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八年級上冊語文書所見古詩

八年級上冊語文書所見古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0 17:12:30

八年級上冊語文書所見古詩?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寝,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橫hèng,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shǎo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八年級上冊語文書所見古詩?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八年級上冊語文書所見古詩(記承天寺夜遊北宋)1

八年級上冊語文書所見古詩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寝,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橫hèng,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shǎo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注釋

  1. 選自《蘇轼文集》卷七十一(中華書局1986年版)。承天寺,在今湖北黃岡南。蘇轼(1037-1101),字子瞻,号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寫于作者貶官黃州期間。
  2. 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元豐,宋神宗趙圩年号(1078-1085)。
  3. 念:考慮,想到。
  4. 張懷民:作者的朋友,當時也貶官在黃州。
  5. 相與:共同,一起。
  6. 中庭:院子裡。
  7.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8. 藻、荇:均為水生植物。
  9. 蓋:大概是。
  10. 但:隻是。
  11. 耳:語氣詞,相當于“罷了”。

内容主旨

《記承天寺夜遊》表達的感情是微妙而複雜的,貶谪zhé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都包含在其中。文中對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動形象的描繪,透露出作者在貶谪中随緣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達了作者曠達樂觀的胸懷。

寫作特色

  1. 比喻傳神: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2. 正面側面描寫相結合:“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3. 抓住了瞬間的感受:“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4. 虛實(動靜)結合:把竹柏(實、靜)比作了水中的荇、藻(虛、動)。

譯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開衣服,正打算睡覺,這時月光照進門裡,(十分美好,動人遊興),(于是)我高興地起來走到戶外。想到沒有人和我共同遊樂,于是來到承天寺找張懷民。張懷民也還沒有睡覺,(于是)我們一起在庭院中散步。(第一層點明夜遊的起因與時間,為美好的月色而心動,遂起夜遊之意。)庭院中的月光如積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錯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吧。(第二層寫景,運用比喻的方法描繪庭院月色。)哪一夜沒有月光?哪裡沒竹子和柏樹?隻是缺少像我倆這樣的閑人罷了。(第三層議論抒懷,兩個反問句令人深思,抒發了作者面對月光産生的感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