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創業者告訴數字科技洞察,互聯網産品想要實現盈利,老用戶是重要營收來源之一。近些年,随着衆多商業模式的興起,這一觀點已經成為衆多互聯網人的共同認知,并且被一些企業應用地淋漓盡緻。
編輯 | 首席媒體官
撰文 | 和靜菲
近日,張平(化名)突然接到51 Talk銷售人員的電話,讓其趁着四周年之際,為孩子存上四五百節課程。還有三百多節課沒有上完的他果斷拒絕了,畢竟在銷售行業已經混迹了十餘年,對這些銷售套路已經輕車熟路。
但是,還有一些家長經不住銷售人員的"威逼利誘",存了上千節課程。如果按照一個月15節課計算,這些課程至少要5年半才能上完。
而《關于規範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規定:按課時收費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60課時的費用;按培訓周期收費的,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披上一層打折、周年慶的外衣,51 Talk便可以遊走在相關規定之外,從老客戶的口袋中源源不斷地"掏"錢。
"殺熟"這門生意在中國經久不息,隻不過,是以不同的方式在悄無聲息地進行着。
1、51 Talk的"殺熟"常言道:人熟為寶。逐漸地,"熟"者已經成為一些人吞食利益的目标,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大數據殺熟更是遍地開花,令人防不勝防。
教育本身就是一個長期、持久的過程,因此,借助互聯網興起的在線教育也變成了一門長周期、高客單價的生意。不過,在線教育是從燒錢中跑出來的模式,尋求盈利點的難度絲毫不亞于當年的滴滴與美團,但資本也不可能無休止地給予融資。
而縮短用戶繳費周期就成了業内一個公認的增加營收、現金流的方式。
51Talk的課程有一個規定,就是每個月必須上滿15節課,如果上不夠,系統就會自動扣掉,這也就導緻課程會有一個有效期。比如買了60節課,一個月上15節課,有效期就是4個月。
這是首次縮短課程周期。而每逢重大節日、周年慶的時候,公司還會推一波優惠,也就會出現上述張平遇到的情況,很多用戶會本着便宜的原則二次購課,這就通過囤課的方式再一次縮短了用戶的繳費周期。
買完課之後,很多人的課程是上不完的,買了一年180節課程,結果到年底了,發現自己還剩下60節課沒有上,馬上就要清零了。這時候銷售會跟你說,你再購買一年的課程,那麼你現在的課程便可以延期,不然就隻能作廢了,很多人就又買了。
等到用戶發現自己的課程囤的越來越多,根本上不完想要退的時候,銷售告訴你,課程已經過了半年時間,不能退了。
在黑貓投訴平台上,關于51Talk的投訴數量達到了259個,充斥着大量的"推銷課程、不給延期"、"次卡被清零"、"誘導消費、惡意扣除課程"等詞語。
雖然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用戶利益,但是卻使得51Talk的續費率達到了91%,穩居榜首。同時,我們也有理由懷疑其連續兩季度整體盈利的背後,少不了這些老用戶的"幫扶"。
2月份,51Talk在2019年第四季度财報分享會上,宣布實現首次整體盈利,GAAP淨利潤為152萬元;三個月後,51Talk發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财報,公司淨營收4.87億元,GAAP淨利潤高達5080萬元。
作為少兒在線外教"一對一"賽道中唯一一個連續兩季度實現盈利的企業,其創始人黃佳佳在面對媒體以及二級市場時,有了更足的底氣,說出"沒有不賺錢的賽道,隻有不賺錢的公司"。
2、急于盈利、擴張留下的後遺症曾鳴在《智能商業》中曾透露,決定企業競争力的不是企業自身的單一屬性,而是企業創造的價值是否在市場生态中占據了特殊的"生态位",具有獨特的競争優勢。
2016年剛上市的51Talk顯然沒有,因為連年虧損,一對一的教學模式甚至還一度引起資本市場的質疑。為給市場一個交待,2017年,51Talk啟動市場下沉戰略,向三四線城市發展,同時通過調整課程價格及産品服務以尋求市場匹配。
這一轉變被外界譽為是51Talk占據特殊"生态位"的轉折點。
因為菲教模式不僅切中了三四線城市在外教資源上稀缺的痛點,還憑借着較低的價格實現了與下沉用戶之間支付能力的匹配,幫助其實現了盈利。
據2019年Q4季度财報顯示,5.8億的現金收入中,一線城市貢獻了25.8%,而非一線城市貢獻了72.4%,三四線城市的下沉無疑幫助其在市場中找到了自己獨特的競争優勢,給資本市場吃了一顆定心丸。
與此同時,51Talk的市場份額也實現了快速提升,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查與大數據研究中心聯合南方周末發布的《2020中國K12在線英語發展藍皮書》顯示,51Talk以46%的市場份額占據首位,并且超過二三四名總和。但是,随之而來的則是快速擴張、戰略改變所留下來的"後遺症"。
首先,市場份額的快速增加使得其用戶量增速遭遇瓶頸。
