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懷左
昨晚睡前,二胖說:“哥哥,看你最近挺辛苦的,我送你一個禮物吧。你看看想要什麼,我來準備。”我想了半天,從書到鞋子到電子産品最後到生活用品,感覺自己什麼都不缺,然後和她說:“你省省錢吧,我什麼都不需要。”
她堅持要送:“不行,你一定要說一個禮物,我想送你東西了。”于是,我認真了起來,拿起手機,上淘寶逛了幾分鐘,但還是沒能想出來缺點什麼,最後實在沒辦法了:“這樣吧,如果你實在想送東西,那你就送我一口鐵鍋吧,買回來我還能給你做飯。”
同時我提了一個建議:“我其實幸福感挺強的,生活也很滿足,所以以後送我東西不要亂送,就送點實用的吧。這樣一來我們現在不要亂花錢,二來實用的東西,我們可以一直用。”
她什麼也沒說,哈哈大笑了起來。
可能我有收集癖,也或者說我一旦對什麼東西感興趣起來,精力就全在上面了。在上一篇文章《成長到該自己做飯的年齡了》中,我寫到了最近在學做飯,一邊刷網上的視頻和攻略,同時我也看了很多關于廚具的文章。一不留神,我也買了幾個不同的鍋:不粘鍋、蒸鍋、砂鍋、電飯鍋、小奶鍋、小電鍋,雖然還不是很夠用,但基本的樣子已經有了。
東西齊全的時候,會讓人有一種滿足和幸福的感覺。記得小時候爺爺給我買了一個複讀機,玩了幾天後我便很快占有了家中的一個抽屜,清除了之前的雜物,然後開始一心一意地收集磁帶。
我還記得第一盒磁帶是李玟的專輯,來自于我爸的車中,所以也算是他的贊助吧。後來我又陸續收藏了張學友、劉德華、周傑倫、蔡依林、伍佰、潘玮柏等人的專輯,滿滿當當,排了一抽屜。
在魯迅的《孔乙己》中,有一次孔乙己排出了九文大錢,也許他當時的那種自豪感,就和我打開滿滿當當的抽屜時差不多。頭是昂着的,心裡是樂呵的,動作也裝得有意無意,其實全是刻意為之的小驕傲。
我也收集過小當家幹脆面裡的水浒英雄卡。那會我家還在村裡開着小賣部,夏天天熱,偶爾我媽會安排我在家看店,最無聊甚至快要睡着的時候,我會掏出随身攜帶的水浒卡,左手一張右手一張,在想象中安排他們打架。
“哇,小李廣花榮的箭法高超,一箭射中了鼓上蚤時遷的大腿,不過時遷輕功高強,沿着白菜幫子爬走了。”
“美髯公朱仝一刀砍向了霹靂火秦明,秦明用狼牙棒接住,然後奮起蠻力,使勁甩了回去。”
因為家裡有小賣鋪,所以我收集卡片就有了天時地利之便。
當時村裡的小夥伴都在玩,但大家手裡的卡片,地煞居多,天罡偏少,所以當我第一次找出排第二的玉麒麟盧俊義時,直接高興了一晚上,當天晚上便安排那張卡片與我同床共枕。但人怕出名豬怕壯,第二天這個“驚天”的消息便被傳了出去,晚上我同學的哥哥拿着五張卡片來到了我家,和我說:“我用五張換你一張,可以嗎?”
“你的五張都是小辣雞。”我心裡是這麼想的,但面對陌生人,沒好意思說出口。
最後我的話變成了這樣:“你的卡片都很好,而且五張卡也花了你不少錢,所以你還是好好留着吧。”多麼客氣又有禮貌的話,但對方直接表示了拒絕,眼睛有點紅,鼻涕也順着鼻孔流了下來,大有請我吃他鼻涕的架勢。
“我真的很需要你的這張卡,你要是不給我換,我今晚就在你家不走了。”他的話裡,帶着土匪的氣息,一邊說,他一邊把鼻涕抹在了袖子上,用手指來回兩下磨平,最後袖子閃閃發光。
我剛吃下去的晚飯差一點就翻了起來,看了一眼正在賣貨的我媽,感覺她也沒空救我,想了想,自己年齡也不小了,這點事情還是别讓家裡人操心為好。假裝思考幾分鐘後,我難為情地和對方說:“我也可以給你,但我的卡排名第二,你的這些我都不認識,這怎麼辦呢?”
最後他又摸出了五張卡,我确定卡片比較衛生,并沒有沾着鼻涕後,将我的玉麒麟盧俊義交給了他,并叮囑要好生照顧,千萬莫要虧待。這算一個儀式,或者屬于武俠劇中不打不相識的橋段吧。此後我們再相見時都會自然地和對方打個招呼,然後問問卡片的下落,是否在對方手裡過得開心。
這些事情過去都快二十年了,換我卡片的小哥我聽人說好像去杭州做燒烤去了,但現在再想起時,還覺得有趣至極。就像我們現在再去讀沈複的《浮生六記》,他一個人在家裡瞎鼓搗,溜蚊子玩蛤蟆的情節,實在有趣得很。
想來沈複打小就是一個有趣的人,如果按這個标準來算的話,我應該也屬于這樣的人。
葉聖陶在講起寫随筆的訣竅時,他說其實首先最關鍵的是寫随筆的人。如果寫的人自己對生活不感興趣,那寫出來,也絕不會使讀者感興趣。好的随筆所着眼的常是一向被自己或一般人所忽略的方面。平凡的生活中不知蘊藏着多少新鮮的東西,等待我們去挖掘。
他說得很對,尤其是在我們現在這樣的一個快節奏的社會當中,如果自己不去找點樂子的話,那生活剩下的,就隻能是機械般的日複一日了。
讀研究生的時候,我認真讀的第一本理論書竟然是本雅明的《機械複制時代的藝術作品》。現在再看這個書名時,突然感覺很應景,打眼望去,我們所處的時代,原原本本就是一個機械複制時代,既機械,又充滿了無數複制品。所以再去談藝術品時,要麼就是找以前的真藝術品,要麼就是在平凡生活中挖一點不一樣的藝術的感覺出來。
轉回到鍋這個話題上,我能感覺到就鍋這個物件,其實是有大學問的。不過我現在連門還沒有入,所以就不敢談太多見解,說多了會被人笑話,還不如聊聊自己的感受和回憶。東拉西扯,天馬行空,可能這就是我平時和人聊天時候的風格,放在文章裡,也算一種風格吧。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寫自己的生活和感悟,之前我完全看不懂他的感悟,隻感覺這好像是一個每天瞎溜達種種地在湖邊轉轉圈的人。
當時我完全是懵的,就這樣的人也能寫一本書,而且這本書還能變成名著?我的腦子裡真想打一百個問号,然後擺個黑人臉。不過現在我再讀這本書,直感當時的我是多麼的直白和膚淺,同時也在暗暗思考,也許哪天我也能出本書,就叫《鍋碗瓢盆》。
真不敢說,也許哪一天,夢想就實現了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