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讀懂這個世界的感悟

讀懂這個世界的感悟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04 20:51:20

讀懂這個世界的感悟?作者:惟 見日常語言影響着個體的思維方式,方言維系了民族的曆史記憶,政治語言決定了國家的現實意識然而,全球化浪潮下,今天語言消失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從個人到國家,乃至所有民族,都有無盡的記憶與傳統漸漸被我們忘卻但語言就如生物基因一樣,儲存着豐富的曆史信息,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讀懂這個世界的感悟?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讀懂這個世界的感悟(從讀懂語言開始)1

讀懂這個世界的感悟

作者:惟 見

日常語言影響着個體的思維方式,方言維系了民族的曆史記憶,政治語言決定了國家的現實意識。然而,全球化浪潮下,今天語言消失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從個人到國家,乃至所有民族,都有無盡的記憶與傳統漸漸被我們忘卻。但語言就如生物基因一樣,儲存着豐富的曆史信息。

《東言西語:在語言中重新發現中國》(以下簡稱《東言西語》)可以說是一部打破個人思維模式,追尋民族失落曆史,探求家國意識邏輯,挑戰讀者智識邊界之書。鄭子甯以共時的現代漢語方言為經,橫觀漢語方言與民族文化傳承的現實全景,發散式闡明了凝聚于其中的文化偏見;以曆時的古代漢語嬗變為緯,縱覽中國語言與傳統的曆史面貌,系統性揭示了遮蔽于其下的文化記憶。

鄭子甯以一種深入淺出的方式,化門檻與難度極高、向來被目為“絕學”的方言學與曆史語言學為近50個精彩絕倫的故事,把漢語普通話、拼音、方言、古漢語、姓名、稱謂、外語習得等幾乎所有語言與文化的核心問題融會貫通,用具有内在統一性的連貫邏輯,為我們在語言中找到了一個全新的中國。

語言不是來自實驗室 而是生猛的日常生活

《周易·系辭》中有兩句名言一直被征引:“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但人們用這兩句話時,落腳點往往在強調語言無法完整、準确、透徹地傳遞意義,于是揚意義而抑語言,而忘了前半句語言面對文字時,也同樣具備自己的“寸有所長”。然而語言面對不能盡言的文字,是否真有所謂的優越感呢?這在中國恰恰相反,自秦朝開始,中國實現了“書同文”,文化、政治的大一統由此奠定,古代人口的流動性不強,各地方言走出故鄉百裡恐怕就難以交流,人與人的無礙溝通,靠的是統一的文字體系。讀音可以不同,文字還是一個,會各地方言,不妨礙是個文盲;學了文字,才稱得上知識分子。所以,哲學認證的意義至上和政治認證的文字至上,就這樣把語言貶低成了“齊東野人之語”,隻在“禮失求諸野”的時候,才偶有一點“采風”的價值。

一些立足意義本位或文字本位的學者,将語言學這個領域經營得枯燥乏味,他們的辦法,仿佛把魚撈到案闆上研究它怎樣遊泳,而忘記了中國現代語言學的奠基者如趙元任、呂叔湘的學人傳統,都是擅長把學院式的知識和道理拉回到常人身邊,讓人感覺語言的道理,就在自己的日常生活裡。

鄭子甯不是語言學科班出身,反倒是接續了這個傳統,有機會做一些有趣的事情。他自稱從小生活在吳語區和江淮官話交界的一個普通話家庭,所以對複雜的語言環境有與生俱來的體會。中學時,他偶然讀到鄭張尚芳的《上古音系》,從此步入方言學和音韻學的領域。他曾考慮是否以學術為業,但他最終選擇了自學。幸好語言這門學問,新知不是來自實驗室,而是生猛的日常生活。他像考古挖掘大地一樣深入挖掘與語言有關的文化現象(又有什麼文化現象是與語言無關的呢),闡釋現象下面隐藏着的深遠文化信息。他在《東言西語》中,關注普通話與拼音,方言與古漢語,涵蓋中西各種語言文化現象,耕耘在語言學的田野現場。這本書的可貴之處,在于能以一個很小或者富有争議的角度切入,深入探究問題的本源,而行文又輕松易讀。

