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中國芯’!”2003年2月,上海錦江小禮堂,世界矚目的“漢芯一号”發布會正在隆重舉行。
台上,西裝革履的中國“芯片之父”陳進拿着一塊芯片,意氣風發,侃侃而談!
這小小的芯片讓在場衆人激動不已,中國人終于有了自主研發的芯片,不怕被外國人“卡脖子”了。
然而,三年過去了,“漢芯一号”一直沒有量産,陳進在發布會上宣布的百萬訂單也不見蹤影。
更讓人震驚的是,随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讓陳進從萬衆矚目瞬間被萬人唾棄。
01
1968年,陳進出生在福建一個富裕家庭,從小他就特别優秀,是“别人家的孩子”。
長大後,陳進以優異的成績從同濟大學畢業後,選擇去美國留學,在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攻讀碩博連讀學位,研究方向是電路模拟和測試方法。
博士畢業之後,陳進留在美國,入職摩托羅拉公司無線通信分部,從事芯片測試工作,後在2001年被公司派往中國蘇州新區,負責模拟電路設計。
陳進的專業是芯片測試,與電路設計相去甚遠,為此,在去蘇州前一個月,上進努力的陳進特地突擊學習了模拟電路設計,他想勤能補拙。
但設計能力,豈是一個月的學習就能提高的?因此他在蘇州工作期間,所帶領的模拟電路組并沒有拿到項目。
這次失敗的職業經曆并沒有讓陳進沉下心,他也沒有從頭學習設計來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相反的,他竟然萌生了轉入學術圈的想法。
陳進開始聯系國内的大學,希望能在大學校園獲得任教的機會。
當時我國正在大力扶持芯片産業,各種芯片項目紛紛上馬,投資芯片的熱錢很多,不少大學對海外芯片設計人才求賢若渴。
瞅準時機的陳進趁機包裝了自己的簡曆,誇大了自己在摩托羅拉蘇州設計中心的工作經曆,從“高級工程師”變成“高級主任工程師”,又特别增加了自己在芯片設計方面和擔任項目負責人的經驗。
這份華麗的履曆,很快讓他獲得了上海交大的青睐,順利入職該校。
之後不久,陳進就順利評上教授職稱,學校還專門成立芯片與系統研究中心,任命他為主任,并把國家863計劃“漢芯DSP芯片”的研發任務交給了他。
DSP是與CPU并重的芯片工業兩大核心技術之一,在藍牙、無線通信和圖形處理方面有着廣泛的應用。當時隻有少數國家擁有DSP技術,我國在這一領域還是一片空白。
可以說,陳進的身上擔負着整個芯片界的期望。
02
新官上任三把火!
重任在肩的陳進立下了軍令狀:要在四年之内取得研發的突破性進展,而他似乎也不負重望,很快就拿出了成績。
2001年9月,陳進和團隊開始設計“漢芯一号”,4 個多月就完成了源代碼設計,1年之後就完成了試生産,效率十分驚人。
要知道,芯片的設計制造十分耗時,當時具有最頂尖技術的DSP56800E芯片,出自美國摩托羅拉公司,摩托羅拉有上百位工程師參與這個項目,耗時3年才研發制造出來。
因此,“漢芯一号”這麼快能研發出來,不少人質疑它的真實性,但之後官方的一場發布會,打消了所有質疑的聲音。
2003年2月26日,上海市新聞辦公室主持了“漢芯一号”的發布會。國家和上海市的多位官員、中科院院士以及863計劃專項小組的專家團隊全部出席,場面十分隆重。
在發布會上,陳進向大家介紹了“漢芯一号”, “漢芯一号”采用了0.18微米的先進工藝設計,共集成了250萬個器件,具有32位運算處理内核,每秒鐘可進行2億次運算。
接着陳進又拿出一個裝載了這款芯片的MP3,并讓其成功運行,頓時,會場上響起熱烈的掌聲。與會專家們熱淚盈眶,對他們來說,這塊小小的芯片承載了太多的期待。
因為芯片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我國缺乏自主研發能力,芯片一直依賴進口,一旦哪天被“卡脖子”,将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所以,我們能自己研發“中國芯”,一直是芯片從業人員的夢想。
但芯片技術與其他技術不同之處在于,芯片是遵循摩爾定律以指數級增長的速度不斷進步的,大約每兩年左右,芯片上的晶體密度就會增加一倍,芯片的性能也在翻倍增長。
這就要求芯片技術的研發和生産投入也需要指數級增長,才能保持技術領先。
當天的發布會上,專家組經過鑒定之後,認為“漢芯一号”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高端集成電路,具備了國際先進水平,對我國芯片技術研究具有理程碑意義!
