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口罩成了必需品,如今全面複工,大夥更是需要一天超過八小時佩戴口罩。
口罩長時間地覆蓋臉部,在保護我們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副作用。今天就來看看這些“口罩的困擾”該如何解決。
困擾一:皮膚有勒痕口罩過緊,佩戴時間過長,很容易在臉上留下勒痕,要選擇合适的口罩類型和尺寸才行。
選擇适合的口罩類型N95口罩雖然是防護新冠病毒的首選,但其氣密性好,将面部皮膚勒得比較緊,容易造成破損。
如果在超市、交通工具、辦公室、空曠的室外等人群不太密集的場所,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就足夠了。
注意皮膚養護
佩戴口罩前用潤膚乳做好皮膚保濕工作,可以減少口罩與皮膚之間的摩擦。如果臉部已經有破損,最好貼創可貼以免二次損傷,發生感染。
一般口罩都有S、M、L三個尺寸,可以結合自身情況選擇合适的口罩尺寸。
在佩戴口罩前,要調整好口罩的松緊。如果挂耳繩的壓力導緻耳後疼痛,可以選擇頭戴式口罩,或者巧妙地選擇一些小工具來幫助緩解。
王女士最近發現自己臉頰突然長了許多小疹子,又紅又腫又癢。白天上班時難受不說,晚上脫了口罩後忍不住抓撓,使得症狀愈發嚴重,這才去醫院皮膚科就診。
醫生看過後診斷為接觸過敏,王女士本身就是敏感肌,戴口罩更是加重了皮膚問題,出現了紅斑、腫脹、丘疹。
醫生還介紹說其實最近不少人來就診都是這種情況,有些人本身就對口罩材質過敏,還有一些人是因為不合格的口罩材料刺激導緻皮膚不适。
如果出現佩戴口罩過敏的現象,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法緩解。
定時摘下或更換口罩在居家、通風良好或人員密度低的場所,可以選擇暫時摘下口罩,讓面部皮膚透透氣。
此外,口罩内層的吸水層長時間使用吸水能力就會降低,使得面部潮濕悶熱,要及時更換口罩。
适當冷敷緩解,嚴重情況就醫如果戴口罩後出現輕微的瘙癢和泛紅的情況,可以适當進行冷敷緩解。
如果是癢得比較明顯的,要到醫院去診治,遵照醫囑進行外塗抗過敏乳膏或是進行其他的治療。
避開過敏材質
過敏後及時更換其他材質的口罩,同時要注意在正規渠道購買口罩,以免買到假冒僞劣産品。
合理使用化妝品
這段時間還是建議不要在戴口罩區域化妝,并且要避免使用油膩厚重的護膚品以及刺激性大的潔面産品。
困擾三:“口罩痘”在疫情防控期間大家每天戴口罩,面部形成了相對封閉的環境,皮膚潮濕造成細菌滋生,會引起痘痘産生。
如果皮膚本身已經有痘痘,長期戴口罩使得水分都不能蒸發,毛囊裡面的細菌就很容易繁殖增多,讓痘痘發生“大爆發”。
對此,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劉潔教授表示,要面部清潔和生活習慣雙管齊下。
面部清潔
首先要注意面部清潔,如果化妝或者塗防曬霜的話,回家後要先卸妝,選擇适合膚質的洗面奶在面部揉搓清潔,然後用清水清洗幹淨。
飲食清淡、生活規律
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少吃甜食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飲食、睡眠要保持比較好的節律。
已經形成的痘痘千萬不要擠
如果發現痘痘已經出現了“白頭”,千萬不要動手擠,十分容易感染。建議大家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
最近一個朋友就抱怨說,上班的時候一直帶着口罩,感覺說話急了就喘氣、難受,一整天都感覺胸口悶悶的,腦子有點缺氧,頭暈。
其實這就是因為部分口罩的密閉性功能比較強,特别是像N95類的口罩,長時間佩戴後引起的憋氣、呼吸不暢,導緻缺氧引起的症狀。
其實普通人群可以在不同使用場景使用不同口罩。日常生活一次性的外科口罩或者一次性的護理口罩就夠了。
對于 N95 類口罩明顯感覺到呼吸受阻的時候,說明你需要更換口罩了!
但憋氣、頭暈、胸悶等症狀通過摘除口罩不緩解,最好及時就診查明原因。
随着國内新冠疫情趨于平緩,很多人已經按捺不住摘掉口罩的心了,前段時間口罩還要戴多久都上了熱搜。
但小妙想跟大家說“口罩小困擾”可以緩解,戴口罩需要堅持到戰疫的最後一刻,現在千萬不能放松警惕!
疫情當前,不同場景應佩戴什麼口罩?一次性口罩能隔離病毒嗎?
為何會口臭?6個緻臭根源,不能單靠口腔清潔!教你正确消滅口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