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姓源于炎帝神農氏。
炎帝生于姜水(陝西寶雞清姜河,一說為寶雞境内的岐水),後人以祖先的出生地為姓氏,于是就産生了姜姓。
商朝末年,姜氏家族出了一位著名的人物——姜尚,也就是衆所周知的姜子牙。
姜子牙,呂氏,名尚,又名望,字子牙,号飛熊。
其先祖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呂地(河南南陽),後世以呂為氏,古時候有“姓”還有“氏”。
姜子牙年七十二歲的時候,在渭水垂釣,被周文王奉為上賓。
他依靠過人的謀略和智慧,後來輔佐周武王讨伐纣王,最終滅商建周,立下了汗馬功勞。
周武王尊姜子牙為“師尚父”,封于齊地(山東大部)。
姜子牙建立了姜氏齊國,傳至齊桓公姜小白的時候,齊國成為強國,被稱作春秋五霸之一。
三百多年後的周安王十一年(公元前386年),田氏家族篡奪了姜氏的政權,建立了田氏齊國。
姜氏齊國與呂、許、申等國均為同姓,因此,以封國為姓氏的呂姓、許姓、申姓均來源于姜姓。
姜姓在《百家姓》排第32,姓氏人口排60位,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34%。
曆經千年,姜子牙的後裔衆多。
據考證,共有102個姓氏由姜姓繁衍而來,包括呂姓、許姓、章姓、謝姓、齊姓、高姓、國姓、雷姓、易姓、方姓、文姓、申姓、盧姓、柴姓、慶姓、賀姓、紀姓、丘姓、薄姓、賴姓、蓋姓、丁姓、査姓、封姓、邱姓、崔姓、駱姓、左姓、充姓、郦姓、逄姓、連姓、向姓、谷姓、聶姓、尚姓、焦姓、柯姓、饒姓、景姓、浦姓、厲姓、強姓、斜姓、晏姓、檀姓等64個單字姓氏和淳于、東郭、高堂、子雅、雍門、申屠、公牛姓等38個複姓。
其中,尚姓,即姜氏後裔以祖先姜尚的名字“尚”為姓氏;
望姓,即以祖先“太公望”的号“望”為姓氏;
姜子牙的長子為齊丁公姜伋,其後人以其谥号“丁”為姓氏;
姜子牙的孫子,姜伋的嫡子季子封地在崔地,因此其後裔以封地“崔”為姓氏;
姜子牙第三子丘穆公,封地在聶,其後人以封地“聶”為姓氏;
齊國第九任國君齊厲公姜無忌,其後人以其谥号“厲”為姓氏;
齊國第十任國君,齊厲公之子齊文公姜赤的次子叫姜高,其後人高傒以其名“高”為姓氏;
高傒是姜子牙的十一世孫,姜赤的重孫,他是山東高氏的得姓始祖。高傒的十世孫高柴,其後人以其名“柴”為姓氏;
齊桓公姜小白有部分後裔以其谥号“桓”為姓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