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聲貴清越,玉色愛純粹。
作詩亦如之,要在工夫至。——屈原
圖片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告知小編 立馬删除
曆史文化:
玉雕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刻品種之一。
商周時期 ,制玉成為一種專業,玉器成了禮儀用具和裝飾佩件。玉石曆來被人們當作珍寶,在中國古代,玉被當作美好品物的标志和君子風範的象征。玉雕的品種很多,主要有人物、器具、鳥獸、花卉等大件作品,也有别針、戒指、印章、飾物等小件作品。中國的玉雕作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玉雕是中國獨有的技藝,具有悠久的發展曆史和鮮明的時代特征,不同的朝代,玉雕有着不同的造型與特色。
(一)新石器時代
簡單玉雕時期鄭州大河村仰韶文化距今5000年,出土文物有兩枚綠松石魚形飾物;新沂市出土有綠松墜、綠松石蟬與蛙等工藝品;河南安陽殷墟出土有硝玉、綠松石、瑪瑙等飾品,在鄭州有一枚陰雕弦紋骨質指環是最古老、最完美的戒指。較多的玉雕有玉斧、玉鏟、玉刀,以生産工具為主;形态簡單的玉壁、玉璜、玉珏、玉珠,以岫玉為主。
(二)商、周、春秋、戰國--玉石工藝時期
出現了祭天玉壁、祭地玉琮、傳今玉圭、封官爵玉佩等,以玉佩出上較多,它屬随身佩戴裝飾玉品,亦屬禮品。從新石器晚期的良諸文化河姆渡遺址中出土的種類較多。商代出現了玉鳥佩、人首佩、人洛佩等。玉璜是一種弓形弧狀玉器,春秋戰國時期,瑣的造型優美,如春秋白玉龍紋璜、戰國黃玉龍首璜。
(三)漢、唐時代--玉雕裝飾盛行期
河南獨山玉始采于西漢,土地文物證實遼甯峭岩玉屬于裝飾品的主要玉料。西漢的金縷玉衣是2000片岫岩玉聯綴而成,漢代鹹陽出土的"漢玉馬"也是一件珍品。今安徽無長市出土的漢代環狀玉龍首尾相連卷曲如環,徑x厚=5x0.5cm,還有大小各異的玉壁,其中較大者有青玉壁,徑 x厚 =23 x0. 5 c m,雕工精湛;牙壁乳白色,徑x厚=9 xo.5 c m,玲巧可愛。唐代佛教盛行,玉石多用于裝飾佛像,唐代"幼學瓊林"中有瑪瑙盤較有名。19 70年,陝西何家村出土了唐代一千多種珍貴文物,其中獸場瑙杯就是一件貴重之寶(現藏陝西曆史博物館),醬紅色,高自.5cm,長15.6 cm,造型獨特,令中外人士心馳神往。
(四)宋、元時代--玉雕飛躍發展期
玉雕工藝已達到質的飛躍,宮廷中設有"玉院",已有淺磨深琢,浮雕圓刻。元朝開國元勳忽必烈在開國大典宴請群臣盛酒用的"渎山大玉海",就是一件巨型玉雕品。用南陽獨山玉經5年雕琢而成,重 1750kg,可儲酒 3 0餘擔。除大型玉雕外,中小型玉雕很多,如元朝青石玉虎鹿鷹佩等。福建壽山石1500年前被作為雕刻石,南宋時,已大規模開采,到元朝價值倍增,屬玉雕主材料。
(五)明、清時代--玉雕鼎盛期
明末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記載,有良玉雖集京城,工巧則推蘇州。明代蘇州玉雕藝人陸子岡最有名,發展了"刀刻法以及"連環會"制作工藝,創造了各種陰陽浮雕于一體的玉雕工藝制品,得到朝廷的賞識,至今仿者不斷,是收藏家夢寐以求的珍品。清代玉雕工藝已達到高峰,宮廷設有玉器造辦處,督辦玉料,宮廷中禦用玉器極多。最有代表性"大禹治水圖玉山子"巨作,是世界上最大玉件之一,是我國古代玉雕之王,高 2.24米,徑長帕厘米,重8噸。小型玉件不勝枚舉,如明代的青玉蓬生貴子佩、清代的嵌寶石點翠管,民間廣為流傳。
(六)近代--玉雕最盛時期
近代玉雕集曆史文化之大成,在北京"珍寶館"不僅收集了中國玉雕"四大國寶"一岱嶽奇觀、群芳攬勝、含香聚内與四海騰歡,還有各種出類拔萃的玉器,其中有著名的一代玉器宗師潘秉衡(1912-1970)的玉雕作品,品種繁多,作工精湛,被譽為"東方瑰寶"。潘老佳作有"珊瑚黛玉戲鹦鹉","俏色瑪瑙嵌寶蚌佛","珊瑚六臂佛鎖蛟龍".潘老的創作不僅列為國寶,而且被法國巴黎盧浮宮、美國費城博物館、日本名古屋博物館珍藏,為世界藝壇所矚目。玉雕"怪傑"王樹森(1919-1989)的玉雕有三絕:一絕是藝術精品,料、工、藝三合一;二絕是善用俏色;三絕是思路廣泛,做工精湛。
