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留守兒童和家長千裡之外的傳音, 一段留守兒童的勵志的故事……近日,由内丘縣北嶺中心小學的老師和同學們,自編自導自演的公益微電影《向陽而生》,利用課餘時間正在緊張拍攝中。
自編自導關注留守兒童
該片反映了農村留守兒童居多,缺少了父母的陪伴,但孩子們在互相鼓勵、陪伴,以及教師的鞭策、引導、關愛下依然向陽而生。 劇情梗概:上課鈴響,同學們已提前進入教室,等待老師上課。左老師讓同學寫作文——我的理想,發現小娜這幾天上課老走神,一問才知道是她的爸爸媽媽八九個月沒有回家,心中思念。
之後,在學校的每個地方,每個場所都留下了小娜和她老師、同學的身影,小娜開始寫日記,跟她的爸爸媽媽"千裡傳音",跟她的爺爺奶奶共同學習,因為成績優異,小娜還當上了班長。
最後老師問小娜的理想是什麼,她終于說出自己的理想就是當一名醫生,把媽媽的眼睛治好,讓爸爸生活的更好,您在外面一定要注意保重身體。“等我長大後……”
給與孩子們更多關愛
因為缺少父母的陪伴,以及生活在農村帶來的課外活動平台和資源匮乏,不少留守兒童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有些甚至在行為上嚴重叛逆。
《向陽而生》是内丘縣北嶺中心小學拍攝的第二部以留守兒童為體裁的微電影,該影片講述了一名農村的留守兒童自立、自強、陽光向上的事迹,以寫實性的方式紀錄該校學生韓安娜生活學習的點滴,由最初思念在外打工的父母,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并樹立了長大成為一名醫生的理想。生活中,年幼的她自己做飯洗衣,照顧上幼兒園的妹妹,幫助年邁的爺爺奶奶喂豬喂雞,是懂事的好孩子;在學校,學習努力,成績優異。樂觀自信,表現積極,是一名老師和學生們喜歡的班幹部。
該校老師表示,為留守兒童拍攝微電影,目的是引起社會關注,然後是增加孩子們校園生活的樂趣,學生通過拍攝觀看微電影,更容易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苦衷。(邢台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冀文龍 通訊員 崔城 劉繼東 文/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