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在華日本人,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日企派到中國分公司的中、高層管理人員,或者經營日料店的大叔。但近些年,一些日本年輕人也将目光投向廣闊的中國市場,在這裡創業逐夢。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一位日本“90後”,名叫山内佑太。他生在東京、長在大阪,來深圳已經4年多了。再過幾個月,他創辦的咨詢公司将迎來一周年紀念日,而他也将迎來30周歲。
山内佑太:為實現三十而立,我選擇在深圳創業
“我最初來中國并不是出于特别的熱愛,我本人其實很宅,幾乎沒有想過創業。選擇留在中國創業的最大理由,就是因為深圳市的營商環境好。”說起自己與中國的故事,29歲的山内佑太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他2018年來深圳留學,之後入職深圳時空壺技術有限公司擔任日本市場負責人,2021年5月辭職創業,成立了深圳深邃(Brandeep)品牌營銷咨詢有限公司。
在深圳時空壺技術有限公司擔任日本市場負責人時期的山内佑太
“深圳有大把的機會,想創業的話有很多公司和人才為你提供幫助,想生産産品馬上就能找到工廠,有完備的供應鍊為制造業提供服務。深圳和香港一江之隔,進出口都很方便,這也是深圳的一大優勢。”山内評價說。近年來,深圳越來越多的走進日本企業和日本人的視野,截至2022年4月,深圳日本商工會網站主頁上公布的會員數量已達到401家。
“住在深圳,你能非常明顯地感覺到時代及潮流的變化,這裡有很多有趣的産品。”山内接着說。現在他的公司主要以生産耳機、掃描儀、掃地機器人等能讓生活更加便利的高科技産品的中國企業為對象,為它們提供在對日本銷售時的市場營銷策劃等咨詢服務。
30歲前我想多試錯
“人們常說出國能拓寬視野,而對我而言,留學真的改變了我的人生,一切都是美麗的緣分。”山内畢業于日本關西外國語大學英語專業,曾在美國和瑞典各交換留學過一年。2015年本科畢業後,他發揮語言能力,從事了2年多的社長秘書工作。但為了尋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和環境,他辭職去東南亞來了一場兩個多月的背包行。旅行最後一站香港,他遇到了一位助他開啟人生新一頁的人。山内回憶道:“我在網上認識了一位在香港的日本老闆,他帶我逛了很多地方,還對我說‘未來的時代是中國的時代,你不會漢語怎麼能行呢’。正是在他的建議之下,2018年我飛到深圳,開始學漢語。”
山内在深圳大學留學的同一時期,深圳時空壺技術有限公司正在研發一款可以進行實時同傳的AI翻譯耳機,希望能找到日本人錄制面向日本市場的産品介紹視頻。機緣巧合下,山内成了這個視頻的主持人。“第一次體驗産品的時候,翻譯準确率真的還不夠高,我甚至有點懷疑它能不能用。但半年後他們再找到我時,用戶體驗大幅提高。”說起當時的感受,山内不禁笑了起來,“這款翻譯耳機将硬件和軟件相結合,叠代進步速度很快。”公司COO向山内發出邀請,希望可以請他幫忙開拓日本市場,“一起跨越語言的障礙”。看到産品質量的提升,同感于COO的志向,山内正式加入時空壺,很快就在日本成立了分公司,出任日本市場負責人。
受疫情影響,本有機會借東京奧運外國人訪日之勢大賣的翻譯耳機,并未收獲預期效果。2021年上半年,山内也逐漸感受到個人發展的瓶頸,為了排解壓力、放空自己,他甚至每天跑步上下班。與此同時,先後有其他中國企業找到山内,希望将面向日本的業務委托給他。“生活和工作中我關注的一直都是日本,難得在深圳生活了3年多,但我對周圍這麼多有趣的産品卻知之甚少,不免覺得有些遺憾。”在這些因素的綜合推動下,山内辭去時空壺的工作,選擇創業。
“至今為止,我的人生基本都是在其他人的影響或建議下走過來的,但過了30歲就不能再這樣了。現在有很多機會擺在我面前,錯過了這輩子我可能也不會再創業了。我不怕失敗,30歲前我想多試錯。”懷着這樣的心情,29歲的山内邁出了人生重要的一步。
給深圳的客戶展示一個良好的日本形象
山内坦言,創業初期,他并沒有非常具體的商業計劃,而且在他看來,創業也隻不過是一種方式和手段,創業本身其實并不是很難。“但是和給企業打工有所不同,繳稅、簽證等事情都得親力親為,我找了專門代理,自己也學習相關知識,中文更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真的太苦太累了。就像‘深圳速度’,這一年我也是邊想邊走,摸着石頭過河。”
