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手機 APP 與大家的“默契”越來越高。前一秒還在和好友讨論的話題,下一秒就出現在了手機推送裡。
好比和朋友聊到想買一雙運動鞋,打開購物軟件就發現“猜你喜歡”裡出現了同款。
今天綠豆就來和大家說說,為什麼手機應用可以如此“懂你”?
一、調用手機應用權限現在的手機軟件越來越多,功能也越來越完善。
但在方便大家生活的同時,手機軟件也需要進一步地調動手機裡的權限,比如攝像頭、錄音、定位等,以便進一步服務大家。
當然,手機應用并不會直接打開用戶的攝像頭或麥克風,因為這涉及到了法律層面的問題。
而應用會如此精準推送,大部分是通過大數據分析。當收集夠一定量的信息後,軟件會從中捕捉關鍵詞,為大家進行進行推薦。
二、大數據分析除了獲取應用權限外,我們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往往會留下許多“個人痕迹”。
比如手機定位、消費記錄、網上浏覽記錄以及一些聊天信息等。
換言之,我們的住址、興趣愛好、個人社交情況也就在網上暴露無遺。
三、如何避免個人信息洩露處于大數據時代,如何才能更好地防範個人隐私洩露呢?以下有五個方面我們可以作出改變:
1、嚴格控制應用軟件權限
現在大部分的應用軟件,都會在使用前彈出“獲取權限”的窗口。
但其實我們不必每一個選項都開啟,比如一些不涉及到地域的軟件,我們可以選擇關閉定位等功能。
在手機操作系統權限設置裡,找到應用權限,檢查目前有哪些APP被授權使用,根據自己需要,把不想授權的 APP 關閉即可。
2、關閉個性化推薦
不管是手機系統自帶的,還是軟件裡的個性化推薦,都可以選擇性關閉。
關閉的同時可以進一步保護個人隐私,還能為手機省下内存和流量,可謂是一舉兩得。
3、在應用商城下軟件
下載軟件的時候,盡量選擇在系統自帶的應用商城裡下載,因為這些 APP 都是經過審核上架的。
而那些要到第三方網站進行下載,或是一些不知名的軟件,就需要謹慎處理了。
4、避免使用公共WiFi
雖然說現代人走到哪都不忘問一句“這裡有 WiFi 嗎”,但到了商場等公共場合,遇到一些來源不明的網絡還是要提高戒備心。
特别是那種需要輸入手機驗證碼才能使用的 WiFi,就要特别注意了。
5、陌生号碼/信息攔截
現在的手機一般都帶有号碼識别的功能,對于一些可疑的電話和短信會進行标記。
如果遇到一些明顯是廣告的電話号碼,也可以手動進行攔截設置或直接拉黑,避免繼續收到騷擾。
以上幾點就是日常生活中可以減少廣告紛擾的部分方法,如果小夥伴有不同的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讨論哦~
你有過被廣告困擾的經曆嗎?是怎麼解決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