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木興/圖
最近,張先生夜間常因大腳趾處關節疼痛而驚醒,呈火燒樣劇痛,難以忍受,不能走路,已嚴重影響到生活和工作,到醫院就診後被診斷為痛風。
說起痛風,大多數人都不會感到陌生。痛風是一種古老的疾病,古代被稱為“富貴病”,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風的患病率逐年增加,近年發病更是呈現年輕化趨勢。據介紹,目前全國痛風患者有8000萬人,每年9.7%的增長率,男女患病比例20∶1。
■新快報記者 方轶 通訊員 學龍
嘌呤代謝異常體内尿酸過多引發痛風
專家介紹,痛風是一種由于人體攝入含嘌呤物質過多的食物,引起嘌呤代謝紊亂,單鈉尿酸鹽(MSU)沉積所緻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與嘌呤代謝紊亂及(或)尿酸排洩減少所緻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關。當人體出現嘌呤代謝異常,生成過多的尿酸或排洩減慢,體内尿酸就會不斷增加,尿酸滞留。血液中的尿酸就超過了正常值,這在臨床上就會被診斷為“高尿酸血症”,當尿酸鹽長期沉積在關節和其它組織會出現不同部位的急性疼痛和痛風腎、痛風石。
痛風的前身通常為高尿酸血症。據介紹,高尿酸血症是大多數家庭常見的疾病,男性尿酸水平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360μmol/L,即為高尿酸血症。這是痛風臨床病症的第一期。如果長期高尿酸就有可能出現急性痛風,如果對痛風不加以控制就有可能出現痛風石、腎結石和尿路結石。
腳趾腳背關節紅腫熱痛是首發症狀
據介紹,痛風大多數會出現在腳趾和腳背、關節及周圍軟組織出現,紅腫熱痛通常是首發症狀,疼痛進行性加重,呈劇痛。體征類似于急性感染,有腫脹,局部發熱,紅及明顯觸痛等。局部皮膚緊張,發熱,有光澤,外觀呈暗紅色或紫紅色。全身表現包括發熱,心悸,寒戰,不适及白細胞增多。開始幾次發作通常隻累及一個關節,一般隻持續數日,但後來則可同時或相繼侵犯多個關節。
痛風一旦發作,受累關節處就像灼燒、刀割般疼痛,有時一陣風吹過都讓人難以忍受,所以有人把痛風稱為一種呼吸都會痛的病。痛風發作男性明顯多于女性,這是因為女性的雌激素能促進尿酸排洩。但絕經後的女性,有5%發作痛風。
專業治療加飲食控制,痛風可根治
專家稱,痛風治療難度雖然大,但并不是不能根治,隻是需要規範化治療,除了控制尿酸值,還要注意平衡嘌呤代謝紊亂。
目前治療痛風,沒有特效的手段,必須通過綜合的方法。目前相對較好的治療方式——IF淨髓除痹體系,集多種治療方法于一體,涉及多學科,避開以往傳統療法和單一治療的不足之處。對痛風患者來說,通過IF淨髓除痹體系進行精細檢測,清除尿酸結晶鹽、痛風石,修複受損骨質,平衡嘌呤代謝機制。痛風治療第一個階段是針對痛風沉積的尿酸鹽結晶進行清理,糾正血尿酸值,緩解疼痛症狀;第二個階段是剔除痛風石,修複受損骨質,恢複關節活動;第三個階段是平衡身體代謝機制,重塑機體免疫,杜絕病原體再次入侵。
“一旦患上痛風,一定要盡早及時去專業治療,堅持治療和配合飲食控制,不要相信偏方和“神藥”,不要隻是痛時治不痛就不管。”廣州長安醫院相關專家提醒,患者一定要記住,要按時治療、定期複查。在治療的同時,一定要注意飲食,要“管住嘴”,多喝水,少喝碳酸類飲料,多食清淡飲食,少吃動物内髒、海鮮、紅肉及豆制品等,盡量不喝白酒,忌啤酒。專家還提醒,沒有患上痛風的群衆,也要注意改善日常飲食結構,規律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