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朱棣真的是永樂大帝嗎

朱棣真的是永樂大帝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6 09:20:20

明成祖朱棣,年号“永樂”,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原來被封為燕王,後通過“靖難之役”從侄兒建文帝手中奪取了皇位。他死後的谥号是“文皇帝”,廟号是太宗。後來,嘉靖皇帝将他的廟号改為“成祖”,所以後人便一直稱他為“明成祖”。

朱棣真的是永樂大帝嗎(明成祖朱棣永樂大帝)1

在我國古代着名的帝王當中,和明成祖的名字聯系在一起的是鄭和下西洋、奴兒幹都司、《永樂大典》,以及五征漠北,80萬大軍下安南,浚通大運河,大規模營建北京,等等。作為一個封建帝王,明成祖能幹好其中一件事就足以跻身到着名帝王之列,他卻幹成了那麼多,而事實上還不止這一些。但是,他的名字也和“誅十族”、“瓜蔓抄”之類的殘暴行為聯系在一起,因而使得他的形象嚴重受損。讓我們來看看這位大明皇帝波瀾壯闊的一生吧!

亂世嬰兒

1360年4月,朱棣出生于當時稱作應天府的南京。那時正是元末的戰亂時期,群雄并起,互相征伐。應天,是順應天命的意思。4年前(1356),朱元璋攻下集慶(南京),将集慶改名為應天。他要順應天命,推翻元朝,削平群雄,自己當皇帝。現在他又有了第四個兒子,照理應該好好慶祝一下。但幾乎與朱棣呱呱墜地的同時,前線傳來了陳友諒進攻太平(今安徽塗縣)的告急文書。陳友諒如果攻陷了太平,并要接着進攻應天。但軍情緊急,他甚至對自己的這個兒子都來不及看上一眼,便又到前線指揮打仗去了。至于怎麼樣為這個孩子取個吉祥名字,他就更沒有功夫去琢磨了。

1367年舊曆年底,朱元璋準備轉過年頭就要正式登極做皇帝了,看到自己已經有了7個兒子,自然是滿心高興。這時形勢已經粗安,他決心要為兒子們正式取名了。十二月二十四日。他祭告太廟,把自己渡江後生了7個兒子歸因于祖上的陰德:仰承先德,自舉兵以來,渡江生子七人。今長子命名曰标,……曰棣。這時朱棣已經7周歲,他這才和衆兄弟一樣有了自己的名字。

朱棣的生母是誰,居然還是個謎,這在常人看來似乎不可思議。但這個謎确實存在,數百年來一直撲朔迷離。因為朱棣的生母問題,不隻是關系到他的身世,而且深刻地影響到他一生的行為。古代正妻生的兒子稱嫡子,非正妻生的兒子稱庶子。正妻被稱為嫡母,其他的妾被稱為庶母。對帝王家來說,嫡子和庶子在名份上有重大差别。按照封建宗法制度,皇帝死了,皇位要由嫡長子繼承。即使嫡長子死得早,如果嫡長子有兒子,也要由嫡長子的嫡長子來繼承,其他庶子則不得觊觎。

朱棣自稱是馬皇後所生,自然也就是所謂嫡子了。其實,經曆代學者考證,朱棣的生母不是馬皇後,實際上他的生母是個貴妃,為此演義出許多的野史和傳說。有人說貴妃是高麗人,也有人稱她是元順帝的妃子,抑或是高麗人而成了元順帝妃子。還有人說,朱棣生母是蒙古人洪吉喇氏。洪吉喇氏是元順帝的第三福晉,是太師洪吉喇特托克托的女兒。元順帝敗,朱元璋入大都見洪吉喇氏貌美,就留在身邊。然而她入明宮時就已經懷孕,所生的就是明成祖朱棣,所以朱棣即元順帝的遺腹子。其實這隻是民間的傳說而已。

明朝建立時,朱棣已是一個八九歲的兒童。那時全國仍很凋敝,滿目瘡痍。這一切都在朱棣的幼小心靈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朱棣在宮廷中度過了他的青少年時期。

朱元璋一生都為自己文化水平低而遺憾。因此,他十分重視對孩子們的教育。朱元璋稱帝的第一年,就在宮中修建了大本堂.作為太子和諸弟學習的場所。堂中藏有大量曆代圖籍,供他弟兄們觀覽。征聘各地名儒,輪班授課,教育太子和諸王。師傅都是滿腹經綸的大儒,其中如宋濂等。他前後十幾年,向太子和諸王講四書五經,講封建禮法,一舉一動都要合封建禮儀。

朱棣從他父皇那裡接受的完全是封建正統教育。對此,朱元璋曾有一段明确的自白:朕于諸子常切谕之:一、舉動戒其輕;二、言笑厭其妄;三、飲食教之節;四、服用教之儉。怨其不知民之饑寒也,嘗使之少忍饑寒;怨其不知民之勤勞也,嘗使之少服勞事。

可以看出,朱棣弟兄們不隻是要學書本,而且平時一言一行都要合乎封建規範。這對一個天真爛漫的少年來說,并不是一件惬意的事。

朱元璋不希望他的兒子們成為文弱書生,就讓他們經常做些強健筋骨的活動。他當吳王不久,看到7個兒子漸漸長大了,“宜習勞,令内侍制麻履行滕。凡諸子出城稍遠,馬行十七,步行十三。”所謂麻履,就是麻鞋,行滕是指纏腿。這裡是說,讓朱棣兄弟7人都穿着麻鞋,裹上纏腿,像士兵那樣到城外遠足,十分之七的路騎馬,十分之三的路要步行。這對長期住在深宮大院中的皇子們來說,雖說勞累點,但還是饒有興味的。随着年齡的增長,他們還要不時地在演武場上練習武備,以健體強志。

他11歲的時候被封為燕王。洪武九年(1376),朱棣已是17歲的英俊青年,他的父皇準備讓他們到外地去當藩王了,感到有必要讓皇子們體驗一下民間的生活。就在這一年,朱棣兄弟們一起來到安徽鳳陽老家,那時被稱為“中都”。這裡埋葬着他們的祖父母,也是他們的父皇小時候為大戶人們放牛放羊的地方。這裡也是“十年倒有九年荒”的窮鄉,老百姓的生活都很困苦。在這裡,朱棣仿佛看到,他的父皇小時候是怎麼樣受苦受難,創業是多麼的艱難。他在這裡住了三四年,民間生活對他的思想意識産生了深刻的影響。朱棣是個有心人,“民間細事,無不究知”。他當皇帝以後,還經常對兒子們說起他這段生活。認為自己能南北征戰,不畏塞外風寒,就得益于這段經曆。朱棣在鳳陽的這段生活可看作是宮廷教育的實習階段,他回去就要準備到外地去當藩王了。

朱棣的長兄朱标,即南京一帶所習稱的“大頭太子”,在朱元璋稱吳王時就被立為世子。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大祭天地于南郊,在郊壇南邊正式登極稱帝。他連贈祖上四代,冊封馬氏為皇後,立朱标為皇太子。

在朱元璋看來,元朝之所以經常發生宮廷政變,主要原因就在于沒有早立太子,因此他一稱帝就要解決這個問題。他還看到當元末農民起義四處爆發的時候,元王朝在各地缺少強有力的藩衛。有鑒于此,洪武三年(1370)他就作了封藩的安排,即把各個小兒子封到各地當藩王。他為了不使天下人感到他私心太重,在封藩前還特意作了一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