非科班出身,并非意味着其結論就不科學、不靠譜。許多所謂科班出身的學者,其學術結論也未必靠譜多少。關鍵是,語言學與生俱來就應該有草根氣息,篩去了草根氣息的語言,還能是語言本身嗎?海德格爾說,語言是存在的家,哪個建房子的人會把家建成虛無缥缈不接地氣的空中樓閣?語言學三個字,聽上去比文學、曆史學甚至哲學都顯得更為曲高和寡,但語言不就是說話嗎?我們言說的,就是自己的生活,我們曾有過的生活。

全書分五章:《普通話與拼音》《方言與古漢語》《語言與文化》《姓名與稱謂》《異域與新知》。《普通話與拼音》一章,涉及标準語的流變、漢語拼音化、協和語與克裡奧爾化、黑話等方面,比如《漢語拼音為什麼不好用》《台灣腔為什麼這麼“溫柔”》等。《方言與古漢語》解答了許多人的疑問,比如“粵語真的是古漢語的活化石嗎?”“北京話是滿人從東北帶過來的嗎?”等。《語言與文化》一章頗有考據趣味,看完這一章,才知道許多人愛吃的鹵煮最早是甜的。《姓名與稱謂》一章讀來甚有趣味,《如何避免起一個爛大街的名字》《如何起個與時俱進的英文名》更是令人捧腹。《異域與新知》則涉及口音、繼承法、元素命名等,也是從細部入手,一步一步将讀者帶入一個新的知識領域。

語言是載體,是我們交流的工具,然而現在大部分講語言的書,隻見工具,人沒有了,生活沒有了。鄭子甯在分析語言現象時,涉及的民族文化、政治曆史、交際心理、社會風尚、宗教信仰等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拆字、隐語、雙關、歇後語,甚至扣錢的諧音梗,都是看似枯燥的語言學研究本自具足的遊樂場。

“合理的闡釋”往往是一種意外的巧合

語言的交流屬性,注定了它無法教條主義地從幾個不言自明的前提推出一系列符合邏輯的結論,而是需要對現象進行經驗主義的歸納,以大緻摸索出一些規律。

鄭子甯在文化現象中描摹出語言的許多出人意料的規律。例如語言的使用可能具有多者更多、少者更少的“馬太效應”。隻要人們在公共場所和口頭書面交流中頻繁使用某語言的某種變體,該變體就能夠演變成為這種語言的标準語,然而一旦這種标準語被确定下來,使用久了,原地域使用它的人就會不可避免地說得越來越不标準,因此語言又仿佛符合二律背反或曰波粒二象性。這是因為,所有自然語言都始終處于變化之中。随着時間的推移,标準語發源地的方言也會産生新的變化。但标準語是人為規定的,其變化往往跟不上方言的腳步,結果标準語發源地的人說話就不再那麼标準。懂得了這一點,相信除了要參加普通話考試的語文老師或播音員外,其他朋友再也不用為普通話說不标準而“難受,想哭”了。

如果人真的能穿越,語言會是問題嗎?穿越到清朝,勉強還能夠圓夢,穿越到元明,古人會覺得你口音怪異,而穿越到唐朝以前就比較慘了,運氣好會被當作他國來客,運氣差點就會被當作外國奸細處理了。

唐朝時,廣東屬于中原人眼中的蠻荒之地,當時真正地位崇高的是中原讀書人的口音,尤其是洛陽一帶的口音。當然,粵語雖非唐朝官話,還是保留了不少中原舊音。在中唐以後,北方陷入長期戰亂,嶺南卻少受北方音變的影響。

作為發展一千多年的漢語分支,粵語有豐富的文化内涵,但遠遠說不上是古漢語活化石,千年演變之下也讓它在很多時候不能還原古詩的押韻。所以,想要穿越回唐朝,說一口粵語也是不太有用的。

