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迪君 趙麗芳 長篇彈詞 《金陵殺馬》第二十四回“洋盤嫖客”
【故事梗概】文祥與周國才回客店,見一個客人從裡面出來,穿着富麗,跟班吆五喝六,甚是氣派。問了小二才知道,他叫丁招,父親乃是江蘇巡撫丁日昌。這位客人到南京後,天天在外,吃喝成性,嫖賭為樂,十足一個花花公子。文祥想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周國瑞那邊萬一不行,我不妨多找一條路。丁出身官家,一定與馬新贻有往來,我不妨與他結識,借他的光,走進兩江總督衙門。于是文祥到大觀園妓院找丁招,作了一回”洋盤嫖客”。
【細節梳理】聽說這位丁招是江蘇巡撫丁日昌的公子,文祥決定與他結識。于是就問小二,丁招今天到哪裡去了?小二說一定是到釣魚巷大觀園去會佳人去了。又對文祥說,李客人,你是一個規規矩矩的生意人,什麼地方都好去,就是煙花場中不能去。那是無底洞啊,你去了以後,銀子再多,也會把你弄得傾家蕩産。小二真把文祥當成朋友,所以才說了這番知心話。但文祥去大觀園并非為了行樂,而是為了他的頭等大事。所以進房間,拿了一個搭搏,取了五百塊墨西哥鷹洋,就奔釣魚巷而來。
接下來的細節,老聽客都熟悉,與唐駿骐先生說的評話《張文祥刺馬》基本相同。 文祥來到大觀園,見門口有幾個漢子,穿得十分得體,看樣子就是妓院裡的“烏龜”,于是就走上前去。那幾個人一看,來了一位新客人,此人長得面目可憎,臉上紅一塊黑一塊,眉毛燒剩半根,豁嘴唇,塌鼻梁,賽過像一隻掼壞脫的五香茶葉蛋。但身上的穿着卻十分氣派,一定是個有錢的客人,于是就主動與他招呼。文祥卻沒好話地問,你們是不是這裡的烏龜?問的幾個人哭笑不得,隻得解釋說伲不叫烏龜,叫相幫。文祥說我是來嫖堂子的,你們好生服侍,自有你們的好處,說着就進了門,裡面的鸨兒聽外面喊“客來!”就回頭去看,一看被吓了一跳。文祥見一個徐娘半老的女子,想必她就是妓院的老鸨,就對她說,你是這裡的鸨媽,老鸨也是第一次聽嫖客這樣直接地稱呼自己,隻得以笑回答。文祥講話不會兜圈子,直接說,我要挑我中意的姑娘玩玩,說着就走到裡面,一間一間地尋找,看看裡面有沒有丁钊。
評:演員在台上說書,哪怕是很熟悉的内容,也要集中思想,不可放任。吳老師說到老鸨時,說道,管他好看難看,“隻要他有花花綠的”,接着連忙糾正,“有黃的金子,白的銀子”。顯然開頭他說的“花花綠綠”是鈔票。因為脫口而出,所以說出了一個漏洞。當然那時可能已經有鈔票,但在民間還沒有普及。幸好吳老師糾正得快,聽客也沒有注意。
文祥不知妓院的規矩。嫖客進來,不能随便開門,隻有門簾挂起的房間,你才能進去;門關着,或者門簾下垂的房間,說明裡面有客人了,你就不能闖入。文祥不管這些,徑自一間一間的尋找,看看沒有丁招在,就說我要上樓。于是鸨兒隻得陪着他上樓,又是一間一間地尋,終算在第一間就見到了丁招,隻見丁钊正在與一位名叫“寶寶”的姑娘說話,所以也沒有注意到有人偷看了他們。文祥就走進對面一間房裡,這裡的姑娘名“囡囡”,與“寶寶”是一對情同手足的姐妹。見有客人進來,連忙起身迎接。文祥進去後在當中的椅子上一坐,卻不知道說什麼話好,隻得用眼睛看着姑娘。“囡囡”發現這位客人長得十分怕人,這樣臉像是被人修理過的,但穿得卻十分氣派,心裡雖然害怕,卻不敢得罪客人,隻得笑臉相迎。馬上倒茶,敬茶。這時文祥才緩了口氣,說了聲“姑娘叫什麼名字?”接着就喝起茶來。囡囡知道這位客人是第一次來妓院,什麼規矩也不懂,就叫丫頭送上水果、蜜餞招待客人,轉身就問文祥尊姓大名,文祥說自己叫李武吉。文祥聽說妓院裡的姑娘琴棋書畫無所不能,就說你會什麼樂器,給我彈一曲可好?囡囡取下牆上的琵琶,就給文祥随便彈了一曲。張文祥從搭搏裡取出一百塊大洋,放在桌上。囡囡看得覺得奇怪。按照妓院裡的規矩,新客人來玩,第一次就像相親,看一看,聊一聊,如果滿意對方,可以約時間,約地方,決定下次再來,這個過程稱“打樣茶會”,是不用花錢的。囡囡見文祥出手如此大方,有心要抓住這位财神菩薩,于是就問文祥要不要在這裡喝花酒?
【唱篇記錄】
06′32″店小二(吳):提起此人,倒是有名聲,江蘇省公子哥兒看他争。俚笃爹爹江蘇為巡撫,貴是堂堂百萬身。丁日昌朝廷命官他威聲壯,還是太子太保曾國蕃的貴門生。一品為總督,俚搭丁日昌是同門,俚笃兩家頭,師兄師弟稱。他頂喜女色心猶大,丁招兩字他取為名。勒笃煙館裡向常出入,在那賭場裡向賭輸赢,賣相好人品多端正,小白臉倜傥風流天生成,因此是秦樓楚館倒常栖身。頭光面滑行頭挺,一定到釣魚巷中尋訪美嬌人。
12′24″張文祥(趙):他聞言語喜在心,想此生老父把代生。江蘇巡撫威名大,今朝會他一年輕,并無成竹在胸心。待我前往大觀園,結識丁招作知心,隻要我順他意,逐他心,妓院中花金銀,酒肉相交結友心,日親月近變知音,利用丁招進轅門,血海冤仇得報成。
評:這段篇子,趙老師用薛調演唱。
【評彈史話】祝逸亭(1925-1954)彈詞演員,江蘇蘇州人。13歲師從張月泉學《三笑》,剛會彈奏琵琶,即随師登台充下手;一年後,以祝建東藝名放單檔。後在上海又拜徐雲志為師,改名逸亭。亦曾向劉天韻請教學藝,故所說《三笑》,得數家腳本之長,内容充實。1950年改編演出長篇《劉巧團圓》,單檔演出為主。曾與蔣雲仙拼檔,還曾與徐翰舫拼檔說唱《四進士》,說表清脫,腳色突出。擅彈三弦,能用單指(“單觸”)彈奏《夜深沉》、《王昭君》、《旱天雷》諸曲,還能彈奏京劇曲調,稱“大套弦子”。有徒張文倩、徐文萍、石文磊、王文稼等。 (摘自《評彈文化詞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