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雲南省産業經濟發展規劃

雲南省産業經濟發展規劃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16:28:42

雲南省産業經濟發展規劃?8月18日,記者從“雲南這十年”系列新聞發布會·園區經濟專場發布會獲悉,改革開放以來,雲南各類開發區(園區)發展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全省經濟增長、産業集聚、創新發展、對外開放中發揮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努力把園區打造成為全省新興産業的集聚區、科技創新的新高地、對外開放的新載體、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全省園區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創新能力不斷加強,質量效益不斷提升,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雲南省産業經濟發展規劃?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雲南省産業經濟發展規劃(雲南這十年雲南)1

雲南省産業經濟發展規劃

8月18日,記者從“雲南這十年”系列新聞發布會·園區經濟專場發布會獲悉,改革開放以來,雲南各類開發區(園區)發展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全省經濟增長、産業集聚、創新發展、對外開放中發揮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努力把園區打造成為全省新興産業的集聚區、科技創新的新高地、對外開放的新載體、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全省園區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創新能力不斷加強,質量效益不斷提升。

十年來,園區經濟蓬勃發展,規模體量邁上新台階。2021年,全省各級各類園區營業收入突破2.5萬億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超過1.2萬億元,貢獻稅收超過1500億元。全省營業收入超500億元的園區達到11個,其中,昆明經開區、昆明高新區、滇池旅遊度假區3個園區超2000億元。

十年來,園區産業結構和布局更加優化,産業集聚取得新成效。優勢産業向重點園區集聚趨勢日漸明顯,初步形成優勢互補、産業聯動、區域協同、錯位發展的格局。綠色能源與綠色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綠色鋁谷、光伏之都建設日新月異;煙草、綠色能源、文旅康養、現代物流等産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發展優勢持續鞏固;先進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數字經濟、出口導向型産業等發展取得積極進展,發展基礎不斷夯實。其中,以曲靖、楚雄、保山為重點的矽光伏産業集群漸成氣候,以文山、紅河為重點的綠色鋁産業集群漸成規模,以曲靖、昆明、玉溪為重點的新能源電池産業集群初具雛形,以昆明、玉溪為重點的數字經濟産業不斷壯大,以昆明、玉溪、楚雄為重點的生物醫藥産業集群加快形成。“十三五”期間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個萬億級、八個千億級”的産業目标基本實現。

十年來,園區發展質量不斷提升。各類市場主體快速增長,龍頭企業、“鍊主”企業規模不斷壯大。園區企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全省園區高新技術企業數約占全省的60%。投入産出效益明顯改善,全省園區平均投資強度每畝250萬元左右,國家級園區畝均營業收入500萬元左右、省級園區280萬元左右。園區企業競争力大大增強,全省獲批9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和33個省級示範基地,培育759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成長型中小企業、單項冠軍企業。

十年來,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發生顯著變化,呈現新面貌。期間,各級各部門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加快水、電、路、氣、通信、供熱等基礎設施建設,建成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裡。園區路網通達度明顯改善,标準化廠房建設加快推動,通信網絡設施全面升級,公共配套水平大幅提升。各州(市)堅持以産帶城、以産興城,園區産城融合加快推進,綠色發展導向更加鮮明,昆明經開區、玉溪高新區等8個園區被認定為國家級綠色園區,牟定成為國家級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玉溪市、普洱市成功列入國家産城融合示範區。

十年來,園區全面深化改革步伐加快,實現新突破。在體制機制上,昆明、曲靖、玉溪等地積極探索“管委會 公司”扁平化管理模式。在激勵機制上,昆明經開區、大理經開區等積極探索兼職兼薪、年薪制、協議工資制等多種分配方式,對管委會内設機構、直屬公司負責人和高級管理人員實行競争性選拔和任期目标制管理。在人才引進上,今年5月,省委組織部組織向社會公開招聘30名聘任制公務員,強化園區緊缺的高層次專業人才支撐。在合作共建上,昆明市全面托管西雙版納州磨憨鎮,共建磨憨國際口岸城市,成為全國唯一一座有“邊境線”的省會城市;昆明經開區與上海臨港集團探索合作共建昆明科技城;楚雄與上海嘉定、瑞麗與江蘇揚州、臨滄與南京江甯等結對共建,積極探索“飛地經濟”,積極承接東部産業轉移;保山市集中各縣(市、區)資源要素打造“園中園”。

十年來,園區營商環境明顯優化,實現新改善。在創新審批方式上,昆明、楚雄、曲靖等地推行“多證合一”“多批合一”“多圖聯審”等舉措。在提高辦事效率上,昆明、大理、紅河、玉溪等地推行“一件事一次辦”“一窗辦”“一網辦”“自助辦”等集成套餐服務事項。在提升通關便利上,西雙版納、德宏、臨滄等地推行“單一窗口”“一地兩檢”等通關新模式,推動通關流程無紙化和電子化。在投資審批改革上,昆明、楚雄、曲靖等地推行商事登記确認制、産業項目先建後驗、重點産業項目拿地即開工等做法。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進,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逐步形成。

十年來,園區外向型經濟發展亮點紛呈,呈現新氣象。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成效明顯,159項改革試點任務全面落實,探索形成276項制度創新成果,全國首創46項。邊(跨)境經濟合作區成為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要平台,2021年全省邊(跨)境經濟合作區經濟總量占全國邊合區的比重超過25%;河口邊合區經濟總量在西部地區排名第1位,在全國排名第2位。紅河、昆明綜保區在全國綜保區綜合考評中實現進位。

下一步,雲南省發展改革委将充分發揮園區在改革創新、開放合作、集群集約、綠色低碳、數字智慧等方面的示範引領作用,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期間,将着力在産業集群上再發力,進一步增強園區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支撐力;着力在體制機制上再創新,進一步增強園區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競争力;着力在對外開放上再提速,進一步增強園區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輻射力;着力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再提升,進一步增強園區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承載力;着力在責任落實上再壓實,進一步增強園區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保障力。(中國日報雲南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