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基本常識?大家好,我是格格巫,下面給大家分享的是一些攝影專業術語,希望可以幫到大家,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攝影基本常識?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大家好,我是格格巫,下面給大家分享的是一些攝影專業術語,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快門:主要用于控制曝光時間的長短,快門一般分快門為高速快門和慢門。快門速度越快,畫面就會越暗,快門速度越慢,畫面就越亮。
景深:簡單來說景深就是指畫面中,由清晰到模糊的距離,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光圈越大,景深越小。還有鏡頭焦距也會影響照片的景深,鏡頭焦距越長,景深就會越小。
焦距:焦距用mm來表示,通常标注在鏡頭的前面,例如:50mm/24-70mm等一個數字表示隻有一個焦距,兩個數字則表示可變換焦距。
光圈:光圈由“F”表示,是用來控制鏡頭通光量的裝置,開大一檔的光圈,進入相機的光量就會加倍,縮小一檔光圈進光量量将減半。
ISO:ISO感光度,簡單來說就是感光元件對光的敏感程度。感光度越高,感光元件對光線就越敏感,曝光量越多。感光度越高,曝光量越多,畫面越亮。反之,感光度越低,畫面就越暗。
相機拍攝模式:相機的功能轉盤中常見的有Auto全自動檔、程序曝光模式(P)、光圈優先模式(Av或A)、快門優先模式(Tv或S) 、B門、手動曝光模式(M)、以及其他情景模式等。學攝影常用拍攝模式通常為:手動模式/光圈優先/快門優先。
全畫幅/半畫幅:主要是感光元件的尺寸不同:全畫幅的感光元件尺寸為36*24mm,半畫幅相機的尺寸為22.7*15.5mm機身大小不同:由于感光元件的尺寸不同,一般情況下,全畫幅相機要比半畫幅相機更大。
照片格式JPG/RAW:根據拍攝的照片的用途及後期處理的要求,單反提供了兩種照片格式:RAW和JPEG。
RAW格式:可以完好保留拍攝參數,包括曝光、色彩、陰影和高光等細節保留,雖然RAW格式的直出照片的美感不明顯,但後期空間大;
JPEG格式:常用的文件存儲格式,文件小,但壓縮率較高不适合做攝影後期.
色溫:色溫通常用k來表示。色溫主要用來調節照片的顔色,一般自然光的色溫會在4500K左右,數值越高照片越冷,數值越低照片就會越暖。
EV:EV就是相機的曝光指數。曝光量是通過不同快門和光圈進行組合的,不同的組合其所達到的曝光量是相同的。
曝光:曝光就是指“照片的亮度”我們需要去調節相機的參數從而控制照片的曝光,主要調整快門、光圈、感光度、曝光補償。
B門:當我們按下快門按鈕/快門線時,相機上會出現B,這時快門會保持時刻打開的狀态,相機也會有B模式。B門拍攝使必須會用到三腳架。一般在晚上拍夜景、拍星空使用的比較多。
AEL:指自動曝光控制鎖,依靠自動曝光鎖功能,對與需要正确曝光部分,就比如人的面部進行點測光,半按快門後确定曝光和對焦,同時再按下相機上的曝光鎖定鍵後,相機就會鎖定曝光.
強光:例如在正午12點時的光線。強光下一般拍攝的照片人臉會有很重的陰影,過度不明顯不适合拍攝。
柔光:散射光的光線,如陰天或者陰影的地方是屬于柔光,這種類型的光能夠産生柔和的陰影,臉部不會有陰影。
主光:是指照片的主光源,可能是日光/影棚主燈光。路燈下/反光闆都可以作為主要光源。
補光:是僅次于主燈的光源。它主要用于将陰影填充它可以通過使用閃光燈,反光闆等。
環境光:是指場景中發生的光源,不添加任何閃光燈或光線調節器。光源有可能是日光/燈光或人造光。
反光闆:用于反射光線的設備可以給拍攝主體補光
閃光燈:一般相機會自帶閃光燈。
照明比率:主光和輔光的強度(亮度)之間的比例,是拍攝對象臉部的亮影和陰影邊的差異。
照明模式:這是光線直射在拍攝對象臉部的方式。這樣面部就會有特定的光影模式。
快速鏡頭:指大光圈鏡頭,例如F1.8或F1.2等
超焦距:拍攝風光時使用,可拍攝最大景深的焦距。
鏡頭光暈:當光源直接照射鏡頭時發生,例如在逆光時拍攝,畫面會出現圓形光暈,會增加照片的氛圍感
快門延遲:如果使用高速快門後,按下快門會立刻記錄拍攝瞬間。如果使用慢門拍攝(例如1/15s)拍攝,快門就會有延遲,反映一段時間才會記錄畫面。
曝光過度:在直方圖右側的圖表下方有高光,白色區域沒有細節。
跑焦:拍照時原本的對焦點,改變了原來對焦的位置。畫面出現模糊,不清楚的狀态就會被稱為跑焦
色差:鏡頭無法将所有顔色聚焦在同一點上。會以彩色條紋的形式出現在圖像中的暗部與亮部相交的區域可以使用PS或者LR調整。
遮光布:一種用于漫射和柔化光線的半透明布料,可以是帶有半透明紗布或反光闆,也可以使電影布。可以做得非常大,放在适當位置,以創造陰影。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以後還有更多分享,一起和我學習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