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中,我們可以看到作業是其中的一個相關要素,關聯着目标的要求、語用的任務、話題的情境、内容的語言、過程的活動、闆書的框架、評價的目的。我們看到在課堂教學的整體過程中都在滲透文化與情感。
那麼,如何設計作業?
在進行作業設計前,我們還需要了解作業的作用是什麼,即作業的功能,還需要了解作業指向的學習目标是什麼,通過不同類型的作業來實現目标後的學習水平要求。
首先,我們先一起了解,經過專家學者們總結後得出的“作業的類型和功能”。
實踐性作業:
鞏固學習,幫助學生掌握特點技能
——複習、引導、應用功能
準備性作業:
介紹即将學習的内容,設置預習思考
——預習功能
拓展性作業:
在新情境中應用已經獲得的技能,實現問題解決
——拓展功能
創造性作業:
在一個任務中應用許多不同的語言技能和思維技能
——拓展功能
其次,針對不同學習水平要求、不同學習目标,教師如何基于對單元教學的規劃來設計各個課時教學過程中不同類型和功能的作業呢?如何體現作業設計的單元特征?如何體現作業設計的課堂教學延續性特征呢?
下面,我們來看看具體案例!
牛津英語3A M4U3 Plants(P2)
單元教材内容
教學話題
Seeds we know
語用任務
在Sunflower Garden的語境中,能進一步認識植物的生長過程,并嘗試用語言框架介紹植物的生長。語音語調基本正确,表達較流利。
教學闆書
教學過程
(While-task):
——問題驅動 語用體驗——
1. 問題驅動,整體呈現故事内容。
問題驅動:
How does the seed grow?
活動推進:
Watch and number
2.分段遞進,逐步提升語言能力。
問題驅動:
What does the seed need?
How does the seed grow?
活動推進:
Read and complete
(Post-task):
——内容回顧 語用提升——
1.借助闆書,梳理核心内容,幫助語用輸出。
活動推進:
Look and read
Look and say
2.選擇種子嘗試介紹,幫助靈活運用核心語言,進一步了解種子的成長。
活動推進:
Order and paste
Look and say
在Post-task環節中,教師引導學生對整個故事進行朗讀和梳理,同時延伸除了sunflower外關注更多植物的生長過程;引導學生根據所給的“任務單”進行“遷移語用、有序表達”。同時,“任務單”作為課後作業,學生在完成故事朗讀之後,在“任務單”所給信息的基礎上觀察圖片、嘗試表達、提升語用。
那麼,大家認為此項作業設計屬于哪種類型的作業設計呢?它指向的功能又是什麼呢?
歡迎大家留言區來分享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