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賢豐年輕時候就有着那麼一種沖勁,那麼一種闖勁,憑着木工一技傍身,帶着幾個人開始了創業之路。靠着踏實肯幹的工作态度和誠信為本的準則,沒過幾年他就在章丘城區裝修裝飾行業内站穩了腳,公司的規模也發展得越來越大。
悠悠桑梓情,拳拳赤子心。張賢豐自己創業的同時,也時刻沒有忘記家鄉的發展。看到周邊鄉村的快速發展,再看到家鄉發展相對落後的局面,張賢豐的心裡很是着急,毅然決定返回家鄉和鄉親們共建美好家鄉。
2020年5月,張賢豐通過補選被選為龍華村黨支部委員,分管組織調解工作。2021年5月,張賢豐又通過村兩委換屆當選龍華村黨總支書記、村主任。
“發揮好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為鄉村振興提供組織保證”
從一名個體老闆變成一名村黨組織書記,這種突然間的身份轉換,對張賢豐無疑是一種挑戰。雖說在擔任村黨組織書記前他已經有了一定的思想準備,但是當張賢豐真正回歸龍華村以後,還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接踵而來。村集體沒有收入還背負着幾十萬的欠債,曆史遺留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村裡人心渙散,這些問題都擺在了張賢豐帶領的新任村集體班子面前。
這些問題怎麼才能解決?幹事創業的氛圍怎麼才能凝聚?家鄉今後該怎麼發展?面對村集體發展的重重問題村民的種種質疑,張賢豐猶豫過,彷徨過,但還是選擇了咬牙堅持下來。
不懂就要問,張賢豐拿出來學生時代的那股鑽勁,向祖營塢管理區領導班子請教,向工作幹得好的其他村集體取經,向上一任村集體班子了解情況,他像一塊海綿一樣不斷汲取知識,充實着自己。從抓黨建引領,到村集體增收,從矛盾糾紛的處理,再到曆史遺留難題的解決,張賢豐在開展鄉村振興探索的路上也漸漸地理順了自己的發展思路:鄉村振興謀發展,強基固本是關鍵。
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在龍華村通往鄉村振興的路上,最先要解決的就是黨組織建設的問題。張賢豐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狠抓黨組織建設,嚴格落實三會一課、每月主題黨日和陽光議事制度,強化黨員學習,提升黨員意識,不斷增強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戰鬥力。
凡事黨員當先鋒、做模範,張賢豐發動黨員和7個小組長積極參與村裡大情小事,慢慢地村裡的一大批有志青年也積極向黨組織靠攏。老黨員帶頭上陣,入黨積極分子一呼百應,無論是在稭稈禁燒的地頭,還是山裡防火的崗哨,無論是環境整治的街巷,還是在疫情防控的站點,到處都有志願者的身影。由于村黨組織作風的轉變,龍華村面貌煥然一新,廣大村民也看到了發展的希望。
“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三變”改革讓張賢豐找到了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新路子。為了盤活龍華村的土地、荒山、塘壩等各種資源,張賢豐在村裡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并挨家逐戶地上門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2020年8月,村裡500多畝土地實行了集體托管,700多畝土地實行了大戶連片承包管理,龍華村的土地走上了集約化經營的路子,實現了村集體和村民的雙增收。
靠山吃山,山是龍華村的财富,财富到來的同時也有了新的紛争。前些年個别荒山承包出去了,承包費卻收不上來,村幹部連續兩年都隻能靠借錢來支付村民的承包費。張賢豐頂住重重壓力,和前任村幹部一起依法終止荒山承包合同,重新對外招租,成功解決了村集體和村民利益受損的問題。村裡還有幾戶村民因土地承包問題引發了矛盾,張賢豐多次入戶走訪,通過耐心向雙方講解政策、說明法理、調解疏導,最後雙方終于握手言和。
水是龍華村的最美資源,但穿村而過的小河由于年久失修,河道淤積,甚至變成了偷倒建築和生活垃圾的垃圾場,周邊民衆有着非常大的怨言。有問題就解決,張賢豐及時聯系承包人确認承包責任,協調承包人沿河岸拉網安監控,并由村集體出資清理河面,使村裡的小塘壩、小河得到了有效治理。小塘壩、小河周邊幹淨,水波粼粼,銀鱗雀躍,岸邊綠樹紅花,赢得了村民的一緻好評。
2022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村居發展的節奏。為了方便村民接種疫苗,張賢豐開着自己的面包車,親自上門接送老人、孩子和那些行動不便的人,保證了村民的疫苗接種率。在疫情嚴重後,張賢豐又帶着黨員、志願者24小時晝夜堅守在村居疫情防控檢查點,為龍華村築起阻擊疫情的銅牆鐵壁。張賢豐還組織村兩委為村民免費發放口罩共計三萬多隻,并提醒他們加強疫情防控,力求讓每個村民養成戴口罩的習慣。
連日的奔波和忙碌工作所帶來的勞累,讓他人黑了瘦了,媳婦看得心疼得直掉眼淚,多次勸他休息幾天,順便去看看小孫女。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他又何嘗不想多陪陪家人,孫女從出生到現在快一歲了,自己陪在身邊的時間卻還不足五天。每到此時,他隻能沖媳婦歉意一笑,現在疫情防控正處于關鍵階段,龍華村的百姓更需要他這樣的當家人。
“我們将繼續以支部為核心,以村民為主體,以創新謀發展,以共享促和諧,讓村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談起龍華村将來的發展時,有光彩在張賢豐的眼中閃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