03
“漢芯一号”問世不到一年,陳進和他的團隊又研發出了漢芯二号、漢芯三号,漢芯四号,提前完成了之前承諾的目标。
漢芯系列,讓陳進收獲了掌聲、鮮花和榮譽,大家稱他為“芯片之父”。
憑此,陳進一躍成了科技界的明星,各種頭銜加諸于身,他搖身一變,成為上海科技界的領軍人物,當上了上海交大微電子學院院長、長江學者,還是多家科技公司的高管。甚至不少人都猜測,陳進很快會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但令人疑惑的是,“漢芯一号”發布之後三年多,陳進在發布會上說的百萬訂單卻一直沒有影子。
對此,陳進的說辭是:漢芯一号在技術上還需要改進。
可一款具有世界先進技術工藝水準的芯片,幾年都無法量産,難道不怕被淘汰嗎?
2006年1月17号,一篇名為《漢芯黑幕》的貼子出現在清華大學的BBS上,公開報料漢芯一号造假!
貼子的作者不留情面地指出:陳進在國外的履曆造假,他在美國工作期間隻是從事芯片測試,并沒有從事芯片設計。
而所謂的“漢芯一号”,是用摩托羅拉的源代碼和芯片改造而成的。此外,作者還爆出陳進侵吞科研資金、中飽私囊等行為。
貼子一出,整個科技界和學術界一片嘩然,陳進狡辯說那是造謠污蔑,但網上的輿論越演越烈。
國家随後成立調查小組,經過近一個月的詳細調查,最終宣布“漢芯一号”造假屬實。
至此,陳進的驚天騙局終于被揭開。
04
其實,最初,被寄予厚望的陳進,也想在芯片研發上盡快做出成績,證明自己,但他本身的專業是測試方面,對于研發他并不在行。
可那時陳進已經是“趕鴨子上架”了,抱着僥幸心理的他隻得在2002年下半年,找到一個美國同學負責IC設計,又找來原蘇州設計中心的同事負責系統。
諷刺的是,隻有這兩個人是漢芯研發的主力軍,陳進團隊的其他人員對芯片研發都是門外漢。
兩個人要帶領一個并不專業的團隊,在短時間内就完成芯片的研發任務是不可能的。
但是,陳進并沒有實事求事地向上級領導反映,争取更多的研發時間,而是打起了歪主意。
他深知抄襲是最快出成果的辦法,就利用一次出差美國的機會,從供職于摩托羅拉的朋友那裡下載了一款DSP芯片的源代碼,又在這些源代碼的基礎上,做出了“漢芯一号”。
可僅有源代碼沒有調試接口IP模塊的芯片,是無法加裝系統應用的,于是陳進又想出了更瘋狂的辦法。
他托人從美國摩托羅拉購買了10顆芯片,拿到芯片之後,他竟然找到一家裝修公司,要求他們用砂紙打磨掉芯片上面的Logo,再刻上漢芯的Logo。
如此一來,這些并非陳進團隊研發的芯片,堂而皇之地成了漢芯産品。
在發布會的當天,陳進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偷梁換柱,用打磨好的芯片充當“漢芯一号”。
其實漢芯一号申報參數中的針腳數是208腳,這種芯片卻是144腳。現場演示時,用假芯片驅動的MP3翻來覆去也隻能放三首歌。
那麼陳進在發布會上宣稱的百萬訂單又從何而來呢?
原來,陳進把從摩托羅拉盜來的源代碼以50萬美元又賣出去了,而貨款由一家叫Ensoc的公司收取,這家公司,其實是陳進自己在美國注冊的一家科技公司。
陳進自以為一切都處理得天衣無縫,但他忘了,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
2006年5月,上海交大撤銷陳進在該校的所有職務和學術職稱,國家相關部門也與其解除了科研合同并向他追繳各項經費,資金總額高達11億元。
而陳進似乎也預感到事情總有敗露的一天,早就為自己安排好了退路。
在漢芯研發期間,陳進就利用所得項目資金在美國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揭露漢芯騙局的貼子出來之後沒多久,他就想辦法逃到美國,陳進至今仍在美國從事芯片産業,不僅管理着自己的公司,還是三家上市公司的股東。
05
陳進一手炮制的造假事件,給當時正在蓬勃發展的中國芯片産業帶來不小的打擊。芯片從香饽饽一下變成燙手山芋,人人唯恐避之不及。
從那以後,整個輿論對半導體産業的負面評價鋪天蓋地,國家對與芯片有關的項目審核越來越謹慎,并減少了扶持力度。
因為投資資金熱潮退去,三大國産微處理器衆志、方舟、龍芯在商業化上都以失敗告終,而芯片産業是離不開資金扶持的,這使得我國芯片産業停滞13年,錯過了黃金發展期。
好在2014年6月,國家又将芯片産業的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同年9月,又設立了國家芯片産業投資基金,一期共募集了資金1387億元,用于芯片産業鍊企業的股權投資。
有了國家政策和資金的扶持,中國的芯片産業又重新蓬勃發展,但我們要謹記漢芯造假事件的教訓,芯片産業不光需要資金,需要技術,需要人才,更是需要老老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真幹實幹,才能走得踏實長遠。
期待“中國芯”的未來!
作者:Jenny 崔
編輯:萌萌
資料來源:
1、《芯片戰争》餘盛 著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财新網:《“漢芯之父”浮沉錄》2006.05.29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