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後漢書的才女

後漢書的才女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23:15:57

文|大梁如姬

範晔出身名門士族,是個祖傳的儒家弟子,他祖輩對儒家經典的《尚書》和《春秋谷梁傳》都曾有過注解,成長在這樣環境中,很難不對文史感興趣。範晔初入宦海是在劉宋王朝,第一位侍奉的主人就是宋武帝劉裕的兒子劉義康,前途可謂無限。然而,每一個才華橫溢的人,都有他傲物和不羁的毛病,在一次為劉義康的親生母親太妃守孝期間,範晔不僅沒有表達哀傷情緒,還聚衆喝酒,并開窗把追悼會的哀樂當調味,事情捅到劉義康那兒,範晔當即就被一腳踹去當了宣城太守。

在宣城太守任上,範晔深感自己才高運蹇,除了扣壺長吟,他開始效仿太史公,企圖從史海裡尋找慰藉和發洩的窗口,終于寫出了官方版二十四史之一的《後漢書》。不過,在體例上,範晔的《後漢書》是不完整的,它沒有“志”的部分,現在的30卷志,大部分取自司馬彪的《續漢書》,另一小部分如藝文志,則都由後人增補而成。因此,按當代著作權定義,《後漢書》的作者一欄,怎麼說司馬彪也該擁有姓名。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參與作者中,甚至還能添上一位女性的名字,她就是漢明帝的馬皇後。明帝去世後,馬皇後曾親自為丈夫撰寫了起居注,後來無論是官修的《東觀漢記》,還是各版本的《後漢書》,為明帝寫本紀的時候,都得參考馬皇後寫的一手資料。

除了彙集大衆智慧,《後漢書》還有兩個為人津津樂道的創新,一是為特殊群體新增了七個“類傳”,二是将皇後列入“本紀”,不過,如前文所述,這兩項“創舉”其實都有華峤和司馬彪在前面打好了樣。範晔在列傳中唯一的創新,嚴格意義上隻有《列女傳》。雖然前漢的劉向曾單獨編過一本《列女傳》,但将非皇室成員女性寫入正史的,範晔才是第一人。而且,正如範晔在《列女傳》創作初衷中所說:“搜次才行尤高秀者,不必專在一操而已。”他所羅列的這些女性,并非狹隘又偏激地隻注重她們被世俗約定的三從四德上,而更看重個性獨特、才情殊邈,因此,嫁了數次并不符合時代道德公評的大才女蔡文姬也能名列其中。

正因為集合了諸多前人的優點,加上自己的才思和文筆,《後漢書》才能最終以一招“掃腿”功,踢開了所有前浪先賢。不過,它的傳播過程也并非那麼順利。因為範晔好好的書不寫,跑去追随劉義康造反(一說為冤案),最終招緻了殺身之禍,而作為“反革命”,他的《後漢書》很快因為政治敏感成了劉宋禁書。到了南齊,文壇領袖的沈約也是一位史學大家,他對範晔和他的作品百般打壓诋毀,導緻這本巨作默默度過了數十年不見天日的日子。

好在,檢驗硬道理的永遠是時間和局勢。南朝頻繁的朝代更疊後,沒有政治方面的壓迫,許多人開始關注這本《後漢書》,陸厥追根刨底,認為沈約剽竊了範晔的音韻學,鐘嵘覺得範晔的詩歌很有造詣,齊國貴族蕭子顯更對範晔進行了多重肯定,并發律師函指出沈約公報私仇。當南朝來到了蕭梁時代,《後漢書》又迎來全新局面。由于梁武帝的有意壓制,沈約最終憂懼而死,于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諺語高調路過,範晔的《後漢書》終于在衆人的努力下有了公開傳播的機會。

有了更多人的欣賞和了解,良性循環,不少人開始為範晔《後漢書》作注,昭明太子的《文選》更以一己之力為《後漢書》劃出了一道傳播途徑——收錄《後漢書》中的論贊數量超過了班固和沈約。因為《昭明文選》的大力免費推廣,範晔《後漢書》也逐漸影響到了梁國其他皇室貴族,至此,《後漢書》才算徹底打了個翻身仗。

後漢書的才女(将傑出女性寫入史書)1

在資料相對匮乏的時代,傳播反而容易得多。接着,《後漢書》不僅在南朝被蓋章認可,在北朝,它也日行千裡,長驅直入。郦道元的《水經注》、楊衒之的《洛陽伽藍記》、賈思勰的《齊民要術》等三大暢銷書都引用了《後漢書》中的資料,這樣一來,《後漢書》瞬間越過衆多前輩,成了當之無愧的硬核暢銷史書。東魏的孝靜帝更将《後漢書》中某些句子引為知己,他甚至在朝堂上公開朗讀了範晔為漢獻帝惋惜的評語:“獻生不辰,身播國屯。終我四百,永作虞賓”澆自己的塊壘。

從這一時期起,提到東漢曆史,範晔的《後漢書》就成了必列書目。

從一開始的禁書,到後來的“暢銷書”,除了名人傳播和平台的作用,更主要的還在于“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為一本東漢曆史的集大成之作,範晔的《後漢書》完全貫徹繼往開來的指标,既承襲了前人的優點,也開創了自己的特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