鄭子甯的文章,都是在有趣的文化現象背後勾連出語言學的分析。他在分析這些語言現象時,立足于音和義的結合在先、文字的聯系在後這一現代語言學的基礎認識。中國人囿于漢字思維,往往習慣于專從會意的角度解字,雖然有趣,卻并不科學。詞的引申義是在詞的動态使用過程中産生的,約定俗成有了某一含義并在日常語言中普及傳承,需從客觀事實上予以承認,卻不一定非要在字源上找到依據。這種尋找依據的做法,即便偶爾得到“合理的闡釋”,也往往是一種意外的巧合。文字學專家裘錫圭先生指出,形聲字的産生有一個動态的過程,“最早的形聲字不是直接用意符和音符組成”,而是“通過在假借字上加注意符或在表意字上加注音符而産生的。就是在形聲字大量出現之後,直接用意符和音符組成形聲字,仍然是不多見的”。由此可見,詞與意的最初關聯,并不像人們想象得那麼清晰确切,仿佛可以在對其音譯符号原型的探本中“正本清源”。語言的意義,隻能在語言的動态使用過程中去歸納總結。

許多人往往因“漢字是象形文字”這一錯誤常識曲為解說,但專業的語言文字學者早已令人信服地論述了曆史的、動态的語言形成的過程,望字生義隻是一種“闡釋學”,與文字發展過程的真相并不對等。鄭子甯在涉及古漢語的論述時,往往從音韻和闡釋入手,這是把專業知識作為立足點的正道,避免了中國人分析語言文字最常落入的象形陷阱。

有了文字,人類才邁進了文明時代

專業的語言學知識運用于漢語世界,最有趣的結果是對許多象征主義的玄想進行了祛魅。傳統文化裡經常充斥着一些似是而非的僞古董。例如古詩詞吟誦,本是古人輔助記憶的手段,沒什麼神秘可言,不是用來表演的藝術形式,更不是了不得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鄭子甯甚至認為,吟誦的作用原理和以“哔哩哔哩”為代表的網絡流行的“鬼畜”視頻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通過不斷重複的語音和樂段配合,達到讓人印象深刻的目的。至于方言吟誦,更是清朝以來才形成的新“傳統”,因為根據明朝到中國的傳教士記載,明朝上流社會的讀書人說的都是官話,隻有不識字的販夫走卒才說方言。但今天的吟誦卻普遍使用當地方言,對于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明而言,這是假古董無疑了。

文字的産生,的确是文化的重大進步,因為有了文字,人類才邁進了文明時代,那些原來隻能靠口耳相傳的曆史知識和生存技術,才能穿越時空,留存至今。

今天我們回憶傳統文化遺産,最為清晰的,肯定是甲骨蔔辭之後的文獻。此前的曆史,如混沌未鑿,因為口語時代的那些口傳心授之法,早已灰飛煙滅。古人造字,初衷大概是為了更好地保存那些靠語言傳承的精神成果,但由于文字這一載體并不能真正還原口語的全部鮮活和當時的整體語境,所以對文字的依賴往往讓人忽視了語言和語境的變遷,使我們蒙受的文化損失也難以計算。如神話傳說、英雄史詩這些口傳心授時代的作品,在漢字崇拜的世界未得充分流傳。對比極其重視聲音而輕視文字的印度,這種文化差異尤其明顯:印度留下的大部頭史詩、上萬首“本頌詩”的思想文化著作,都是口誦傳承的産物。西方有關于變亂了人類語言的巴别塔隐喻,其實從語言學中我們便能得知,不需上帝顯靈,語言在交流的曆史中自己就能變亂了自己。

文字時代人們因忽略了語言而留下的各種疑難雜症,随着科學技術的發展,說不定可以得到解決。音頻技術可以存儲我們的語音,視頻技術可以保留我們的語境,計算機可以編輯出各種拟聲效果。語言學研究在新媒體時代,可能會引爆其全部活力和魅力。就像鄭子甯和他的小夥伴們通過給電視劇《封神榜》配上以古漢語拟音而讓人們在熟悉的事物面前突然感到了陌生的高能趣味。語言學的日常生活屬性,通過高科技的幫助,就在這樣接地氣的狂歡行為中,重新回到出走了數千年的“存在的家”。(惟 見)

來源: 解放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