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杠杆關鍵環節在哪裡?金融部門去杠杆升級戰的号角已經吹響今年以來近兩周的時間内,央行和銀監會等金融監管部門針對同業業務、表外業務、債券交易等發出多個重磅政策,均旨在遏制金融市場高杠杆和防範金融風險,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金融杠杆關鍵環節在哪裡?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金融部門去杠杆升級戰的号角已經吹響。今年以來近兩周的時間内,央行和銀監會等金融監管部門針對同業業務、表外業務、債券交易等發出多個重磅政策,均旨在遏制金融市場高杠杆和防範金融風險。
業内人士表示,2018年金融體系去杠杆将進一步推進,監管規範和制度完善的重點仍然是遏制金融空轉、堵住影子銀行風險口子等,并進一步夯實去年政策的基礎,防止違規業務死灰複燃。
同業業務在過去兩三年成為監管套利以及推升金融體系杠杆水平的重要工具。去年相關政策已經收緊,最近監管力度再次加大。銀監會1月5日下發的《商業銀行大額風險暴露管理辦法》規定,對于同業客戶,按照巴塞爾委員會監管要求,其風險暴露不得超過一級資本的25%;并對同業客戶風險暴露設置了四年過渡期。與此同時,據媒體報道,央行重新設定了2018年同業存單年度備案額度測算公式,即2018年各家銀行的額度将限定在去年9月末總負債的三分之一再減去同業負債後的所得值。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熊啟躍表示,額度管理新政将對部分依賴同業資金程度較高的銀行産生一定影響。
而針對金融部門的另一種加杠杆方式——債券代持,央行、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最近也聯合發布了《關于規範債券市場參與者債券交易業務的通知》。央行表示,随着我國債券市場不斷發展,部分逐利動機較強、内控薄弱的市場參與者,在場内、場外以各種形式直接或變相加杠杆博取高收益。同時,還有市場參與者采用“代持”等違規交易安排,規避内控風控機制和資本占用等監管要求、放大交易杠杆,引發交易糾紛。《通知》要求市場參與者根據審慎展業的原則,合理控制自身債券交易杠杆比率。《通知》将債券交易的杠杆比率主要作為監測整體杠杆的觀測指标,要求市場參與者的債券交易杠杆比率超過一定水平時向相關金融監管部門報告。
另外,保監會最近也發布《保險資金設立股權投資計劃有關事項的通知》,重點在于切實防範保險資金以通道、嵌套、名股實債等方式開展股權投資計劃業務,進一步體現保監會一直以來堅持去杠杆、去嵌套、去通道的政策導向。而銀監會6日發布的《商業銀行委托貸款管理辦法》,也将監管大棒揮向了淪為影子銀行通道的委托貸款業務。
在“防風險”的監管基調下,自去年起金融部門去杠杆政策密集發布,高杠杆亂象初步得到遏制。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1月,商業銀行同業資産、同業負債自2010年以來首次收縮,其餘額分别比年初減少2.8萬億元和8306億元;2017年前11個月同業理财累計淨減3萬億元,理财中的委外投資較年初減少5888億元。與此同時,2017年以來代表金融體系流動性的M2增速持續低位運行。
“金融部門加杠杆主要是通過開展表外業務、理财業務、同業業務、委外業務、通道業務、代持業務等多種渠道,其中不少資金在空轉、在套利,并導緻潛在的系統性風險上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