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中濤
秦簡墨迹
什麼是字帖字帖是一個非常寬泛的名稱,或者說是一個普通名詞,而非專用名詞,泛指一切可用來作為書法學習者臨寫的書法資料。這些資料,從年代上講,既可以包括古代的,也包括現代的。它們既可以是白底黑字的樣子,也可以是黑底白字的樣子。字體則可以是篆、隸、行、草、真(楷)。我們書法教學所指的字帖,通常是指古代的優秀字帖,基本上不包括現代人的字帖。
秦簡墨迹
什麼是墨迹本傳統定義的墨迹本,是指書寫在紙張或絹帛上白底黑字的書法作品。此可稱為狹義的墨迹本。
由于近年來大量簡牍字帖的印刷和發行,使得我們非常注重簡牍墨迹材料。簡牍墨迹材料的年代跨度很長,從戰國中晚期一直到魏晉。以年代為順序,大緻可分為楚簡、秦簡、西漢簡、東漢簡和魏晉簡。
這些書寫在簡牍材料上的墨迹材料,也應該歸入墨迹本的範疇。紙張墨迹和簡牍墨迹,可視為廣義上的墨迹本。
蘇轼行書墨迹
什麼是拓本拓本就是從石闆或木闆上拓印出黑底白字的書法資料。這種書法資料,又稱為拓片。拓片的正确讀音為“tà piàn”,而不是“tuò piàn”。
以拓片的最初來源為标準,又可分為兩種類型。一是直接從碑刻上拓印,可稱為碑刻拓片。二是從刻帖的石闆(或木闆)拓印而來,可稱為刻帖拓片。
大觀帖第八卷
帖的起源狹義的帖,是寫在紙張或絹帛上的。如果将絹帛算在内,那麼現在最早的帖,應該是西漢馬王堆帛書。如果不将絹帛算在内,那麼此前書法界一直将陸機《平複帖》認定為最早的法帖。但這種認定,明顯是“幸存者偏差”現象。
魏晉是中國書寫材料從簡牍向紙張過渡的時代,而魏晉的紙本文書陸續有出土。那麼魏晉這個時間段的所有紙本墨迹,可以算是傳統意義上帖的起源。
話又說回來,如果是廣義上的帖,也就是将簡牍墨迹也算在内,那麼現在我們所能見到的最早材料,當屬楚簡。而更為合理的推定,則最遲從商代起,我國先民使用的日常書寫材料就已經是簡牍(龜甲、獸骨以及青銅器都是特殊的刻寫材料,而非通行的日常書材料)。
雙鈎填墨本墨迹
刻帖的興起刻帖,就是将有書法藝術價值的書法墨迹本,盡最大程度原樣刻制在石闆或木闆上。然後再在這些石闆或木闆上拓印出多份黑底白字的複制本,也就是反轉方式的複制本。
據文獻記載,刻帖這種活動起源于五代時期。但也僅僅是文字資料,而沒有實際的傳世材料(石闆、木闆或拓片)加以佐證。
目前我們能夠确定的是,中國最早的刻帖活動是北宋《淳化閣帖》。《淳化閣帖》也因此被稱為“法帖之祖”。“法帖”在這兒的意思,基本等同于“刻帖”。
淳化閣帖第一卷
刻帖的興盛北宋《淳化閣帖》是北宋政府主持進行的官方活動。繼《淳化閣帖》之後,北宋政府還主持刻制了《大觀帖》。《大觀帖》的内容與《淳化閣帖》基本相同,可視為“《淳化閣帖》修訂版”或“《淳化閣帖》2.0版”。
繼《淳化閣帖》和《大觀帖》之後,南宋、元、明、清等朝代,一直都有各種刻帖活動。這些刻帖,多數以《淳化閣帖》或《大觀帖》為基本内容,然後再加進一些别的内容。這些活動既有官方主持進行的,也有大量完全是私人出資進行的,還有一些屬于半官半私性質的。
如果上石時使用的書法資料為墨迹本,則此種刻帖活動稱為“初刻”。如果上石使用的是刻帖拓片,則稱為“二刻”。如果再次重複,則稱為“三刻”或“四刻”。
南宋吳說墨迹
刻帖的衰落刻帖多次翻刻後,字樣會大大失真。這種現象,也直接導緻了清代碑學的興起。
而最為關鍵的原因:随着現代攝影技術和印刷技術的普及,刻帖這種以反轉方式複制法帖的手法已經過時。現在我們能夠購買到從甲骨文到清代幾乎所有知名或不知名的書法資料。
讓刻帖活動退出書法主流應用市場的,并不是比刻帖更為先進的技術,而是與刻帖毫不相關的攝影技術和現代印刷技術。
對于書法學習來說,大家在字帖面前是絕對平等的。你付出的臨帖努力有多大,得到的臨帖回報就會有多高。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字帖條件,是自古以來最好的時期:隻要用心去搜集,你幾乎都能購買到以前可能“聽說過、沒見過”的各種字帖。
南宋葛長庚墨迹
2022.04.14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