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3年,文藝界訃聞不斷。
繼《一個月來,中國電影痛失四位功勳藝術家》後,1月上旬剛過,我們又陸續失去四位來自上海或紮根上海的藝術家。滑稽名家李青、編劇黃允、電影專家馬修雯、配音藝術家蘇秀先後辭世,曲藝、影視、配音行業遭受沉痛打擊。
四位老者均是各自領域的領軍人物,深受後輩愛戴。他們用一生踐行藝術真理,為行業的發展和繁榮做出了突出貢獻。
滑稽名家李青
1月2日淩晨1點25分,著名“雙字輩”滑稽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滑稽戲上海市代表性傳承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獨腳戲上海市代表性傳承人李青,在上海因病逝世,享年91歲。
李青從藝七十二載,将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滑稽戲。1951年,李青跟随張利音學藝,後拜姚慕雙、周柏春為師。當時的上海滑稽戲,是與北方的相聲分庭抗禮的地方曲藝,姚慕雙、周柏春都是滑稽表演大師。二人收了近三十位徒弟,遂有了遠近聞名的“雙字輩”。
李青正是“雙字輩”藝人中的一員。他聲音洪亮,表演誇張有緻,靈活敏捷,擅長扮演各類穿針引線的人物,對喜劇效果的拿捏十分到位。
1984年,李青曾參演影片《阿混新傳》,扮演不怒自威的一廠之長杜孟雄,與嚴順開飾演的兒子鬧出不少“人間喜劇”。《阿混新傳》一度成為國内喜劇電影的标杆。
上世紀80年代,李青在機緣巧合下與同門師兄童雙春合作,意外收獲熱烈反響。兩人遂組成“青春組合”,一胖一瘦,一諧一正,相得益彰。兩人成為滬上家喻戶曉的藝術搭檔,奉獻了《假醫生請真醫生》《王老虎搶親》《出色的答案》《性命交關》《路燈下的寶貝》等衆多經典作品。比之天上一夜好月,與得火候一杯好茶,給觀衆帶來無盡歡樂。
李青一生心系舞台,挂念滑稽事業的發展。他愛護滑稽,更重視傳承,努力提攜有潛質的晚輩。即使到了晚年,每逢團裡籌備新戲,他都精神矍铄地到現場觀摩,參與研讨。
如今,王雙慶、吳雙藝、翁雙傑、童雙春、李青等五位“雙字輩”滑稽名家已相繼離世,一個上海滑稽的輝煌時代,就此畫上句号。
女性主義編劇黃允
1月6日14時59分,國家一級編劇、上海市文聯榮譽委員黃允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逝世,享年90歲。
黃允從小學時就愛上了寫作,大學時自修中文系課程,一直懷揣寫長篇小說的文學夢,但種種原因未能如願。1953年,21歲的她進入上海人民廣播電台任編輯;1958年進入上海電視台,曆任編輯、記者、編劇。
得益于改革開放後電視事業日漸繁榮,加上一直在廣電系統工作,黃允對聲音、影像耳濡目染,她意識到文字似乎還不足以表達自我。與電視劇相遇後,她才感覺真正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文學寫作樣式。
過了不惑之年,黃允才迎來真正意義上的文學事業起點。
1979年起,黃允開始專業從事電視劇創作。早期作品多描畫平凡英雄的不凡事迹,《永不凋謝的紅花》(1979)《你是共産黨員嗎》(1981)《奮飛》(1983)等劇作受到人民群衆的歡迎,劇本《你是共産黨員嗎》獲1981年全國優秀電視劇飛天獎。
随後,黃允的個人風格逐漸形成,多以女性為主體,設置引起共鳴的情感議題,角度多從家庭輻射社會。這或許與她個人成長經曆有關:生于重男輕女的家庭,十幾歲便離家,開始獨自奮鬥。
如《故土》描繪了四個年輕人的愛情糾葛和愛國情懷,在當時的文藝界引發極大争論,作品獲1984年飛天獎、上海市文聯優秀電視劇創作獎;《她在人流中》藝術地再現了女主人公的生活和情感曆程,獲得1987年飛天獎。
上世紀90年代初期,黃允對女性形象的塑造愈發娴熟,并将更多關于女性的思考融入創作,入情入理,入筋入骨。
《結婚一年間》塑造了“受難式奉獻者”邱茹雲,批判了女性“麻木地過聖潔的生活,無怨無悔地奉行順從婦道”的現象。作品獲得1989年飛天獎、全國首屆電影制片廠銀屏獎單本劇一等獎、最佳編劇獎。
1991年,黃允編劇的《上海一家人》播出,萬人空巷,之後各家電視台多次重播,這部劇先後獲得了飛天獎、金鷹獎、上海第二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美國優秀華語節目獎等各類大獎,劇本的手稿被中國現代文學館收藏。劇中女主角若男從逃難被收養的女兒家成長為女企業家,“中國式阿信”的女性勵志故事不僅牽動了觀衆情腸,上海街頭還一度流行過“若男發型”。
