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中,魏蜀吳相互争權奪利,其中最不能缺乏的就是能人志士的幫助。雖然曹操、孫權、劉備個頂個的都是人中豪傑,但僅僅憑借自身的力量也是難以在權力的争奪之中占據優勢地位的。除此之外,曹操、孫權、劉備一個個的也都是愛才之人。而諸葛亮的出山與此也有很大關系。但是為什麼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時水鏡先生會說:"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這句話呢?其實從下面幾個角度來看就不難理解了。
第一,從水鏡先生的角度來看。根據曆史記載,水鏡先生原名司馬徽,自身博學多才,是當時魏蜀吳三國都紛紛想要招攬的對象。而在《三國演義.毛宗崗批評本》第三十七回 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茅廬 中,提到劉玄德遇到水鏡先生,追問元直(徐庶)所舉薦的諸葛孔明,而水鏡先生卻說:
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來嘔心血也。
因為水鏡先生對孔明有着極高的評價:"可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也。"水鏡先生對諸葛亮報有如此之高的評價,自然也不會希望諸葛亮陷入俗世的泥沼。
而水鏡先生的智慧也準确的預言了諸葛孔明的未來。諸葛亮出山後雖竭盡全力的輔佐蜀國的先主與後主,但是如此的嘔心瀝血卻最終也未能挽救蜀國的消亡命運。最後諸葛孔明更是在北伐中身死。而水鏡先生不僅僅是諸葛孔明的老師更是其的朋友,亦師亦友的親密關系讓水鏡先生難以阻止諸葛亮出山,但也更為諸葛亮出山之後所處的時局感到惋惜。
第二,從諸葛孔明的角度來看。在《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說:
老氏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凡在賢達之流,固必兼而有焉。以諸葛亮之鑒識,豈不能自審其分乎?
且在蜀書中通過徐庶等人對諸葛亮的崇敬之語,足可以看出諸葛孔明的過人智慧與高超技能。況且即使是周瑜與曹操,都稱諸葛亮為當世卧龍,人間英才。周瑜更有"既生瑜,何生亮。"的無奈之語。在《三國演義毛宗崗批評本》中,寫諸葛亮為極冷極閑之人,但又寫偏是極冷極閑之人,才有極暖極熱之舉。這更為諸葛亮為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埋下伏筆。
諸葛亮雖然憑借自身的才能讓劉備三顧茅廬,但當時的時代卻是注定容不下如此奇才的。曹操、孫權雖有愛才之心,但當諸葛亮做了劉備的謀士,為其統一天下出謀劃策時,自然也就不可避免的站在了曹操、孫權的對立面。二者自然容不下他。
而劉備身死之後,托孤于諸葛亮,雖體現了劉備對諸葛亮的全面信任。但也是這個原因,使諸葛亮不得不擔負起興複漢室的責任,在某種程度上加速了諸葛亮的死亡。水鏡先生之語,對諸葛亮日後的處境已預見的十分準确。
第三,從劉備及身後代表的蜀國政權來看。劉備最開始以漢室宗親,興複漢室為由招賢納士,博攬賢才。但是事實上劉備是否真的為漢室宗親還有待考究。劉備對于諸葛亮的尊重與信任自然不必多說,否則水鏡先生又為何在"不得其時"前加上"雖得其主"這四個字呢?自然是因為水鏡先生肯定劉備對于諸葛亮的真誠态度。
但是又說諸葛亮出山"不得其時",這很大程度上是劉備所代表的蜀國的自身原因。在諸葛亮出山之時,曹操已經吞并了河北的大部分地區,曹魏實力正處于強盛時期,更不消說還有一個東吳在阻礙蜀漢發展的步伐。
即使以諸葛亮的才智,也難以抵禦來自曹魏、東吳的雙重壓力。在諸葛亮出山之時,水鏡先生恐怕早已預料到了這一點,否則也不會有"不得是時"之語。而諸葛亮所輔佐的後主劉禅,其昏庸無能是事實,但其的地位尊貴也是事實。打不得罵不得,但是不打不罵卻又更有負于先帝所托,使得諸葛孔明更為抑郁。
因此才會有《出師表》中"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讬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之語。并進一步的說明自身的無奈"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諸葛亮的"不得其時"在《出師表》中體現的淋漓盡緻。
由以上三個角度來看。水鏡先生稱諸葛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是對諸葛亮日後所處的境遇的十分準确的預料。
你是如何看待諸葛亮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了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曆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