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IEA協議的内容以及簽署國或成員來看,都可以追溯到WA,可以說WA是IEA的第一個也是最基本的協議,它發揮了基礎作用,這種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6個方面。
(1)确立了實質等效的核心理念。1989年以前,一些工程機構認識到需要通過雙邊協議相互承認畢業生。後來,由英國工程理事會和美國ABET發起,于1988年和1989年制定了一份标題為“承認導緻認可工程學位的方案/課程的等效性”的協議(1993年以前被稱為六國協議,從2007年起被稱為“華盛頓協議),有澳大利亞、加拿大、愛爾蘭、新西蘭、英國和美國等六個創始簽字國。創始簽字國承認這份協議不同于原來的雙邊協議,而是一份确立實質等效的多邊協議。實質等效含義是:簽署國同意,在各自的管轄範圍内,認可彼此的教育方案和畢業生,以便注冊或獲得許可,促進畢業生在簽署國管轄區之間的流動。也就是說承認專業工程師教育基礎的實質等效。實質等效是原則、是核心理念,但不是内容和結果的精确對應。
(2)促進專業工程師的國際注冊。WA的意義不僅在于确立了實質等效的教育認證,還在于專業工程師的國際注冊。因為WA簽署國中有6個除了教育認證外還負責專業工程師的注冊,因此,提出了一項調查相互承認注冊專業工程師的機制的建議,這項建議最終促成了工程師流動論壇(EMF)。同樣,WA的簽署國中的大多數既對工程技術教育感興趣,也對工程技術類人員的注冊感興趣,于是“華盛頓協協議”的簽署方又發起了工程技術專家流動論壇(ETMF),該論壇後來發展為“悉尼協議”。
(3)确立成果導向的畢業生素質範例。一些簽署國在1990年代後期制定了以成果為基礎的标準,并從2000年起采用這些标準對方案進行認證,進而發展為WA畢業生素質範例,針對定義複雜的工程問題。後來的“悉尼協議”(SA)和“都柏林協議”(DA)的畢業生素質範例均參照WA的關鍵要素制定。畢業生素質标準的采納實際上在WA内樹立了成果導向的評估範式。雖然畢業生素質不是“WA”的正式組成部分,但由一個簽字人對方案(課程)進行的認證實質上等同于畢業标準,這本身就是對達到畢業标準的畢業生的一種重要承認形式。
(4)确立了通用規則和程序。WA的運作模式,由雙多到多邊,從彼此認可、注冊的規則和程序發展為協議體系内的互認、注冊的一套規則和程序,為SA和DA的運作模式提供示範。到2007年,WA通過了一套通用的擴展規則和指南,還建立了一個共同秘書處。所以,WA的實質等效不僅指教育基準,還包括保障協議執行和發展的規則、程序的實質等效。自此,共同秘書處與組成協議一起被稱為國際工程聯盟(IEA)。
(5)明确了成為兩級成員的标準。在2007年規則和指南基礎上,經過改進,截止2014年版本,确定了臨時階段和簽署階段适用的接納标準。獲得臨時地位的标準是:必須通過書面材料證明其具有工程認證機構應具備的關鍵特性,并擁有至少具有一套特定特征的認證系統。申請必須得到作為提名人的兩個簽字人的支持。取得簽署國地位的标準是:需要對其認證程序進行現場審查;必須滿足三個關鍵要求:首先,認證制度必須按照最佳做法的指标運作;第二,受審查機構對經認可的方案所要求的标準必須與“WA”的畢業生素質大緻相同;第三,該機構必須證明它作出了決定,并承諾将這樣做。
(6)具有顯著的示範輻射作用。WA的影響潛力是顯著的,它不僅影響SA、DA,滿足了對各種工程人才認可的需要,它還被視為全球專業工程師的标準,人們普遍對它産生了濃厚的興趣。雖然認可隻适用于簽署國領土範圍内提供的教育項目,但為了适應需要,2009年通過制定新規則,增加了新的服務對象——新興經濟體。
總之,《華盛頓協定》是國家組織(簽約國)之間的一項自治、自主的協議,這些組織為高等教育項目提供外部認證,使其畢業生有資格進入專業工程實踐,在工程實踐經曆中,分為工程師、工程技術專家、工程技術員三個不同類别,當然,在各個法域可能會有不同的稱呼,這也是進行國際認證的一個主要原因。
(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