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萬-5萬元年利率13%,5萬-20萬元為15%,20萬元以上18%。”假如你聽到這麼高的投資回報,是否會心動而将積蓄用來投資呢?有人就這麼做了,而且全都是老年人,用的是養老錢。
近日,本報連續接到舉報稱,江西珍林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珍林實業公司”)以豐城市有富硒養老基地為由頭,以高額利息引誘老人投資,此舉涉嫌非法吸收公衆存款。本報記者以應聘者身份進入該公司暗訪,揭開了該公司引誘老人的種種套路。南昌市金融辦相關人士稱,這種投資99%有問題,已移交給公安部門進行調查。
江西珍林實業公司宣稱的豐城養老基地還是塊荒地。
該公司副總監孫總(左一)在給一位老人描繪着養老基地未來全貌。
這家公司是這樣引誘老人的
◎打電話邀請老人來公司參觀
12日上午,按應聘時的約定,記者來到位于南昌老福山南濱國際13樓的“珍林實業公司”上班,該公司分為總監室,市場一部、二部、三部等等。記者注意到,總監室内多個經理正在開會,市場部内銷售人員正給老人介紹業務。
記者被引到一間寬敞的房間,跟老員工學習銷售知識。此時,多名老人被帶進房間,銷售人員忙着向老人們推介豐城的養老項目。“我們是做養老養生、休閑旅遊的,有沒有興趣了解一下。”還有一些年輕的業務員正在打電話,邀請老人來公司參觀:“阿姨,我是小夏,您還記得我嗎?我們公司……想邀請您過來參加……”
在該公司内,記者看到牆上挂着一張5月銷售業績單,上面寫着“王某某,5月1日1萬元,吳某某,5月4日5.4萬元,廖某某,5月9日94萬元”等内容,有業績者達9人。據了解,這都是本月以來該公司員工的業績,來自老人的投資。
◎外出向老人散發傳單
不久後,公司員工們紛紛拿着印有“珍林實業公司”簡介的紅色傳單,寫好姓名和聯系方式後,出門散發。“一定要寫上自己的名字,到時老人來了,都不知道是誰接來的。”公司有人這樣說。
記者跟随該公司員工來到老福山附近的青峰花園酒店門口散發傳單。記者看到,隻要看到老年人,這些人就像打了雞血一樣上前發傳單,并要求老人留下電話号碼。
該公司員工小夏說,她原本在超市做文員,但因工資太低辭職來“珍林實業公司”。沒有拉到單,就沒有提成,隻有1000元的基本工資。“一般早上六點半就要來發傳單,因為老人起得比較早。”小夏還不忘提醒記者。
◎以贈送小禮品為誘餌
“阿姨,您要是來了,我們這邊有禮品贈送。”業務員打電話時一般會這樣說,而所謂的禮品隻是肥皂、牙刷和牙膏之類的東西。
在辦公室内,一名年輕的男性銷售人員和一對老年夫妻聊了很久,老兩口稱已在别的地方投錢了,銷售人員則希望他們把錢改投至“珍林實業公司”。
記者發現,一般情況下,如果臨近用餐時間,該公司領導和工作人員一定會留老人用餐。
◎看完項目後給老人“洗腦”
13日,“珍林實業公司”組織了30多名老人到豐城的項目基地走訪。從豐城回來後,老人們又被帶到“珍林實業公司”辦公室。
一進公司,員工們就為老人端茶送水,接着便對老人做思想工作。“争取讓老人投錢,至少要讓他們辦個會員,辦個會員也就萬把塊錢。”珍林實業公司新建分公司萬經理說道。記者看到,一名胡姓員工順利将一名老人說服。
一名徐姓員工告訴記者,上次從基地回來,一名葉阿姨就簽訂了投資意向書,給公司投了13萬元。
這家公司的經理是這樣說的
◎公司去年融資近5000萬元
記者在“珍林實業公司”新建分公司應聘時,萬經理說,公司有600多名客戶,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去年融資接近5000萬元。
該公司另一名楊姓經理稱,在豐城的項目地塊屬“珍林實業公司”所有,面積達600畝,公司和豐城另一家名為“鑫植源”的公司合作開發這一地塊,“珍林實業公司”負責融資和建設,而“鑫植源”則主要負責農業開發這一塊。“我們會按期支付利息,如果老人要将錢取出,需要提前告知。”楊經理說。
◎項目建成後可獲政府大筆補助
公司員工小夏說,公司領導對項目很自信:“現在的養老項目是國家支持、政府補貼、社會參與。在豐城的養老項目建成以後,将會獲得當地政府大筆補貼。”
楊經理給記者拿出了一份報告,上面顯示該公司在豐城的養老項目建築面積7000餘平方米,床位2000個。“政府對養老住房的補助是2000元/㎡,每個床位還有幾千元補貼,補貼金額非常可觀。”楊經理說,如果政府的補助資金能夠到位,返還老人投的錢不是問題。
這家公司的真實面目是這樣的
◎富硒養生園項目實則是塊荒地
5月13日,該公司組織老人走訪項目,記者跟随老人實地探訪,來到豐城市湖塘鄉六坊村雷坊水庫旁。工作人員介紹,水庫旁600多畝土地都是公司所有,是未來養生養老項目的規劃建設用地。
記者看到,這塊地上除了果樹外,連一塊磚都沒有。“珍林實業公司”工作人員将老人們帶到樹林中轉了一大圈,向老人講述這裡未來的場景:“這邊會建一個酒店,這裡将來是4層的養老建築群……”
“這個項目什麼時候開建?”記者在現場咨詢了楊經理。“現在還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工,應該快了。”楊經理說。
臨近中午,數十名老人被帶到一家農家樂飯莊。飯莊前有一塊建築群展示牌,上面描繪着項目未來全貌。老人們吃完午飯,就被帶回南昌。探訪過程中,記者沒有看到工程項目部、規劃審批許可證、土地使用證等實物、證件。
◎營業執照經營範圍沒有養老服務
13日下午,記者在南昌市西湖區工商局查詢到該公司于2014年辦理注冊,注冊資本3000萬元,法人為劉國強,經營範圍為房地産開發、建築工程、市政工程、土石方工程,并未标有養老服務這一項。
在“珍林實業公司”暗訪時,記者發現了另一份營業執照,為豐城市孝莊實業有限公司,顯示法人同樣是劉國強,注冊資本1200萬元,經營範圍為實業投資、生态農業研發與推廣、旅遊觀光等,也未标有養老服務這一項。
根據相關規定,非營利性的福利機構由民政部門辦理,營利性的需要辦理工商登記,都需要取得《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準證書》,而未經民政部門批準,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一律不得核發營業執照。
南昌市金融辦:這種投資99%有問題
記者将在“珍林實業公司”暗訪的情況反映給南昌市金融辦。該辦金融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以高額利息、高額回報吸收公衆存款,是非法集資的典型手段“從描述的情況來看,我個人認為,這種投資99%是有問題的。”
“我們是協調部門,開展調查需要轉交給公安機關,至于要确認該公司是不是非法集資,還需要等待司法部門的認定。”該負責人表示,已将情況轉交給了南昌市西湖公安分局經偵大隊,并要求公安部門作調查了解,限期作出書面回複。
文/圖 江南都市報記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