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長安十二時辰裡面出現的時辰名

長安十二時辰裡面出現的時辰名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1 20:38:10

長安十二時辰裡面出現的時辰名(長安十二時辰為什麼說)1

“天保三載,上元節西市開市。門下,大唐天保三載,正月十四,适逢上元燈會,遍長安華燈大放。”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大火,豆瓣評分高達8.6,是少有的高分曆史劇了。其火爆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對于曆史的尊重和細節的把握,無疑是關鍵因素之一,無論是劇中長安不良帥的稱呼、兵士武侯的铠甲服飾、舞女歌姬的唐裝胡舞,還是“叉手禮”、“唱喏”、“流沙之禮”等禮儀,都充分尊重曆史事實,高度還原了當時古人的生活。但是《長安十二時辰》第一集一開始的這句台詞卻讓人疑惑。皇帝诏書卻說天保三載,而不說天寶三年,聽起來有些别扭。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讨。

長安十二時辰裡面出現的時辰名(長安十二時辰為什麼說)2

天寶還是天保?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聖人就是唐玄宗,玄宗在位期間曾用過三個年号,第一個是“先天”,隻用了一年零四個月,就改為“開元”,意思是一個新紀元的開端。“開元”的年号用到第三十個年頭,即公元742年,改為“天寶”。

為什麼改年号為“天寶”, 開元二十九年(741)正月,唐玄宗李隆基做了個夢,他夢見了老子,老子就是道家李耳,唐朝皇帝認李耳為祖先,把他封為玄元皇帝。夢見老子什麼呢?就是老子告訴玄宗将要長命百歲、萬壽無疆,給予玄宗非比尋常的福澤。老子還告訴玄宗:“吾有像在京城西南百餘裡,汝遣人求之,吾當與汝興慶宮相見。”玄宗派人求取,在周至樓觀山間果然找到一尊老子像,迎回興慶宮。唐朝曆代皇帝一直把老子降下的靈符、神像之類稱為“天寶”——天賜寶物。于是唐玄宗說現在應該“遵道寶而建元”,即按照“天賜寶物”這一含義而重建年号。于是改開元為天寶,這個年号一直用到第十五個年頭,直至安史之亂。

所以,我們可以肯定應是唐玄宗的年号是天寶,而非天保。對于這一點,馬伯庸的小說《長安十二時辰》明确寫的是天寶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為什麼寫成天保,雖有字幕打錯的可能性,但我覺得更多的是藝術虛構的需要。如小說中的李林甫改成林九郎,賀知章改成何執正,岑參改為程參。劇組不想被曆史束縛而有意為之。

長安十二時辰裡面出現的時辰名(長安十二時辰為什麼說)3

三載還是三年?

古代皇帝紀年,一般稱“年”,而不稱“載”。 隻有唐玄宗在天寶二年(743)的翌年(744)正月,改“年”日“載”,到天寶十五載(756)七月,太子李亨在靈武即位,尊他為上皇天帝,改元“至德(元年)”,經至德二載(757)到至德三載(758)二月,改元“乾元”,此後曆代曆朝再也沒用“載”計年的。

唐玄宗改“年”為“載”的事,在《舊唐書》、《新唐書》等曆史文獻中均有記載。《舊唐書》卷九《玄宗本紀》記道:“(天寶)三載正月丙辰朔,改年為載。赦見禁囚徒。”

唐玄宗為什麼把“年”改為“載”呢?依據玄宗的一道诏書,我們可以窺測李隆基這樣折騰“年”“載”的原因。玄宗诏書《改年為載推恩制》雲:“曆觀載籍,詳求前制,而唐虞之際,煥乎可述。用是欽若舊典,以協惟新,可改天寶三年為載。”玄宗說自己追求的是實現像唐堯、虞舜那樣的盛世,因而也要效法堯、舜。唐堯、虞舜,就是堯舜禹中的堯和舜,古代傳說中的聖君。唐堯、虞舜不說“年”,而說“載”,所以玄宗要 稱“載”而不稱“年”。 因為改這個字,他還要“推恩”,推恩就是讓那些不該享受這個太平盛世的人,也感受到皇恩普化。根據這道诏書,除了犯十惡大罪或罪大惡極“情難容恕”者,當時監獄裡在押的罪犯,犯死罪的降一等處理,不是死罪的全部釋放。可見唐玄宗非常重視“年”“載”之分。

唐玄宗把“年”改為“載”,可見他的遠大理想抱負和志滿意得、躊躇滿志的成就感。大唐盛世,天下無雙。改“年”為“載”也看出唐玄宗的驕矜自負,埋下大唐沒落衰微的隐患。

由此看來,““天保三載”,雖然聽起來有些别扭,但卻準确地還原了曆史。唐代紀年改“年”為“載”,從玄宗天寶三載(744)正月起,至肅宗至德三載(758)正月止,前後共14年又一個月,對于辨别古今書籍中的錯誤,以及古代器物的辨僞,都有一定好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