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和基本農田質量?光明網訊(記者 楊亞楠)2月23日,國新辦就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舉行發布會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吳宏耀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耕地是糧食生産的命根子,18億畝耕地必須實至名歸,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耕地和基本農田質量?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光明網訊(記者 楊亞楠)2月23日,國新辦就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舉行發布會。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吳宏耀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耕地是糧食生産的命根子,18億畝耕地必須實至名歸,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
吳宏耀指出,今年一号文件在耕地建設保護方面着墨較多,出台了一系列“長牙齒”的硬舉措,歸納起來就是“保數量、提質量、管用途、挖潛力”。
保數量,就是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重點就是“三個定”,一是定線。就是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态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的順序,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二是定位。要足額帶位置逐級分解下達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标任務,哪塊地是耕地、哪塊地是永久基本農田都要落到具體的地塊上,要做到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三是定責,由中央和地方簽訂耕地保護目标責任書,并作為剛性指标,實行嚴格考核、一票否決、終身追責。
提質量,就是提高耕地質量。一方面,抓高标準農田建設,今年我們将建設1億畝高标準農田,累計建成高效節水灌溉面積4億畝,同時要加大中低産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的地力等級。二是要抓黑土地的保護,深入推進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實施黑土地保護性耕作8000萬畝。三是加強耕地占補平衡的全程監管,确保補充耕地可以長期穩定利用,真正實現補充耕地的産能與所占耕地相當。
管用途,就是強化耕地的用途管制。一是對耕地轉為建設用地的要嚴格地限制,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嚴厲查處違規違法占用耕地從事非農建設的行為。二是對于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的,要嚴格地管控。三是對于耕地種植用途,要嚴格落實利用的優先序。剛才唐仁健部長已經說了,耕地主要用于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産品以及飼草飼料的生産,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于糧食生産,高标準農田原則全部用于糧食生産。
挖潛力,就是要挖掘潛力增加耕地。要支持将符合條件的鹽堿地等後備資源适度有序地開發為耕地,對于一些具備開發條件的空閑地、廢棄地,可以在保護生态環境的基礎上,探索發展設施農業、破解耕地、光熱等資源的約束。
來源: 光明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