黃允對女性的命運、心靈、價值觀和幸福觀十分關注。她希望自己的電視劇作能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把人人都能見到、聽到,或者親身經曆過,或者潛意識中存在過,卻又沒有在意的東西提煉出來,再通過電視熒屏展現在人們面前,使人們産生聯想、感悟,産生激動、共鳴,重新審視自己。這也是她畢生的藝術追求。
電影教育家馬修雯
1月7日14時35分,著名學者、教育家、電影藝術家、北京電影學院副教授馬修雯因病逝世,享年80歲。
1942年,馬修雯生于上海,從小就喜歡電影,但遭到家人強烈反對,20歲時隻好獨自前往北京求學。1966年,馬修雯從北京師範學院(現為首都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但她始終沒有放棄電影夢,一直緻力于電影研究。
1987年,馬修雯調往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任教,編寫并出版過《外國文學史》(古典部分),撰寫了《關于希臘文學與今天藝術的關系》等論文。《外國文學史》《中外戲劇史》《電影劇作結構》《動畫電影劇作》《經典影視作品鑒賞》等也都是馬修雯在學院裡的熱門課程。
馬修雯活躍于影視藝術創作的台前幕後,參與過多部話劇、電視劇的創作和導演工作。在北電任教的十六年裡,馬修雯用熱情引領着學生探索影視藝術的美妙。賈樟柯、萬瑪才旦、柳雲龍等都曾是她的學生。
馬修雯(右二)與學生們
她常在專業上為學生保駕護航。北電導演系教授章明回憶,在籌備《為了聚會的告别》(1992)時曾請馬修雯幫忙,一起去中科院談合作,“馬老師是個很容易和别人熟悉起來的人。”
2002年,馬修雯策劃、萬瑪才旦自編自導的民族題材電影《靜靜的嘛呢石》驚豔衆人,影片圍繞一個小喇嘛展開故事,填補了民族題材電影的空缺。這部影片獲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第13屆大學生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獎、第10屆韓國釜山國際電影“新潮流”特别獎等衆多獎項。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于中外文學、電影藝術方面造詣深厚的馬修雯,治學嚴謹,熱愛教育事業,為行業培養了無數電影人才,她将永遠活在廣大電影學子心中。
配音藝術家蘇秀
1月7日19時26分,中國第一代配音表演藝術家、譯制片導演蘇秀因病去世,享年97歲。
蘇秀生于長春,長于哈爾濱,求學于北京和天津,卻紮根在了上海。1950年起,她先後擔任上海電影制片廠翻譯片組、上海電影譯制廠(以下簡稱“上譯廠”)配音演員和譯制導演。
蘇秀的音色具有極強的個人特色,理論上并不符合配音表演“千人千聲”的原則,但她的配音非但沒破壞原來的人物塑造,反而為人物增添了新的厚度。如1987年在内地上映的《尼羅河上的慘案》譯制版中,蘇秀為風月小說家奧特伯恩太太配音,她将角色的怪異推向極緻,令人印象深刻。
這與她深厚的台詞功底和藝術造詣有關。蘇秀曾在回憶錄《我的配音生涯》中詳細論述過自己關于配音台詞的見解。急徐輕重,吞吐抑揚,容不得半點馬虎,如“《虎口脫險》是鬧劇,情節荒誕,人物誇張,讀詞也要與原片誇張的分寸相吻合,而且演員的感情也同樣要真誠,決不能去表演滑稽;《遠山的呼喚》像小橋流水,溫馨,隽永,讀詞應該像耳邊絮語令人感到親切……”
正是由于對配音藝術細微深刻的鑽研,蘇秀用聲音塑造了不計其數的經典形象,還以出衆的才華執導了一百多部譯制影片。配音導演代表作《天書奇譚》《天鵝湖》《虎口脫險》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陪伴了幾代人的成長。
譯制片給中國老百姓打開了一扇窗,使中國老百姓能夠看到全世界。蘇秀見證了上譯廠的輝煌年代,也見證了我國譯制片引進、發展的全過程。2018年9月,蘇秀被法國政府授予“法國藝術與文學軍官勳章”。
多年的配音和導演生涯,對蘇秀而言,每部片子都是一片新天地,“每部作品,都是藝術家一個銀色的夢,我在其中遨遊,從未感到厭倦。”她的聲音陪伴和影響了幾代人,她的聲音将随着經典譯制片一起,被觀衆銘記。
【文/時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