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元曲四大家山西

元曲四大家山西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02:53:15

元曲四大家山西(元曲四大家三個山西人)1

山西“戲窩子”,可不是白叫的,曾經的三晉大地,是中國戲曲的搖籃。

早在北宋年間,山西南部已有了萌芽狀态的戲劇藝術,如滑稽戲、歌舞戲、百戲技藝、傀儡戲、影戲等 ,均在民間廣為流行。

當時的澤州(今山西晉城)曾出過一位有文化的說唱藝人孔三傳,他在唐宋大曲和鼓子詞一類單宮調說唱的基礎上,首創“諸宮調”說唱藝術,采用傳奇、靈怪故事,編演諸宮調說唱本,在卞京瓦舍中獻藝,曾經名噪一時。為元雜劇的形成,創造了更成熟的條件。

元曲四大家山西(元曲四大家三個山西人)2

元蒙貴族滅金後的八十多年,廢除了科舉制度,文人的地位一落千丈,降到了“八娼九儒十丐”的地步。

大批中下層知識分子沒有出路,一部分文人為了謀生,便與民間藝人一起成立了戲曲、曲藝作者的行會組織——書會。

參加書會的作者稱為書會才人,他們在諸宮調和金院本的舞台藝術基礎上,綜合唐宋話本、詞曲歌舞和說唱藝術的經驗,運用代言體,創造性地開拓了一本戲四折、換用四個宮調、敷演一部完整故事的元雜劇形式。

元曲四大家山西(元曲四大家三個山西人)3

位于山西南部的平陽府(今臨汾市)就是産生元雜劇的溫床。

平陽府“東連上黨,面臨黃河,南通卞洛,北阻晉陽”,它一向是中原的門戶,曆代政治軍事要地。

宋元時期,這裡城市經濟發達。這一帶又盛産上品白麻紙,雕版印刷業十分興旺。元朝初年,這裡集中了一批人才編輯經史,所印大量圖書,号稱“平水版”。

與詩詞戲曲有關的新刊《平水韻》書,就是在這裡編印的。這裡一度文士荟萃,優伶輩出,成為産生元雜劇的沃土。

所以,元曲四大家,有三位出生在山西。

關漢卿

(1219-1301年),元代戲劇作家,元代雜劇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齋(一說名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

元曲四大家山西(元曲四大家三個山西人)4

最著名的是《窦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曆史劇,《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他的散曲,内容豐富多彩,格調清新剛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關漢卿塑造的“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珰珰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為人稱,被譽“曲聖”。

白樸

(1226-約1306), 原名恒,字仁甫,後改名樸,字太素,号蘭谷。漢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也有資料顯示可能是山西曲沃縣,在河曲縣為他修有白樸塔。

元曲四大家山西(元曲四大家三個山西人)5

白樸終身未仕,是元代著名的雜劇作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牆頭馬上》、《董秀英花月東牆記》等。

鄭光祖

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即公元1264年) ,字德輝,漢族,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和散曲家,平陽襄陵(今山西臨汾市襄汾縣)人。

元曲四大家山西(元曲四大家三個山西人)6

鄭光祖從小就受到戲劇藝術的熏陶,青年時期置身于雜劇活動,享有盛譽。所作雜劇可考者十八種,現存《周公攝政》、《王粲登樓》、《翰林風月》、《倩女離魂》。

元曲四大家山西(元曲四大家三個山西人)7

想知道還有一個是誰?回複還有誰獲取答案。

元曲四大家山西(元曲四大家三個山西人)8

元曲四大家山西(元曲四大家三個山西人)9

小山征集老照片

在公衆号回複“追憶”

查看詳細内容哦!

山西文博會節目單

【周一】

【拾遺】:尋找遺失在油鹽醬醋茶裡的三晉傳統文化

【遊晉】:遊覽山西大山名川,體悟三晉人文情懷

【周三】

【姿勢】:奇葩知識、三晉民俗,更加了解山西的人文典故

【非遺】:皮影糖人和剪紙,敲鑼打鼓與傳說,音頻、視頻、圖片、文字,全方位展現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産

【周五】

【老字号】:一同尋找太原府的老字号,重拾曾經的那份老記憶

【晉味道】:正宗晉風味,口口品美食,山西特色小吃一網打盡

元曲四大家山西(元曲四大家三個山西人)10

元曲四大家山西(元曲四大家三個山西人)1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