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27 15:19:13


因疫情開始在家辦公的你有沒有一個感覺,起床好難?起了床書房坐在好累,來到次卧發現工作不能專心,來到餐廳發現網都沒有了?還能不能好好SOHO,好好感受一下自由職業怎麼這麼難?其實這兩年除了手機5G之外,WiFi 6也一樣很火。如果家裡路由器無法滿足全覆蓋的話,可以考慮多台路由設備協同工作來實現,但這有點麻煩弄不好還會添堵。而最簡單有效的解決方案是Mesh:将路由分布組網實現無縫漫遊,同一SSID網名和密碼,讓你可以抱着設備在全屋遊走,實現不同節點的自動切換。相互接力選用最強信号。

這裡和大家分享華碩最新推出的WIFI6靈耀mesh路由AX6600,除了不錯的顔值外,靈耀路由AX6600搭載了博通處理器,配合智能聯網功能,小白用戶都可以輕松擺弄配置。使用時,隻需設好主路由,另一個就會自動識别連接主路由,組成Mesh網絡。而且對于高階用戶來講,2.5GbE端口的加入,可以滿足用戶的高速讀取的需求。當然靈耀路由AX6600也可與其他華碩路由實現AiMesh無縫漫遊。這裡也和大家分享一款支持WiFi6的靈耀mesh路由AX6600表現如何?以及能為原有的網絡覆蓋帶來怎麼樣的變化?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1


外觀展示


包裝方面華碩WIFI6靈耀路由AX6600采用了灰色的外觀設計,這是一個兩台的套裝。相信後面應該會有單台包裝的售賣。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2

産品覆蓋面積可達510平方米,日常對于大戶型或者别墅用戶應該是非常合适的。當然也可以用來解決家裡因戶型結構複雜,承重牆多導緻的信号死角的問題。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3

包裝一側是産品參數介紹:華碩WIFI6靈耀路由AX6600采用了博通四核專業CPU,三頻4 2 2設計,5G-2通道更是采用了WiFi 6制式。另外5G-2通道更是最高可達4808Mbps的高速回程,實現4x4 5Ghz 多通道高速傳輸。另外兩個設備都配置了一個2.5GbE端口,可以實現外網跑滿1000M光纖的帶寬。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4

打開包裝看到兩台圓柱體的AX6600了,這款除了黑色另外也有白色可選。之前也見過天琴座那樣采用扁平設計的Mesh路由,這次感覺華碩WIFI6靈耀路由AX6600整體的商務氣質更濃些,不像是之前RT-ACX92U那麼張揚電競個性。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5

産品附件方面還都是老熟人,兩台路由器主機、電源适配器、一根RJ45網線和說明書、保修卡就是全部附件了。依舊3年質保必須好評。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6

電源适配器依舊是熟悉的華碩産品造型,輸出19V 1.75A。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7

初見靈越AX6600有些熟悉的感覺,和我之前用的ProArt PA90工作站設計有異曲同工之處。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8

産品配色以及設計曲線都十分簡潔,路由器兩側有方便散熱的開孔設計。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9

華碩WIFI6靈耀路由AX6600,主要接口都設計在路由器背後,從左至右依次是DC電源接口、開關、4個LAN/WAN接口。和一個USB3.0擴展接口。其中藍色的LAN/WAN端口為2.5GbE端口,滿足用戶跑滿外網1000M光纖的需求。此外作為節點的端口也可作為LAN口内網使用。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10

2.5G/1G LAN/WAN接口以及USB3.0接口特寫。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11

作為一款Mesh路由來講,華碩WIFI6靈耀路由AX6600,依舊貼心地為用戶提供了USB3.0擴展功能,方便用戶擴展USB存儲設備或者打印機設備等等。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12

路由整體采用橢圓形設計,頂部一周也有開孔設計,除了裝飾,另一個作用是頂部隐藏散熱孔。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13


使用感受


選擇華碩WIFI6靈耀路由AX6600,主要是由于它兩台設備上都各配有一個2.5GbE端口,可以滿足我日常高速讀取傳輸的需求,另外USB3.0擴展功能用起來也是非常方便的。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14

通電後的華碩WIFI6靈耀路由AX6600,正面的華碩logo下面有一個指示燈,日常通過顔色來表示狀态。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15

