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胰子
近日逛超市,看到櫃台上琳琅滿目、包裝考究、價格不菲的香皂、洗手液、沐浴乳,令我想起了兒時在鄉下洗臉洗手用過的“豬胰子”。
“豬胰子”像鵝蛋或鴨蛋一樣大小,顔色為乳黃色。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東北農村,這種“豬胰子”特别受農民的青睐,既滑溜、去泥、護膚,又經濟、實惠,因而成為大多數農家的生活必需品。
“豬胰子”制作起來并不複雜。殺年豬時,把長着大腸闆油的豬胰腺取下,這東西呈粉紅色,富含活性成分,可以有效去除皮膚的油漬污垢。
摘下來的豬胰腺不能久放,要在當天或次日剝除外表的油脂,挑去裡面的筋絡,再将其放在石闆上用木棒砸,或者放在案闆上用斧子砸。
待砸成糊狀後,放進盆裡,再用木棍按順時針方向快速攪拌,一邊攪一邊把預先備好的大堿水倒進去。
這樣,越攪越黏、越攪越稠,直到完全攪不動了,停下來用手摳出一小塊,用兩隻手團一團揉成橢圓形或圓形,放在通風幹燥處晾曬個二十天左右,一塊“豬胰子”就做成了。
往往一頭豬的胰腺能制作出多塊“豬胰子”,如果省着點用,一塊可以用上一年。
作為農家自制的“土香皂”,“豬胰子”用起來沒有一點兒香味,有時還會有一點兒異味。不過,用它洗手具有消腫止痛、消炎滅菌、防治皲裂、止屑止癢的功效,不愧為純天然、綠色環保的養膚佳品。
因為家裡窮,買不起香皂或肥皂,隻好用“豬胰子”來代替。但即使是“豬胰子”,在那時也是稀罕物,隻有誰家過年殺豬了,才能有原材料制作“豬胰子”,也才有機會使用。
如今,随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度發達,商品極大豐富,即便是農村人也用上了香皂、洗手液、沐浴乳等清潔護膚用品,土頭土腦的“豬胰子”徹底告别了人們的生活。
然而,在那個物質貧乏、内心豐盈的年代,勞動人民用樸素智慧發明創造的“豬胰子”,卻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記憶中,并時常提醒着我:珍惜生活,勿忘根本。
.
END
統籌: 張 蕾
編輯: 葉樂峰
李雲龍
朗誦: 伯 通
制作:孫小婷
注:本作品圖片來源于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