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師說文言文知識清單

師說文言文知識清單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7 09:07:02

師說文言文知識清單(師說文言知識訓練)1

《師說》文言知識訓練(教師版)

一、課内文言知識梳理

古之學者(求學的人)必有師。師者,所以(用來……的,或者……的憑借)傳道受(通授,傳授)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卻)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本來)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出生在我後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在我的前頭,我也應該跟從他而且把他當做老師)吾師(以……為師,學習)道也,夫庸(豈,哪裡)知其年之先後生于吾乎?是故無(無論,不分)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在的地方)。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聖(聖人)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為愚,其(或許,大概)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對于)其身也,則(卻)恥(以……為恥)師焉,惑(糊塗)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不理解書本上的字句,就向老師學習,不能解決的道、業方面的疑難問題,卻不向老師學習),小學(小的方面學到了)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以……為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族,類。這些人),曰師曰弟子雲者(雲者:對前面起總括的作用,有?如此如此?的意味),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似。相若,差不多)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谀(如果拜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做老師,就足夠羞慚,如果拜比自己官職高的人做老師,就近似阿谀)。嗚呼!師道之不複,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不屑與之同列)。今其智乃(竟)反不能及,其(難道)可怪也欤!

聖人無常(固定)師。孔子師(以……為師,向……學習)郯子、苌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這些人),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一定)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專門研究),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種經書)經傳(經文和傳文)皆通習之,不拘于(被,受)時,學于(向)餘。餘嘉(贊許)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贻(贈送)之。

二、文學文化常識積累

1. 巫醫:古代巫和醫不分。巫的職業以祝壽、占蔔等為主,也用藥物等為人治病。2.百工:各種工匠。3.六藝經傳:六經的經文和傳文。六藝,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種經書。《樂》久已失傳,這是沿用古代的說法。又稱作“六經”。另也指禮、樂、射、禦、書、數六種技能。4.傳:①古代解釋經書的著作。②人物傳記。5.句讀:古人指文辭休止和停頓之處。文辭語意已盡處為句,未盡而需停頓處為讀。

三、課外文言訓練

二十一日,宗元白:

辱書雲①,欲相師。仆②道不笃,業甚淺近,環顧其中,未見可師者。雖常好言論,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③自京師來蠻夷間④,乃幸見取。仆自蔔固無取;假令有取,亦不敢為人師。為衆人師且不敢,況敢為吾子師乎?

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辄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顔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

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聞庸、蜀⑤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則犬吠,餘以為過言。前六七年,仆來南。二年冬⑥,幸大雪逾嶺被南越⑦中數州,數州之犬,皆蒼黃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然後始信前所聞者。今韓愈既自以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然雪與日豈有過哉!顧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凡人,而誰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鬧取怒乎?(節選自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注] ①辱書雲:承蒙來信說。②仆:對自己的謙稱。③吾子:您。④蠻夷間:指柳宗元所谪居的永州。⑤庸、蜀:這裡泛指四川。庸,古國名,今湖北竹山縣東南。⑥二年冬:指元和二年冬季。⑦南越:泛指今廣東、廣西一帶。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确的一項是(  )

A.仆道不笃笃:深厚

B.辱書雲,欲相師 相:互相

C.因抗顔而為師師:老師

D.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 後學:學生

【答案】B 解析:B.代詞,偏指一方,我。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用法和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

A. ①為衆人師且不敢

②若屬皆且為所虜

B. ①又挈挈而東

②蟹六跪而二螯

C. ①未見可師者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D. ①而誰也炫怪于群目,以召鬧取怒乎

②作《師說》以贻之

【答案】D 解析:A項,副詞,尚且/副詞,将要;B項,連詞,表修飾/連詞,表并列;C項,名詞,的地方/助詞,表判斷;D項,都是連詞,表目的,來。

3.下列對文中“蜀犬吠日”“越犬吠雪”的比喻,理解正确的一項是(  )

A.贊美韓愈敢為人師的精神,并自喻品德高潔。

B.指出韓愈不該以蜀日自比,自己不敢以越雪自況。

C.抨擊那些诋毀韓愈的士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

D.表明自己雖好為人師卻因遭貶谪而不能的苦衷。

【答案】C 解析:結合第3段末尾的議論可知

4.柳宗元不願意“為師”的原因主要是(  )

①仆道不笃,業甚淺近 ②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③誰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鬧取怒乎

④不意吾子自京師來蠻夷間,乃幸見取

⑤然雪與日豈有過哉!顧吠者犬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答案】A 解析:④表明得到對方的認可感到很榮幸;⑤通過比喻的手法,表明為人師沒有過錯,錯的是那些诋毀老師的人。

5.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雖常好言論,為文章,甚不自是也。

【譯文】雖然經常喜歡發些議論,寫點文章,但我自己不以為都是正确的

(2)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

【譯文】世人果然都感到驚怪,相聚咒罵,對他指指點點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地渲染編造謠言來攻擊他

【參考譯文】

二十一日,宗元告白:

承蒙您屈辱地來信想拜我為師。我的道德修養不夠深厚,學業也非常淺近,檢點其中,沒有值得别人師法的地方。雖然常常好發表一些言論,寫一些文章,但很不自信。想不到您從京師來到這蠻夷之地,我有幸被您認為可以取法。我自己估量自己,實在并無可取之處,即使有可取之處,也不敢當别人的老師。當一般人的老師我尚且不敢,何況是當您的老師呢?孟子曾經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從魏、晉以來,人們更不去拜老師。當今之世,更不曾聽說有誰要做别人的老師,有這種想法,人們便總是七嘴八舌地嘲笑他,認為他是個狂人。隻有韓愈不顧流俗,頂着世俗的嘲笑和侮辱,收招後輩學生,還寫了《師說》這篇文章,并态度端正地做别人的老師。世俗之人果然群聚而以為怪事,指着他咒罵,添油加醋地污蔑诽謗。韓愈因此而得到了“狂”的名聲。居住在長安城中,連飯都來不及做熟,便急切地避開别人的诽謗而東去任洛陽縣令了。像這樣的情形,已經發生不止一次了。

屈原曾經作賦說:“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我過去聽說庸和蜀地以南的地區,經常下雨,很少見到太陽,太陽一出來,狗便狂叫不止,我當時認為這樣說有點過分了。六七年前,我被貶來到南方。元和二年的冬天,有幸趕上大雪越過五嶺,覆蓋了南越中的好幾個州。這幾個州中的狗,都倉皇地狂叫着亂咬亂跑,好幾天都是這樣,一直到雪消完後才停止,這樣我才相信以前聽說的蜀犬吠日的事是真的。現在韓愈既然把自己當成蜀地的太陽,而您又想使我成為越地的雪,這樣想難道不是令人難堪嗎?不僅我會感到難堪,您也會受到連累。然而,雪和太陽難道有什麼過錯嗎?狂咬亂叫的隻是那些狗罷了。您揣度一下如今天下不像蜀地的狗那樣亂咬亂叫的能有幾個人?而誰又敢在衆人面前顯露自己,而招惹來喧鬧,叫人怒怪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