現狀未來:
我國目前的玉器藝術還有很多缺點和不足,繼承傳統的多,發揚傳統的少,反映新時代精神面貌、新造型、新特點、新用途的玉器更少,有人曾經對我國工藝品作過這樣的評價:“泥古人,乏創新,高不成,低不就”。甚至斷言,我國當代工藝創作一直沒有明顯進步,幾乎沒有可代表現代、當代這一時間概念的工藝品。自然,這一評價同樣适用于玉器行業。
玉雕人才教育培養體系建設幾乎空白,在我國現代各級别的教育體系中,沒有玉雕專業人才的學曆教育,沒有直接面對服務于玉雕的工藝學、美學等理論專著問世,仍然沿襲着“師帶徒”、“父帶子”的“心教”傳統方式。絕大多數玉雕從業人員缺少現代美術訓練,尤其是現代造型藝術所必須的基本功訓練。這種生産領域與學術領域的失衡,使這支生産大軍形成了一支文化素質低下的大軍。有些為了所謂的“獨家絕技”,隻傳授自家子女,無子女的雕刻大師就使得絕技失傳,嚴重制約了從業人員技藝切磋交流和水平的提高。目前玉雕産品絕大部分在題材選擇和設計、工藝等方面都是追尋曆史的單線傳承,閉門造車,要麼是福祿喜壽、花鳥魚蟲,要麼是佛像觀音、神仙仕女的玉文化,缺乏與時俱進的理念和優秀藝術門類的優化嫁接,使玉雕産品與現代人群消費的結合度太差,不利于大衆消費市場的引導。
既有優秀繼承又有現實創新的精品極少,使得觀賞、把玩、珍藏的精品市場快成為“無米之市”,因此适應現代化要求對玉雕行業來說是非常緊迫的了。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行業,必須有一個創新意識,揚棄的精神。因為沒有任何事物是一成不變的,我們必須從思想認識,個人從業素質,包括藝術修養、技能培訓、經營方式等方面都應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和發展。否則,設計、雕刻的産品便失去靈氣,市場銷售就會難以為繼。玉雕從宮廷藝術流入民間,又從民間組織起來搞大生産,但是它畢竟是手工作坊。現在大生産已不能适應商品經濟下的新形勢,玉雕的出路隻能是重新回到民間搞分散經營,搞手工作坊(這幾年整個玉雕行業的發展已經完全是這樣的狀況了)。
當然玉雕産業要走戰略發展之路,要從“大處着眼”,“小處着手”。對各地方或各部門而言,需加緊制定區域性戰略規劃。産業的發展取決于整體的戰略規劃,無論是玉雕從業人員,還是玉雕産業的收益,對一些區域經濟的發展都是舉足輕重的,戰略規劃要實現資源、産品、質量、銷售“一條龍”。以市場為龍頭,及時了解和預測市場需求信息,加強有限資源的開采和管理;以市場需求合理統籌配置資源,産品設計要立足“創新是靈魂”、“創新是效益”的原則;産品質量要突出一個“精”字,通過有效的實施措施,把四個環節有機結合起來,協調統一,逐步培育行業的龍頭産品,多出新品,多出精品。玉器藝術文化的研究比之市場動态調研更為困難,它要求玉器多吸收文化、藝術、曆史等社會科學的知識和技能,同時也要求本行業知識和技能不斷發展,把造型藝術美學和玉器技術結合起來,多生産有藝術性的玉器,這樣不但能夠提高玉器的聲望和地位,提高作品的藝術性,也能興旺銷售市場。
綜上所述,人類文明隻有通過世代積累、繼承創造才能不斷向前發展。繼承不單意味着接受上一輩授予的知識技能,它們其實是無數祖輩創新積累知識技能的總和。中國玉雕脫胎于石器制作,還在石器衰落消亡幾`千年後仍然保持着蒸蒸日上的發展趨勢,正是得益于曆代都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和發展,才創造了中國玉雕數千年的輝煌。因此,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的不歇動力。玉雕行業更應當立足于傳統的基礎上自主創新和發展,努力運用現在已經成熟的技術向玉器藝術高度進軍,向用途的廣泛性上進軍,在不久的将來,玉器要在藝術上登上大雅之堂,從用途上占領廣大市場。隻要不斷地提高玉器的造型水平,開發新産品,提高玉器為現代生活服務的能力,玉器興旺将不成問題。
我國目前的玉器藝術還有很多缺點和不足,繼承傳統的多,發揚傳統的少,反映新時代精神面貌、新造型、新特點、新用途的玉器更少,有人曾經對我國工藝品作過這樣的評價:“泥古人,乏創新,高不成,低不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