設置方面:目前華碩搭配的ASUS路由器,這款APP可以方便實現路由設置、管理,還能方便查看當前路由工作狀态。當然,華碩WIFI6靈耀路由AX6600,也可以作為AiMesh路由器,加入之前路由矩陣。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16


ASUS 路由器 APP設置 :


設置方面推薦可以直接使用APP來進行設置吧,操作并不複雜。路由器通電之後就可以進行設置了。整體操作就在APP中可以完成,也不需要去切換路由器網絡。APP可以直接看到範圍内的會自動識别到設備。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17

設置好之後就可以直接通過APP進行管理了,可以看到第一頁會像AiMesh路由器一樣可以看到節點設備。其他設置和華碩路由器一緻。得益于智能聯網(Autolink)在配置好主路由之後作為節點的路由器會自動連接,讓小白用戶也更容易上手。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18

如果說華碩的優勢的話,除了富有科技感的管理界面,就是在APP中也可以進行很多操作:像是對于設備管理、AX模式的開啟、路由器升級等等,都可在APP内完成。當然華碩還為路由提供了更多擴展APP插件,以實現像是手機端AiCloud(私有雲)的備份,更有可以播放存儲設備的APP, 方便手機端使用。這樣的應用場景體驗,可能是很多路器品牌需要學習的。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19


網頁端設置:


一直很喜歡華碩網頁端設置界面布局,每次看都覺得滿高級的UI設計。而且設置方面功能非常豐富,反過來對小白用戶來講需要的功能也都放在顯眼位置非常直觀。像是第一頁就可以查看當前網絡的連接狀态、系統使用情況當前接口情況。作為主路由的一台的WAN口是支持2.5GbE端口速率的,連接狀态也可以在這裡查看。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20

此外在這裡也可以查看連接設備的速率,像是支持WiFi 6的三星Note10這裡就可以查看到速率為1200Mbps,相信今年支持WiFi 6的設備也會越來越多的。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21

在AiMesh管理頁面,也可以查看到當前Mesh路由器狀态、網絡情況。也可以在網頁端添加新的Mesh路由。本身華碩主流路由都支持AiMesh功能了,用來互連再合适不過了。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22

華碩WIFI6靈耀路由AX6600,2台完全一樣,不用區分主路由或節點路由,随意先添加哪一個都可以。在内部LAN中可查看主路由的小型号,兩台路由一台是80結尾,一台是40結尾。作為節點的路由上的2.5G WAN口可以作為LAN使用。我覺得這樣的設計可以方便支持2.5G網絡的NAS使用,像是華芸的不少NAS都是支持的。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23

應用細節方面,我本人強烈推薦:在交換機控制中開啟巨型幀模式,搭配2.5GbE端口可以實現更好高速率的傳輸。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24

另外,華碩WIFI6靈耀路由AX6600,支持雙線路,對于家裡有雙線入戶的朋友還是蠻有用的。可以設置首選WAN、還可以改變首選WAN口為USB或者LAN。當然我覺得是不是有可以把2.5G WAN口留給NAS一類設備用呢?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25

在無線網絡中可以看到,不管是5G-1還是5G-2都有支持WiFi 6模式的選項。5G-2默認作為兩台路由器之間的數據傳輸,所以在AiMesh模式下,在頁面看不到5G-2的SSID和密碼。本身5G-2最高支持4808Mbps的傳輸速度,這樣的設計也是為了滿足用戶日常高速傳輸需求設計的。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26

作為Mesh路由器來講,市面上一般很少有設備是支持USB3.0擴展的。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27

設置十分簡單,重點看你有沒有外網訪問需求,當然需要你有固定IP支持。總的來講,華碩路由器搭配USB3.0作為私有雲存儲時完全夠用的,而且讀寫速度也都很不錯。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28


測試:


信号強度方面,測試環境依舊是我目前居住的房子,三室兩廳兩衛,120平左右。大概房間示意圖如下,房間面積比例和示意圖類似。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29


PC端無線端:


選擇了搭載了intel AX200無線網卡的筆記本。AX200在搭配靈耀路由AX6600時最高可達1.2Gbps的傳輸速率。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30

實際測試信号狀态,制作了圖表給大家參考,分别測試了單台靈耀AX6600的信号強度和兩台靈耀AX6600組AiMesh時的表現。可以看到在橙色是單一AX6600的信号強度曲線,綠色是組AiMesh後的信号覆蓋情況。可以明顯看出,對于之前信号強度弱的C/D兩點,改善還是非常大的。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31


