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6點40起床,7點出門,開車1小時到公司,行程30公裡,每天通勤時間約2小時,坐地鐵的話來回需要3小時!這是我上班花在交通上的時間。為此有時候我真的很焦慮。我問了同事的情況,通勤時間在40-60分鐘的占了二分之一。
全國的情況呢?
北京的上班族通勤時間最長,平均時間是每天1個半小時,平均通勤距離11.5公裡,有接近1/3的人群承受超過2小時的極端通勤時間。其他上海、天津、重慶、武漢等大城市情況會好一些,但也差不多。尤其是重慶,人均80分鐘的通勤時間,與超大城市上海并列。
國外的情況如何?
可以看到美國特大城市平均每日通勤時間約50-60分鐘,歐洲國家為30-40分鐘。
造成上班族長時間通勤的原因有公共交通、車多、路網規劃、産業布局等原因,也有諸如房價、子女就學、生活習慣等個人原因。
中國超過千萬上班族正在忍受超長的上班通勤時間。研究表明長時間通勤讓人疲憊,降低工作熱情,同時增加焦慮和抑郁的風險。遠距離上下班意味着鍛煉和睡眠時間的減少,嚴重損害身心健康,導緻高血糖和高膽固醇。
漫長的通勤讓朝9晚5的工作變成早7晚11,上下班的路程已經耗盡了所有力氣。美國跨度5年的科學研究表明,長時間擠地鐵、堵車會讓人降低做其他事情的意願。
瑞典的社會調查顯示夫妻一方通勤45分鐘以上,會給婚姻帶來嚴重影響。甚至也是社會生育率降低的因素之一。
靈魂擠在地鐵,青春堵在路上,通勤路上的我們該怎麼化解焦慮呢?
超長通勤犧牲的時間,要用其他方式補回來。面對重複的上班路線,抛棄“好累呀”的想法,利用好這段時間,用音樂、閱讀、甚至遊戲來抵抗焦躁。現在我上班途中會打開有聲讀物,聽自己感興趣的書,也算是一種彌補吧。
超長通勤犧牲的時間,要從其他地方搶回來。搶回來不是去經常熬夜放縱,是把生活效率提高一點,做好日程規劃,把握好節奏。以前回到家就是各玩各的,玩手機、看電視、帶小孩互不幹涉,現在我覺得在家裡與親人交流的時間是寶貴的,改變了不交流或無效交流的習慣,反而增加了親情。
如果交通工具太擠、道路擁堵,那就早一點起床,提前十幾二十分鐘出門也不會有多大損失;如果有家人需要照顧,那就考慮就近居住或工作,畢竟家人是最重要的;如果有條件,可以時不時駕駛私車和乘坐地鐵交替,找到新鮮感。總之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避免因長時間通勤帶給我們的焦慮。
沒有什麼是一頓火鍋不能解決的
Ps一下,重慶的早高峰也是堵車,通勤時間和北京上海差不多,生活節奏比較快,但是碼頭文化決定了通勤不算什麼,下班後一聲召喚,10幾公裡是抵擋不住火鍋、撸串、麻将、蹦迪,小酒館的,各個薪資階層在豐富的夜生活裡都能找到存在感。
不得已選擇長時間通勤是為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或者更高的薪酬,大城市給創業者和奮鬥者提供了機會,在工作的距離和身心的接納程度上找到平衡點是我們的目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