據51Talk2019年發布的财報顯示,Q1至Q4用戶活躍數分别為22.7萬人、23.3萬人、25.8萬人、25.7萬人,同比增長分别為19.2%、16.7%、10.8%、-0.3%。用戶活躍度在下降的同時,51Talk的營收增速似乎也不盡如人意,2017-2019年,三年營收分别為8.48億元、11.46億元,14.83億元,同比增長分别是102.7%、35.1%和29.5%。
其次,營銷費用縮減。
作為一家市值高達4.07億美元的上市企業,與其說它靠着下沉市場實現了盈利,不如說它的盈利是從牙縫中"摳"出來的。從2019年開始,51Talk便開始縮減運營成本。據财報數據顯示,2019年Q3營銷費用為2.154億元,而到了第四季度,其營銷費用降低至2.025億元,費用縮減了0.129億元,已經遠高于其Q3盈利。
雖然衆多教育公司一直标榜自己是産品驅動、教學教研驅動,但大多數教育公司都難以擺脫銷售驅動的桎梏,尤其是還沒有完全發展成熟的在線教育公司。
從用戶教育、用戶認知再到用戶習慣培養,是一個漫長并且燒錢的過程。而一旦降低營銷支出,将會對用戶量增長造成巨大的沖擊,這對于用戶增速已經放緩的51Talk來說,無疑是二次重擊。
最後,得益于今年疫情原因,在線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爆發。
但是,随着疫情結束,線下教育場所陸續開門營業,必然會有一部分用戶選擇重新回歸線下,對線上教育造成一定程度的沖擊。"雖然購買了線上課程,但還是作為輔助,疫情徹底結束後,還是會讓孩子去線下教育機構與老師進行面對面交流,一是放心,二是可以全面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一位家長告訴數字科技洞察。
用戶增速變緩、營銷支出縮減,再加上疫情紅利的消失,相比于拓新而言,深度挖掘老客戶的消費潛力似乎成了51Talk當前的重點,借此四周年或者是618之際,以優惠的價格促使老客戶再囤幾年的課程就變得順理成章,也成了維持現金流的無奈之舉。
3、盈利的商業模式≠正确的商業模式51TalkCFO徐珉曾表示:"做在線英語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一個正确的商業模式,從而确保有盈利可能性,這樣才能保證業務是可持續的"。
正确的商業模式一定是能夠盈利的,但是盈利了的商業模式以及帶來的社會價值是否一定正确,或許我們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号。
首先,好的或者正确的商業模式一定是能夠為用戶與企業帶來雙向價值的。
站在51Talk的角度上,通過菲教戰略,以及深度挖掘老用戶消費潛力的模式,的确幫助三四線城市用戶以低價的模式享受到了外教資源,并且也通過銷售驅動的模式,有效縮短了用戶繳費周期,擴大了市場份額,提前實現了盈利。
但是,站在用戶的角度而言,51Talk通過各種各樣的套路讓用戶屯課的做法,又為其帶來了哪些價值?
雖然說英語教育是一個長期的課程,但是這種屯課的方式無疑與用戶進行了深度綁定。當後續的産品與服務不能滿足用戶要求的時候,或者有了更好的替代品的時候,用戶卻沒辦法退課退款。
這種做法顯然與互聯網時代下的用戶思維相悖,尤其是在傳播極為發達的今天,用戶思維顯得更加重要。
貝佐斯曾說:在現實世界,如果你惹顧客不高興,每個顧客都會告訴6位朋友;在互聯網時代,如果你惹顧客不高興,每個顧客都會告訴6000個人。
教育機構在各個投訴平台上居高不下的投訴量,無疑是整個行業目前用戶思維缺失的外在表現。雖然衆多互聯網企業一直在提倡所有産品必須具備用戶思維,馬化騰提出:産品經理最重要的能力是把自己變傻瓜;周鴻祎也表示:一個好的産品經理必須是白癡和傻瓜狀态。
但是,真正的用戶思維或許不應該僅僅體現在産品上,還有服務上。
其次,這種盈利模式是否具備可持續性。
51Talk此次的盈利,在一定程度上源于運營成本收縮,因為于2016年就上市的51Talk必須要實現盈利,不管多少。所以,稍微縮減營銷費用、研發費用,就能夠幫助其獲得盈利空間。
但是,整個在線少兒英語賽道格局尚未定型,并且随着衆多互聯網巨頭在教育賽道的持續加碼,51Talk未來面對的競争将會更加激烈。
在這個依舊營銷為王的賽道中,51Talk接下來該保持進攻狀态還是防禦狀态?
保持進攻狀态的話,必然要增加各項成本投入,有可能會重新回到虧損狀态,而保持防禦狀态的話,雖然能夠保證淨利潤,但是市場份額、用戶量必然會放緩甚至減少。
這對于仍然處于跑馬圈地時期的51Talk來說,并非是一個兩全之策。
除此之外,随着一線城市市場份額的不斷縮減,難免令人懷疑,5Talk未來是否還會主攻一二線城市,或者說還能否重新回到一二線城市用戶的視野中。
畢竟,衆多互聯網企業已經驗證了市場下沉容易,上行難。主打性價比的小米手機想要進軍高端市場,面臨着重重困難,而主打中高端市場的華為想要下沉三四線市場,卻輕而易舉。
而随着一二線少兒在線英語教育市場格局逐漸明朗之下,頭部機構想要下沉三四線市場,51Talk的競争壁壘在哪兒?
未來,51Talk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些老用戶是最大的資本,也是最容易流失的資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