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樹葉有金絲,1年剝皮1次,十分名貴,李時珍:昔有杜仲,服此得道
文/農夫也瘋狂
老話常說:人要臉,樹要皮。
人活是為了一口氣,而樹活着就需要樹皮來運輸營養和水分,因此樹皮對于樹木來說,其重要性就好比人的血管。
把樹皮切斷,活着是剝皮了之後,樹也就必死無疑了。
可是有一種樹,它長得很普通,樹葉裡面有金絲,被剝皮了以後也不會死,還被稱為“植物黃金”,如果大家在山裡遇到,請保護好,因為它的價值很珍貴,李時珍還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昔有杜仲,服此得道,那它到底有何價值呢?
杜仲的科普
大家猜的也沒錯,這種樹木就是杜仲。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指出來了,它之所以得名杜仲,那是因為在古代有個叫杜仲的人,經常食用這種樹的皮,然後就“得道飛仙”了,因此它就以這個人的名字命名——杜仲。
杜仲是我國獨有的一種樹木,它又叫絲楝樹皮、絲棉皮、棉樹皮、膠樹等,這是杜仲科杜仲屬植物的一種高大喬木,它的樹幹非常的高大,可以達到20米以上,胸徑也可以長到50CM。
杜仲是一種在農村很普通的樹木,它的樹幹是灰褐色的,并且很粗燥,但是把它的樹皮剝下來,切開之後會有很多銀白色的細絲。不光是樹皮含有白絲,它的樹葉的橫切面也會看到白絲。
這種樹主要是在溫暖濕潤的氣候和陽光充足的環境生長,雖然耐嚴寒,但是卻隻在我國的南方地區有分布,多生長在海拔300-500米的低谷、谷底和地坡的樹林裡。
因為它耐貧瘠,對土壤要求也不嚴格,不僅在一些貧瘠的土地能見到它的身影,有時候在懸崖峭壁上也有。其中湖南的張家界就有大量的野生杜仲分布,也被稱為杜仲之鄉。
除此以外,在陝西、甘肅、湖北、四川、雲南、廣西、江西和貴州等省份也有分布,不過現在都是以栽種為主。
杜仲的價值參考
杜仲這種樹在古代都是以野生的為主,并且它是一種十分名貴的藥材,在我國的第一本藥書《神農本草經》中,更是将杜仲列為上品。并記載了它“主治腰脊疼,補中,益精氣,堅筋骨。久服輕身不老。”
另外還有很多的醫學著作,都紛紛記載了杜仲的藥用價值。其中李時珍還在《本草綱目》中指出:“昔有杜仲,服此得道,因此名之”。很顯然,李時珍這是對杜仲藥用價值的一種評價。
杜仲入藥的主要是它的樹皮,它和多數的樹木不同,是可以剝皮卻不死的,但是要掌握方法,一般一年割一次,不會影響到樹的壽命。
杜仲是我國名貴的中藥材,它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調理沖任、固經安胎等方面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療腎陽虛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軟無力,肝氣虛引起的胞胎不固,陰囊濕癢等症。還對于高血壓具有雙向調節作用、防衰老等作用。
也是因為杜仲的藥用價值很高,并且越來越多的人逐漸認識到杜仲的價值,所以它還被稱為“植物黃金”。
并且在今日,杜仲已經被開發成為了多種産品,比如杜仲醬油、口服液、杜仲茶飲、杜仲咖啡、杜仲可樂等等産品。
結束語
杜仲是和銀杏樹同時代的樹木了,如今野生的杜仲樹非常的少見了,更是成為了國家保護植物。
如果大家在山裡見到了,請務必要保護好它。并且就算是它有價值,也要謹記可持續發展的院子,盡量保護母樹,堅持一年隻剝皮一次,這樣才能細水長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