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
談到具體業務,在山内看來,日本的産品一般都是在十全十美後再推向市場,而中國的産品很多時候是邊做邊推出,再一點點叠代,這一點是兩國有所不同的地方。此外,深圳很多硬件公司更看重銷量,缺乏針對日本市場的中長期資金和人力投入,品牌意識不強。出于這樣的觀察和分析,山内把表示品牌的“brand”和表示有深度的“deep”兩個單詞相結合,将公司命名為“Brandeep(深邃)”,希望能為中國企業的品牌提升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實不和我合作,中國企業也可以通過亞馬遜、樂天等渠道在日本銷售,但他們不知道如何更好地開展營銷,也不是很關注如何中長期地讓消費者滿意。這些方面正是我最能發揮價值的地方。”山内說。他同時充滿自信,“我希望可以和日本消費者分享真正好的技術和服務,扭轉他們對中國産品的偏見。”
在獲得中國客戶信賴方面,山内有着自己的見解。“在中國待久了,很多人會适應這裡的生活,覺得很多事情在中國就是理所當然的。但對客戶來說,我可能是他們接觸到的第一個日本人。所以在融入中國的同時,我也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保持‘日本’的一面,給他們展示良好的日本人、日本企業的作風和形象。”
播種現在,三十而立
子曰,三十而立。從選擇自立門戶到現在,很快一年就要過去了。現在,即将迎來30歲生日的山内,已經将公司業務基本推上正軌,但也深感單打獨鬥的辛苦和局限性。
最近,山内積極參加各種活動,主動和深圳本地的企業家開展交流,同時也利用小紅書、b站和日本的推特、優兔平台,以圖文和視頻形式介紹自己在深圳的創業故事,尋找能産生共鳴的人。山内将這些努力都稱為“播種”。他希望自己與這些人的美好相遇能轉化為長期信任,進而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組建公司團隊。随着業務的拓展,他還考慮成立香港和日本分公司。
面對未來,山内表現得堅定卻淡然:“我不喜歡抄近路,也不怕慢。多年後再回頭看時,我希望能看到一個不忘初心、不驕不躁、穩步前行的自己,那樣我就很滿足了。”
點評專家:陳言
人民中國雜志社副總編輯
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 執行院長
中國的創新在地域上有着“北京出思路,深圳出産品”的特點。不論是新材料、新經營方式,還是使用通訊信息技術的創新,首先會在北京出現,但這種創新需要深圳等地在制造上的配合才能實現。深圳的制造能力,和迅速通過香港等地向國内外普及産品、服務的能力,是中國其他城市難以比拟的。同時深圳有着巨大的文化包容能力,這使其實現了快速創新和技術的不斷叠代,經濟得以保持高速發展。我想每個來深圳的人,包括日本年輕人在内的外國人,應該也都能感受到這樣的城市魅力。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了幾十年後,中國的産品制造和開發能力逐漸凸顯,用中國産品去開拓日本市場這一種新的反向趨勢開始出現。中國的研發速度比日本快,制造技術比日本精的話,這種趨勢就能夠成為某種大勢。現有的日本企業已很難評價中國的創新能力,而新來乍到的日本年輕人以全新的眼光看中國,能發現新的商機并投入其中,因此今後會有越來越多的日本年輕人加入到深圳的相關商業活動中。
今後的中日經貿關系将不再是技術、資本從一個國家流向另一個國家,另一個國家用勞動成果來交換技術或者支付資本回報的形式,而是越來越多地呈現出“共創”模式。深圳在這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日今後的合作方向。
大/家/都/在/看
上海兩幹部被免職!
網傳“京醫通即将停運”,北京市衛健委回應
谷歌地圖開放俄軍事設施高分辨率衛星圖
(來源:人民中國;作者:金知曉)
主編:劉倩
本期責編:陳冰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