時人們會經曆四個階段:否認、憤怒、抑郁、接納。在前三個階段,人可能出現麻木、呆滞狀态,甚至會表現出不知道吃飯、什麼都不會做,這時心理救援人員要照顧好他們衣食起居,引導他們和周圍建立鍊接,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解決各方面問題,陪伴他們平穩走過這段艱難時期。
災難給人類帶來沉重的打擊,使個體的精神世界蒙上陰影,這也正是心理救援工作所需要去化解的。面對重大突發災難事件,人的心理危機狀态一般是短暫的,如果危機事件處理不當可能遷延為慢性狀态。
目前依據心理危機的嚴重程度,一般分為三種:輕度心理失調,如失眠、緊張、害怕、擔憂、憤怒、悲傷等,這種狀态大多較為短暫,一般不需要特殊的處理就能恢複正常;中度心理失調,如持續一個月的失眠、焦慮,雖沒有達到精神障礙的診斷标準,但可能影響工作和生活,如果自我調節仍無法改變,則需要心理和醫學幹預;重度心理失調,嚴重時可産生精神障礙,如創傷後應激障礙、焦慮障礙、抑郁障礙等,需要專門的治療和處理。
共情讓人們感同身受
記者:如何幫助救援人員調适心理?
潘偉剛:一般來說,當災難事件發生後,救援工作都是争分奪秒的,一線救援人員在救援過程中精力高度集中,往往連續工作數小時,顧不上休息,時間長了人就可能出現耗竭狀态。
救援初期這樣的情況常常難以避免,但為避免救援人員過度疲勞,适當時應該安排他們進行休息、輪流上崗。如果條件允許,最好到離災難現場稍遠些的地方休息,緩解他們因災難現場而引發的緊張情緒。
與此同時,鼓勵救援人員與身邊的隊友分享救援感受,無論是擔心焦慮、害怕憤怒還是自責内疚,要把自己的感受講出來,這對于他們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睡眠對于人體非常重要,一旦休息不好,人會産生很多較為強烈的情感反應,對人的情緒體驗影響很大。因此,與災難事件相關的人員都要注意休息。
記者:對于廣大關注災難事件的人群,您有什麼建議?
潘偉剛:每當突發災難事件發生,來自各方鋪天蓋地的信息會讓不少網友陷入震驚、憂慮、悲痛等情緒。人們不停地刷新頁面,迫切想要知道更多、更新的相關消息,這又會使我們在負面情緒中越陷越深,這是正常現象。由于人自身具有共情能力,感受到他人的難過與焦慮,人們很容易感同身受,從而出現心理學上說的“替代性創傷”反應,主要表現為煩躁、緊張、睡眠障礙、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
在這種情況下,要積極做好自我調節。首先,在信息源上減少負面信息的攝取,盡量減少接觸會引起自己強烈情緒反應或不舒适的信息或畫面。
其次,要保證自己正常的生活秩序,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适當運動、娛樂,安心、具體地去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體會自己對生活的掌控感,人們的心情就可以慢慢得到安撫。如果無法進行自我調節,一定要及時尋求專業的幫助,在專業工作者的支持和幫助下,可以盡快走出“替代性創傷”反應。(本報記者 王美華)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