有線測試:


在我看靈耀AX6600這套Mesh組合的最大優勢就是,除了支持最高的AX6600的傳輸速度之外,另外還搭配了2.5GbE端口來應對未來更高傳輸速度的需求,無論是外網還是内網的傳輸。當然我也更期待未來萬兆可以成為标配的一天。可以看到,搭配華碩的XG-C100C萬兆網卡在配合2.5GbE端口後,可以正常在2.5GbE端口下使用的。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32

日常我是把NAS放在主路由位置,畢竟日常NAS運行再安靜,讀寫的時候也會一定有硬盤的噪音的。所以放在客廳就不太會被打擾,而且我是非常追求無線體驗的時候。就像是最早在2.4G網絡的時候我就布局家裡的5G網絡了,再到現在的WiFi 6我也是第一時間升級。這樣NAS在主路由千兆環境下,我把節點路由器放在書房位置。PC主機連接到節點的2.5GbE端口,可以看到在2.5Gbps速度下從NAS拷貝資料的讀寫速度,都跑滿了千兆NAS的極限速度。可見專門用作傳輸的5G-2理論的4808Mbps的WIFI 6速率确實666。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33

用之前安裝了AX200無線網的筆記本,連接到節點路由器後,從NAS拷貝資料。可以看到在連接速度1.2Gbps時讀寫速度如圖。寫入可能掉了點,也是由于網絡連接速度掉了了1.0Gbps導緻的。當然要說的是無線連接時的讀寫速度必然是有一定損失的,但是也已經可以達到千兆有線的标準。讓無線起飛吧,花多錢也就是為了高速高效吧。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34


USB3.0接口擴展測試:


此外還測試了在千兆有線連接時對于USB3.0擴展的讀寫測試,可以看到讀寫均能達到千兆有線時讀取速度為66.5MB/s,而寫入速度為43.6MB/s。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35

搭配 Intel AX200無線網卡在1.2Gbps速度下測試讀寫,發現寫入正常可媲美千兆有線速度達到56.6MB/s,但是讀取速度僅有32.2MB/s。多次測試,沒找到讀取滿的原因。希望有知道的用戶可以分享一下是什麼原因。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36

也會遇到AX200無線網卡在AC模式下運行的情況。這裡也測試AX200無線網卡在連接速度867Mbps時的讀寫如圖。

華碩靈耀路由器和其他系列區别(一個新的WIFI時代來臨)37


總結


實際體驗可以發現華碩華碩WIFI6靈耀路由AX6600的Mesh組合亮點十足,像是博通專業四核處理器,對于最新WiFi 6的支持,高增益全内置六天線,4X4 MU-MIMO以及2.5GbE端口有線接口的加入,都讓這款産品為家裡未來的帶寬升級做足了準備。實際體驗來講,專門用作數據無線回程傳輸的5G-2頻道支持最高的4808Mbps ,從這點上保證了兩台設備間傳輸不受帶寬影響,消除了瓶頸,可以最大限度的提供支持。從測試的信号強度、節點與主路由的連接速率數據上都證明了這點。不過,作為一款WIFI6 mesh新品來講,有幾點我覺得可以升級改進的地方:

1、WAN/LAN口可以自動識别選擇,以解放2.5GbE端口的傳輸性能;

2、内置USB3.0接口的讀寫速度沒有完全釋放出本身性能;

關于ZenWiFi AX6600的選購建議:

1、對于價格不敏感,又對WiFi 6的速度、效率有高要求的用戶;

2、家裡戶型較大大且同時有高NAS需求的用戶,靈耀路由AX6600的2.5GbE端口和搭配WiFi6的高效傳輸可以為用戶在無線連接時體驗有線千兆的傳輸表現,2.5GbE端口也為後期升級1000M寬帶做足準備;

3、對一般或者小白用戶來講,華碩這次帶來的智能聯網(Autolink)功能十分友好,簡潔易用。跳過了一般Mesh組網的繁瑣設置,隻需要設置好主路由之後,另一個會自動鍊接主路由,自動組成mesh(所以就像單體路由一樣簡單)。這個解決了大衆痛點,減少了用戶使用難度,降低了學習成本,杜絕了不會用的尴尬,上手皆可成功搞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