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第一天,起床洗漱早餐後,第一件事就是完成第二單元自願練習,因為國慶節後就考這個單元,而這其實是考前的小模拟。
孩子的學習一向還穩,我們也一直是這樣的複習方法,所以我很放心,看了一下時間,就坐在孩子旁邊看自己的書。
第一張孩子做得很快,我就拿過來看了看,哼,第一項看拼音寫詞語裡居然寫錯了一個字——松柏,柏字的右邊多了一橫,這小子!我明明記得剛剛在課上聽寫過,他沒錯啊!口說無憑,翻一下他的聽寫本,嗯,的确沒錯啊!
我一邊看着就在想:
為什麼會錯呢?
一般來說,剛學的時候如果出錯,後面就會經常錯,掌握不穩定。但是初學的時候沒錯啊,為什麼後面還出錯呢?
有些字的記憶,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一些規律和方法,比如根據偏旁部首啊,根據字意啊,結合形聲字的造字法啊……但這個字,還真不好說。柏是一種樹,左邊是木字旁沒錯,右邊是表聲的,百和白都是bai的音,還真不好區分!
一時之間,我也束手無策,隻好讓他認真改了3遍,囑咐他記住。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查了一下,原來以前是有這個字的,和柏字通用(嗯,原諒孩子一下下!看來前人也在這個字上糾結過啊。)
過了幾天,其實是玩了幾天——這幾天确實是玩兒,什麼都沒幹,沒看書,沒聽故事,沒彈琴,更沒寫字,仔細想想,也許這是他後面聽寫錯了這麼多的原因之一吧——不用腦,所以智商下降了。
10月7号,再次複習功課,準備上學後的檢測。
先複習字詞。第一個聽寫的就是這個詞。我的天哪,他還錯!錯一個也就罷了,後面我聽的書後詞語表,和課文中的生字詞,居然錯了6個!有的壓根想不起來,有的添一筆,有的寫成同音字。
Why?
我無語問蒼天。因為他還從來沒有字詞錯過這麼多呢!而且這幾個詞都是課上老師聽寫過的!當時都沒錯。
我感歎:不複習不行啊!幸虧複習了,要不然天真地以為孩子都會(作業都沒錯),一考試可就瞎了!
廢話少說,先找出錯在哪裡。讓他自己說一說。
然後改錯。每個詞改一行。
接着我讓他回憶,錯的是哪幾個詞,默記一遍。
最後要求,明天早上起來等公交車的時候,我們一起再想一下這幾個詞。
這件事給我敲了一個警鐘。
一、為什麼會錯這麼多詞語?原因一,人的記憶曲線。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人就是會遺忘的。
遺忘對于學習來說,當然不好,但是人之所以會遺忘,也是有好處的。
所以,淡定哈~~~咱們既要尊重規律,又得努力克服遺忘給我們帶來的負面影響。
原因二,學得越來越多,就越容易混淆。剛開始學的時候,沒有可混淆的地方——一共才學那幾個字。學得字多了,同音的、形近的、筆畫差不多的、說不上來哪裡像反正就是容易混的,還有明明會寫但是一寫詞一造句就不知道是哪個字的……
原因三,幾天沒動筆,少用腦。一放假,就光顧着玩了。一玩起來,就什麼都忘了。再加上幾天沒上學,沒有約束,不讀書不寫字,大腦的運轉降速了。
關于這一點,有過專家和調查——《拒絕Summer slide暑期滑坡!暑假不計劃,開學差距大!》。
還有一篇文章《科學家證明:放假兩周,智商下降20點!假期過後,感覺智商需要充值了嗎?》
長期從事智力研究的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的臨床心理學教授 Siegfried Lehrl 表示,大腦長期不進行複雜運算,大腦供氧就會降低,神經元變得更不活躍,前額葉會開始變小縮水。
Lehrl 認為,長期不動腦的話,神經元的軸突和樹突就會萎縮,“14天的全身心的放假可以讓你的智商下降20點,讓你從一個優秀學生堕落成一個平平無奇的學生。此外,你的語言能力也會下降。”
▲從左到右——神經元的生長。
二、怎麼辦?第一,接受客觀事實。人就是會遺忘的,沒有人可以例外。但是經常用腦,經常鍛煉,可以提高記憶力,減少遺忘的頻率和内容。
第二,克服盲目樂觀。像我這樣,看到孩子平時作業沒問題,就覺得沒問題,屬于盲目樂觀。
作業反應的,是當時的學習狀态,但是世界是變化的,時間的流逝,新的内容湧入大腦,可能會影響到掌握的知識。
第三,定期複習。複習必不可少,這沒什麼好說的。
第四,不能長期不用腦。在放假的時候,絕不能放任自流。休息玩耍的同時,也别忘了讀讀書、寫寫字,讓大腦始終處于運轉,而不是停滞的狀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