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容易引起罵戰的問題。
我國兩個頂級牛校,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其實建校的時間相差不大,都建校于晚清時期。
清華大學創辦于1911年。
晚清時洋人侵略,義和團遍布,慈禧便用義和團來對付洋人。
後來義和團運動失敗,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清廷被迫簽訂《辛醜條約》,裡面約定了巨額的賠款。
當時的全國人口4.5億,賠款定為每人平攤一兩,一共4.5億兩白銀,分39年償還,算上利息,總額高達過9.8億兩白銀,并以關稅和鹽稅等作抵押。
不過,這麼一大筆錢清廷并沒有完全損失,後來各國退還了一部分。其中美國退還的庚子賠款,在1911年,用于建立留美預備學校。
1912年時,留美預備學校正式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
從“留美預備”的名字就可以知道,清華大學的風格偏于西化,與北京大學相比,其校園也更“西式”,北京大學的燕園風格更“中式”。
北京大學則創辦于1898年。
當時正值戊戌變法(即百日維新),以康、梁為代表的維新派人士,公車上書年輕的光緒帝,倡導向西方學習,推行了一系列改革。
▲梁啟超
盡管後來變法被慈禧摁停,六君子流血犧牲,但有一項改革保留了下來,就是建立京師大學堂。1912年,正式更名為國立北京大學。
京師大學堂即北京大學的前身,當然,京師大學堂也是北京師範大學的前身。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的建校意義非凡,它是我國近現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
不光如此,北京大學在創辦之初,還是國家最高教育的行政機關,發揮着今天教育部的部分職能。
綜上,北京大學比清華大學建校略早,但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更名為今天的大家熟知的名字,時間是一樣的。
清華北大還曾合并。
1937年,盧溝橋事變,北京局勢岌岌可危。為此,南京國民政府召開廬山會議,國立清華大學、國立北京大學與私立南開大學三校的校長,在此籌劃了三校合并事項,很快在長沙組建了長沙臨時大學。
後來,長沙也遭到日軍飛機的轟炸,于是三校輾轉遷移到雲南。後更名為西南聯合大學。
對,就是那個培養出8位兩彈一星元勳、2位諾貝爾獎得主、5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00多位人文大師和170多位兩院院士的西南聯合大學。
以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