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有各種各樣的植物品種,我們在生活中常見的花草品種,隻不過是很小的一部分。所謂“山野草”,就是指那些長在自然的山谷中、樹林裡或是河流邊的野生花草。這些花花草草雖然沒有人工栽培和選育,卻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近幾年,山野草慢慢在花友圈子裡火了起來。不過并非所有的野生品種都适合家庭盆栽,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幾種适合家庭栽培的山野草,養好了比花市賣的花還美。
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即使沒有見過這種花,單從它的名字,也能想到它是一種能開紫花的植物。其實隻要看到了它的照片,很多人都會有熟悉的感覺,因為這種植物在野外十分常見,田間、荒原、山坡等地都有它的身影。
紫花地丁,是堇菜科堇菜屬的植物。它的株型非常矮小,隻有10~20厘米高,很适合小花盆栽種。每年的4月~6月份開花,花型和豆角花相似,花色是令人難忘的紫色。葉片狹長舒展,不開花的時候也是很好看的觀葉植物。紫花地丁的生命力頑強,顔值也高,陽台種一小盆,精緻又漂亮。
垂盆草
垂盆草,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野外均有分布。野生的垂盆草通常生長在小河邊、山坡的石頭縫裡等地方。不同地區對它有不同的叫法,比如石頭菜、狗牙瓣等等。
垂盆草屬于多肉植物,想養多肉的花友們,與其去買市面上昂貴的多肉品種,不如試試養垂盆草。這種野生的多肉非常好養,生長速度極快。挖一兩棵小苗種在花盆裡,很快就能長成滿滿一盆。它的枝條會越長越長,從花盆垂下來,清新又飄逸,仿佛一條綠色的河流。
地黃
地黃,有農村生活經驗的人應該都見過它。這種植物喜歡生長在空曠的山坡、山腳、道路旁。有些地方會叫它一個奇怪的名字:婆婆奶。
地黃的花期在4~7月,有些地方8月也能見到花開。農村的孩子會将花朵摘下,剝去花瓣,吮吸花心就能嘗到甜甜的花蜜,是難得的“美味零食”。
地黃的花毛茸茸的,像一串串吊着的小喇叭。花冠外部是紫紅色,裡面是黃色。小時候光顧吃它的花蜜了,長大後再次見到,才發現它是這麼美,完全可以挖回家當做花卉觀賞。
苔藓
野外隻要有濕潤的地方,像是小河邊,背陰潮濕的樹林裡,一定會有:苔藓。特别是下過雨之後,苔藓會大量生長。平時豔麗的花卉看膩了,難免有些審美疲勞,不如挖塊苔藓回家養,讓盆栽更顯“野趣”。
盆栽苔藓的方法有很多種。我們可以找個花盆放滿土,直接把苔藓土皮鋪在盆土表面。也可以與文竹、椒草、蘭花等喜陰喜濕的植物搭配栽種。
菖蒲
菖蒲也叫“蒲草”,自古以來被無數文人墨客喜愛并栽培的一種山野草,因此菖蒲也被稱為“文人草”。六朝《三輔黃圖》記載:“漢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宮以植所得奇草異樹,有菖蒲百本”,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漢武帝時期,菖蒲已開始在皇家園林中栽培。
不同于一般花草,菖蒲四季翠綠,常見生長于小河、池塘、沼澤、溪邊等潮濕的地方。菖蒲通常作為盆景栽培,挖回家栽種在花盆内後,還要搭配風景石、假山、流水之類的裝飾物。如果你喜歡它,不妨效仿古人在書房案頭放置一盆菖蒲,雅緻又極富文化韻味。
卷柏
卷柏為卷柏科卷柏屬植物。民間也稱其為長命草、長生不死草,九死還魂草。
卷柏生長于懸崖峭壁、石頭縫隙等處。土地特别幹旱的時候,卷柏的根會脫離土壤,整個植株卷曲成一團,像枯死了一樣。等有降雨或者再次遇到水源,它又會重新恢複活力,舒展葉片,重新紮根生長。
在野外遇到卷柏,可以把它撿回家,種在花盆裡。它的葉片隻要不缺水就會四季常青,莖杆蜿蜒曲折,很适合做成小盆景觀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