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内部結構為一同心狀圈層構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為地核(core)、地幔(mantle)、地殼(crust)。
地球地核、地幔、地殼和的分界面,主要依據地震波傳播速度的急劇變化推測确定。
地球由外向内,平均深度0—40公裡為地殼
40—400公裡為上地幔
400—650公裡為過渡區域
650—2700公裡為下地幔
2700—2890公裡為外内核層上的過渡層
2890—5150公裡為外内核層
5150—6378公裡為内核
由于地殼有山脈、海洋,因此地殼的深度不均不等。陸地較厚,海洋較薄,并認為地内核為實體,外核與地幔層為流體,不同層之間還有斷面分隔,最上面一層的斷面為“莫霍面”,靠地心的斷面為“古登堡面”,同時認為地核主要由鐵(或鎳鐵)構成,下地幔可能有矽、鎂、氧和一些鐵、鈣、鋁等構成,上地幔大多由鐵、鎂、矽酸鹽、鈣、鋁等構成,地殼主要有石英(矽的氧化物)和類長石的其他矽酸鹽等構成。
礦藏主要來自火山噴發與地震,所以整體上,鐵占37.6%、氧占29.5%、矽占15.2%、鎂占12.7%、鎳占2.4%、硫占1.9%、钛占0.05%。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